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李三万

摘要:上校,这个级别的军衔,应该属于中级军官,如果不设大校的话,再进一步就是将军。那么,在二战时,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二战时期,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上校,这个级别的军衔,应该属于中级军官,如果不设大校的话,再进一步就是将军。那么,在二战时,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在说这个话题时,先来说说二战时期,德国有哪些军种?然后再来说说上校在各军种里相对应的职务。

德国的武装力量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国防军系统,另一个是党卫军系统。

国防军属于国家的武装,分为陆海空三军,陆军的军衔分为帅、将、校、尉、士官和士兵六个等级,帅只有陆军元帅一级,将官有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四级;校官有上校、中校和少校三级;尉官有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四级;士官有军士长、上士、中士和下士四级;士兵则是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四级。

如果是陆军上校的话,一般担任旅一级单位主官,不过有些特殊部队,通常会高职低配,让上校来担任团级单位的主官。

海军的军衔和陆军一样,也是六等二十级。那么,海军上校担任什么职务?这就要比陆军复杂多了,比如德国著名的“U艇之王”埃里希·托普,号称是世界战绩排名第三的潜艇王牌,他指挥的“红魔艇”U-522号曾取得击沉盟军2艘军舰,总计7000吨的战绩,而托普是海军中校。在潜艇部队里,中校艇长已经是很资深的了。潜艇艇长常见的都是少校或大尉。一般海军上校可以担任中小型舰艇部队的支队长,如潜艇支队长、驱逐舰支队长,或者鱼雷艇支队长。如果是大型战舰,海军上校基本上就是大型主力战舰的舰长,例如“俾斯麦”号、“提尔比兹”号战列舰的舰长。


二战时期,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空军的军衔体系和陆海军稍有不同,在尉官这个等级上,多了一个空军准尉,也就是六等二十一级。德国的空军上校,基本上可以担任空军联队长一级的职务。最著名的空军上校莫过于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这家伙是在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过德国最高级别的勋章——钻石金像叶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他的战绩包括519辆坦克,近1000辆其他车辆,70艘登陆舰,2架拉-3战斗机,1架伊尔-2强击机,还击沉了战列舰“马拉”号以及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同时他还被击落过32次,拥有2530架次的战斗出动记录,相当于在六年的战争中,平均每天出动一次以上,没有休假、没有休息!

党卫军则是纳粹党的武装,是由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发展而来,最鼎盛时发展到45个师95万人,不过没有海空军,只有陆军。而且党卫军的军衔体系也和国防军的截然不同,如果直译的话,完全就不是普通军衔的将校尉。从高到低依次是:全国总指挥、全国副总指挥、地区总队长、旅队长、区队长、旗队长、一级突击队大队长、二级突击队大队长、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三级突击队中队长、一级小队长、一级小队副、二级小队长、二级小队副、三级小队长、三级小队副、组长和队员。

和国防军的上校对应的应该是旗队长,在党卫军里一般担任副师正团级的职务。例如,党卫军最著名的旗队长就是约阿希姆·派普,他就负责指挥党卫军一个团级装甲战斗群。


二战时期,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一般来说,各国军队里的上校军衔,都差不多是正团级这个级别,但简单的认为上校就是担任团长,就大错特错了,军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其中由上校担任的职务相当多。二战时期的德国,在一线作战部队,上校大多担负师一级部队的主管,团一级部队的主官大多由中校担任。

但是德军师长主要是少将,甚至有中将,上校担任师长相对比较少见,但师的指挥班子肯定由几个上校来具体负责,部队怎么集结开进,阵地怎么构筑、进攻怎么组织、轻重武器怎么布置、装甲部队怎么配置,步兵怎么配合,火炮怎么支援,后勤怎么保障、友军部队怎么协调,等等等等,这些工作不是没办法一个人处理,但如果一个人来解决的话,显然就会变得粗放疏陋,上校参谋团队这时就要分工合作,有专业的情报、火力、通讯、后勤、指挥各方面的参谋各自做好专业参谋工作,然后参谋长来整合,形成作战方案,最后具体实施,打起来还要根据战场反馈及时调整。这么一个师作战时负责各方面具体业务的,基本就都是上校。不过上校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后方的机关部门里,德国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创建军队参谋制度的国家,庞大的总参谋部要有多少人?里面要多少上校军官?

其它同样还有各种各级军事指挥机关,上校这个级别,当参谋,从师级一直到国家级的参谋都可以;当副官从少将到希特勒,也都可以是上校。而在情报部门的上校职权就很重了,执掌生杀大权,甚至能够决定国家存亡,但上校也可能在某个不出名的军校里当个教官,还可能在某个部门档案室终日整理收拾文件,也可能在那个设计部门在描绘武器图纸……甚至深入希特勒的狼穴里安放炸弹,进行暗杀的还是一个上校!


二战时期,德军的上校一般可以担任什么职务?


总之在一个军国主义国家里,上校军衔几乎会出现在各个层面的职务上,因为从具体分工看,这个级别正是负责具体操作的最高职务级别,再往上就是务虚负责抓方向的高级干部了。

但是一个社会一旦设置上升通道,总会产生预料不到的冗余,军国主义国家在战时,上校这个级别,无论是积累资历还是积累功勋,都是普通民众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很大几率得到的级别。德国在二战前期,打得顺风顺水,将军元帅都大批晋升。只要军校毕业的,没在战场上被打死,打个法国就要出现成千个上校,我们觉得没那么多,正是因为我们习惯只盯着一线作战部队,实际上升职的大头还是在后方机关里。而大多数人可以很勤奋努力,积累功勋资历达到上校级别,然而并不会因此就具备相应的领导能力,机关中很多做做文案秘书工作的,混到上校这个级别,也不少。但真要说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能力,说不定也就打字写报告非常厉害,难道因为升了上校,就能派出去指挥部队?所以原本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有上校军衔,不担任具体领导职务的也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