如何讓10歲以下好動、貪玩、聰明的小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道一如水


家長總覺得孩子成績不好是沒有重視學習,如果孩子不能夠自主的去學習的話,是很難把成績提高的。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逼著孩子去學,使孩子的心靈產生了逆反。如何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1、不能傷孩子自尊心。現在大部分父母因為社會壓力大而變得心理壓力大,孩子好好學習是他唯一的出路。當你對孩子的學業寄予過高的期望的時候,而且並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時,家長總是怪孩子沒有考出好的成績。這樣的錯誤是家長還是孩子呢?主要是怪家長。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時候還真是不講道理。動不動就說:給我寫作業去、要給我考個好成績來。其實這樣的話會傷害孩子學習的自尊心的。因為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偏偏讓他幹他不喜歡的事情。反之,如果孩子考不出好成績,你又能拿他怎麼辦呢?

2、只關注孩子學習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大多數的家庭經濟條件都不錯,已經很難見到我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了。現在大多家庭就是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在這麼好的條件下,孩子怎麼不愛學習了?很多家長開始過度的關注孩子學習,而忽略孩子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結果就剝奪了孩子的玩耍的時間。越是強迫孩子學習,越容易讓孩子反感學習,如果家長明白這道理,你就應該平衡和協調孩子的學習與玩兒的時間安排了。

3、及時幫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剛開始入學的孩子都特別喜歡學習,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了學習分化的現象,有些孩子越學越輕鬆,有些孩子越學越費勁。當我們去觀察那些學習非常輕鬆的孩子的時候,會發現孩子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長環境。爸爸媽媽力求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活氛圍。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教給孩子適合學習的方法,從而讓孩子不斷去攻克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反之,再看看那些學習越來越吃力的孩子,父母幾乎很難關注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除了逼迫孩子學習,甚至有時候還打罵外幾乎無所作為。

總結: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把目光總盯在孩子的學習上。否則不能讓孩子從枯燥的學習中產生興趣,還有可能因為你對孩子惡劣的態度,讓孩子反感你,以及反感學習。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要改變,有效地改變親子的溝通方法,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心理世界。


煜媽媽



平安小李飛哥


10歲左右三、四年級,好動貪玩實為天性。這個年齡段的少年主要抓好三件事:

1.必須緊緊盯住課堂知識學習。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得有一個人專門盯住他(她)的作業,看他(她)是否跟得上班裡的學習進度,不求全優,達到90分優秀成績即可,一定不能掉隊;

2.廣泛開始戶外活動。只要有空就帶他(她)走進社會,圖書館、博物館、展覽會、郊野公園、農村、工廠、軍營等等,凡是在家庭周圍接觸不到的,都要帶他(如)去看去體驗,體驗前先約定條件,體驗後要寫體會。同時,要仔細觀查孩子的興趣點和興趣趨向,用其特長來穩定其性格;

3.加強課外學習力度。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如背頌詩詞,讀中國古文,學中國歷史,講中國的各種故事,以及世界名著,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優秀短篇小說等等。前幾天有位明星在央視做節目,說到新冠居家情況,他為孩子逐字逐句讀完了《西遊記》,他和孩子都感到收穫頗豐。這是促使孩子坐下來學習的最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