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大家好,歡迎關注,持續更新實用育兒經驗。

“孩子很多心理問題,都源自12歲前的家庭教育——李玫瑾”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育兒理論,被大眾所認可。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12歲前(依戀期)是孩子性格養成最關鍵的時期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明確提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問題的深層原因都是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大都源自孩子12歲之前,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換句話說,孩子在12歲之前,父母如何培養他們,將決定他們的心理走向!

去年十月有一則新聞,深圳一派出所接到報警,一名13歲少年將自己反鎖在廁所,並割斷煤氣管道試圖輕生。所幸,經民警及時施救,少年送醫後並無大礙。而發生這一切的原因,竟然只是因為當晚父親沒收了孩子的手機。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類似的以上的案例不甚枚舉,青少年問題早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李玫瑾教授指出,諸如這些孩子在青春期,出現的很多的問題如撒謊、打架、逃課、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等極端行為,都與孩子的心理教育有關,與他們的家庭教育脫不了干係!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當,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那麼如何預防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呢?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李玫瑾教授總結的幾個主要的觀點。

1、只有你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對你的依戀,他才可以受你的控制。換句話說,你才可以教育得了他。很多父說,小時候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幫著帶,長大了上學再接回來。可是孩子就是跟自己不親,而且說話不聽。而青春期出現隔閡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孩子心理上對你沒有依戀。

2、而孩子形成心理依戀的重要階段,是孩子在出生後,一歲以內。最好早三歲前,孩子要有1-2個固定的撫養人,最好由媽媽親自撫養。

3、從孩子出生,到12歲之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也就是說,12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越多,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心理就越多,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與控制力研究越強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問題,都源自十二歲前的家庭教育

看完李教授的觀點,不知道各位家長作何感想?

家長們都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誰又不想多陪孩子呢?可就是累於生計,不得不犧牲很多陪孩子的時間。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孩子12歲之前,在有限的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裡,儘量放下手機,言傳身教,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為了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請一定要把握好孩子12歲之前這個關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