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撬動壩區產業發展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萬山區對壩區產業結構調整高度重視,以“八要素”為引領,立足於新一輪春耕生產的好時機,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撬動壩區經濟快速發展,努力將壩區打造成為農業現代化“樣板田”“科技田”“示範田”,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群眾持續增收。

走進黃道鄉,無論是星羅棋佈的種植大棚,還是集中連片的產業基地,隨處可見農業產業發展的滾滾熱潮。丹陽村蔬菜大棚、生態油茶基地、香柚種植基地裡,春意盎然。

“今天有10多個人在除草,每天的工錢是80塊錢,一個月下來多的能掙兩千多塊錢。下一步,我們計劃把香柚樹下的草清理乾淨,再施一次肥。”黃道鄉長坳村黨支部書記楊建華告訴筆者。

今年以來,黃道鄉緊緊圍繞“五帶一走廊”產業發展佈局,以大棚蔬菜、香柚、生態畜牧養殖業為重點,紮實開展好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和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提升黃道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目前黃道鄉有500畝以上示範壩區一個,大棚蔬菜1100畝,香柚300畝,下一步,我們準備建設大棚蔬菜基地100畝。”貴州香柚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作站站長羅仁和介紹道。

日前,黑木耳採摘進入收尾階段,在位於敖寨鄉中華山村的集體經濟食用菌基地裡,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菌棒上長滿了黑色或褐黑色的木耳,十幾名工人正忙著採摘黑木耳,採摘下來的木耳鋪在地上進行攤曬。敖寨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胡政寬說:“敖寨鄉屬於500畝以上樣板壩區,我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和食用菌,目前已完成已建大棚的菜園栽種,力爭今年完成500畝新建大棚,食用菌目前已經達到3000萬棒。”

該區以敖寨鄉為核心,不斷壯大食用菌種植規模,擴大輻射帶動面,形成生產、加工、品牌、銷售一體化,在實現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的同時,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在家門口乾活,一天70塊錢,家裡老人小孩都照顧了,蠻好的。”敖寨鄉中華山村村民姚銀平高興地說。

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群眾致富,產業發展是關鍵。敖寨鄉以發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產業為主,主抓壩區經濟、規模化產業發展,通過撬動壩區產業發展助推全鄉農業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增強內在動力,帶動農民就業,實現鄉村振興。

“我區加快推進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打造2個樣板壩區和4個標準壩區,持續推進玉米結構調減,6月底前完成調減玉米種植面積9000畝。圍繞500畝壩區產業、五大主導產業發展,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大招商活動,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現有的農業大戶和經營主體,推動我區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化發展。”萬山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永說道。

截至目前,萬山區500畝以上壩區有11個,共計11721.29畝,全區已開工建設高標準蔬菜大棚12個,建設面積達2418畝,現已全部實現滿栽滿插;精品水果總面積5.24萬畝,預計全年產量達3萬噸;完成食用菌種植2420萬袋;中藥材500畝以上規模化基地6個,總面積達1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