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多强?

日本陆军几个精锐师团的战斗力还是可以,战斗经验丰富,单兵作战能力并没有和美军差了一个层次。

日军和美军差的最大的是装备上,和因为装备差距造成的火力密度差距。不仅是和美军,和苏军以及二战中后期的英奥军队都有巨大的差距,这就导致单兵战斗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地形和工事的协助,基本就是送人头。

二战时期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多强?

美军一个步兵班12人,配备10枝M1步枪、1挺布朗宁自动步枪(BAR)跟1枝M1903春田狙击枪。步兵连编制员额为193人,由三个下辖三班的步兵排加上一个兵器排构成,兵器排中编制2挺.30轻机枪、3门60迫炮、3部火箭筒与1挺.50重机枪。有时候步兵班还会装备不少诸如冲锋枪等自动火器。

二战时期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多强?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而且日军的装备中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是没有的,只有在太平洋战争的中后期部分装备过百式冲锋枪,大多数时候日军的自动火力主要依靠的是96式和99式轻机枪,92式重机枪过重只能用做防御,而且只有步兵大队才会有一个重机枪中队,并且编制极大,虽然步兵小队一般也会得到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但是由于重量太大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战术灵活性,直接把步兵小队变成了机枪护卫小队。

二战时期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多强?

仅仅是在步兵班排级别的火力上就能差这么多,更不要说再往上的了,美军一个标准的步兵师的师属炮兵有1个155mm榴弹炮营(12门)和3个105mm榴弹炮营(各12门) ,这还不算每个团配的6门,日军则只有少数师团才有105榴弹炮,大多数步兵师团仍然以75mm步兵炮为主。

还有就是美军还有几乎是随叫随到的空军支援,如果是沿海的话,八成还有海军火力支援,这个火力密度和日军相比简直就是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覆盖地面上所有能动的单位。

所以不管是德军也好,还是日军也好,还有后来的志愿军,面对美军这种级别的火力基本都是靠构筑工事来对抗,从意大利战役,到硫磺岛和其他几个岛屿,一直到上甘岭,残酷的事实证明,除非你有地形优势或是同等级别的火力,否则谈单兵作战能力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看到,在硫磺岛的日军,利用永备工事和梯级防御体系,放弃滩头阵地诱敌深入,来抵消美军的火力优势,这时候日军单兵还算可以的作战能力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当我们讨论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到底有多强的时候,不能想当然的说,一定要根据具体场景和具体年代来分析,有些时候还要看对手,在东南亚和缅甸日军能追着英军跑的原因是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军队基本没啥重火力,心态和指挥也有问题,被日军抓了个机会,你要把北非英军换过来试试,不得满地追着日军打。

所以我一直觉得讨论具体的单兵战斗能力没啥意义,按照正经的步兵操典来,加强训练总归不会太差,战争又不是两个人互相拼刺刀,最终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还是部队对于战术的执行力和灵活性问题,有时候还有个组织度的问题,就好像我们天天黑川军的战斗力底下,早期川军军训练水平不足造成战斗力低,后来训练水平上去了,因为战术执行能力和灵活性太差造成战斗力低,张灵甫喊了半天让李天霞去救他,李天霞救了吗?所以说这时候去谈单兵作战能力显然没啥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