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情感專家喜歡倡導無感情的婚姻?

想講點實話


不知道小夥伴你從哪兒聽得這個“磚家”的倡導。

無感情婚姻,很簡單,

你可以來想象一個你最討厭的人,

然後你要和ta結婚,ta啥都不差,啥都能給你。

然後你覺得你們倆能有婚姻嗎?

你倆胡不喜歡,就單純為了結婚而結婚,結婚後各自玩各自的,

你生的孩子不是他的,他晚上懷裡的女的不是你,

你覺得如果這樣,這個社會秩序還會存在嗎?

對於婚姻的動機,德國社會學家L.穆勒曾歸為三種動機,即經濟、子女和感情。

這個“磚家”是真的是一點兒常識都沒有的,

那我可不可以這麼說,如果無感情婚姻,那男的就是ATM?女的就是生育機器?

我可以這麼說嗎?

不要聽一些所謂的“磚家”亂扯淡,

有殷實的感情基礎+較好的經濟基礎,才是一段完美的婚姻。

你們的感情時最重要的,

愛如深海,情比金堅,這才是一段好的婚姻。


嘉明老師


不知道哪個情感專家會提倡無感情婚姻,如果真提倡,那這專家不是假就是壞。婚姻怎麼能沒有情感呢?

1 情感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情感,這婚姻它就不牢固,沒有粘性,遇到衝擊就容易毀。情感好,抗風浪的力量就絕對大,婚姻就穩固。

2 夫妻情感好對家庭家族至關重要。首先孩子的成長氛圍好,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暖在心裡,長大後,與異性相處的好,也會按照爸爸媽媽模式處理婚姻,一般婚姻也會幸福。其次,對家裡老人好。夫妻情感好,互相關照家裡老人,相互補臺,婆媳關係,翁婿關係會得到及時修復,對家族發展也好。最後,對社會好,家好國才好,每個家庭合睦,這個社會也就和諧。

3 夫妻感情好有幾種好。

第一,最理想的就是門當戶對,志趣相投的。沒得說,這就是比翼齊飛。像錢學森和蔣英,一個科學家一個歌唱家,整天說的想的都在一個層面。魯迅和許廣平,心靈相同,興趣一致。梁思成和林徽因,出身名門,教育層次相當,志趣也一致。最好的還是楊絳和錢鍾書,趙明誠和李清照。

第二,其次就是婚姻生活中逐漸培養出感情的。中國人長期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方式。小女孩小男孩,也沒見過啥面,十幾歲,就郎來娶,妾要嫁,就成夫妻了。婚姻中才開始戀愛。李白詩《長幹行》中“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說的就是小夥伴忽然成了夫妻的嬌羞。這樣的婚姻,有好的指引、培育,也有很幸福的。比如胡適和江冬秀,越到老年越恩愛。蔣介石都讚歎他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第三,責任感在情感中佔了主導。雖然不能琴瑟與共,但因為複雜的社會、經濟、親情的盤根錯節,感情也沒壞到底,都是有責任的好人,為了一份責任,各自忍讓,磨合時間長了,也就生出了親情、恩情。夫妻之間那種利益攸關、唇亡齒寒的感情,其他人沒法取代。

4 三觀不合、情感不好是婚姻的死敵。兩個好人不一定能成一樁好婚姻,像朱安和魯迅。兩個壞人有可能成就一樁好婚姻。像母夜叉孫二孃和菜園子張青,兩個土匪,殺人不眨眼,好夫妻。這個得三觀適合,情感好。如果情感不好,婚姻生活天天雞飛狗跳,對誰都是災難。

祝有緣看文的朋友有好婚姻好感情!花好月圓。





朱顏靈語


你莫不是誤解了專家的意思?不是沒感情的婚姻,是帶著理智與愛的婚姻吧?就像周總理說他的妻子,對他的愛是理智且深情一樣,如此才能長久,成為婚姻的保鮮劑。

沒感情,兩看相厭,漫長的人生怎樣度過?豈不是一生備受折磨?

或許,是可以最初沒有感情,但是感情是可以培養的,至少兩看不厭才能願意繼續培養感情。我覺得好的婚姻,除了自己看對方舒適,至少兩個人的性格有互補,才能漸漸培養出感情來。

沒有自始至終無感情的婚姻,只是有些婚姻中感情被瑣事埋沒了,被生活壓力消磨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