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這節課還是繼續前幾節沒有學完的內容——小學平均數問題。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例8、小澤、小江、小海三人進行跳繩比賽,小澤和小江每分鐘平均跳150下,小江和小濤每分鐘平均跳143下,小澤和小海每分鐘平均跳149下,問小澤、小江和小濤三人每分鐘各跳多少下?

分析:根據已知條件可以得出

小澤+小江=150×2……①

小澤+小濤=149×2……②

小江+小濤=143×2……③

用①+②+③就可以得到2個小澤跳的數,2個小江跳的數和2個小濤跳的數的總和,再用這個總和除以2就得到小澤、小江和小濤三個人跳的總數,即(150x2+149×2+143×2)÷2=442(下),然後用三人跳的總數減去小澤和小江的總數就得小濤跳的數量,即:442-150×2=142(下),同理可以求小江、小澤跳的數量,即小江:442-149×2=144(下),小澤:42-143×2=156(下)。這樣問題就都求出來了。

解:①三個人跳的總數量為:

(150×2+149×2+143×2)÷2

=(300+298+286)÷2

=884÷2

=442(下)

②小澤跳的數:442-143×2=442-286=156(下)

③小江跳的數:442-149×2=442-298=144(下)

④小濤跳的數:442-150×2=442-300=142(下)

答:小澤每分鐘跳156下,小江每分鐘跳144下,小濤每分鐘跳142下。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例9、有一條山路,一輛汽車上山時每小時行30千米,從原路返回下山時每小時行50千米,求汽車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必須要知道上下山的總路程和上下山的總時間。這兩個條件是本題已知條件中沒有的。於是有人就這樣解:(30+50)÷2=40(千米/小時),汽車上下山平均速度是每小時40千米,這種解法顯然是錯誤的。這樣求出來的速度是上下山的速度的平均數,而不是平均速度。因為它的求法不符合總路程÷總時間=平均速度。這怎麼辦呢?我們天妨假設這輛汽車上山用了1小時,路程就是30千米,下山時用路程÷速度=下山時間,即30÷50=0.6(小時),上下山往返的時間就為1+0.6=1.6(小時),根據總路程÷總時間=平均速度,可得出30×2÷1.6=37.5(千米/小時)。

解:假設上山用1小時,那麼這段山路就為30千米。

30×2÷(1+30÷50)

=60÷(1+0.6)

=60÷1.6

=37.5(千米/小時)

答:汽車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37.5千米/時。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例10、有9個數排成一列,它們的平均數是32,前5個數的平均數是28,後5個數的平均數為33,求第五個數。

分析:根據9個數的平均數是32,可以求出9個數的和為32×9=288。根據前5個數的平均數為28,可以求出前5個數的和為28×5=140。根據後5個數的平均數為33,可以求出後5個數的和為33×5=165。前5個數與後5個數的總和為140+165=305。但前5個數中最後一個與後5個數中的第一個數為同一個數,也就是所求的第五個數,由此可見第五個數重複計算了一次,因此用305-288=17,就是第五個數。如下圖: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解:28×5+33×5-32x9

=140+165-288

=305-288

=17

答:第五個數是17。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1.甲、乙、丙3個數中,甲、乙的平均數是30,乙、丙的平均數是33,甲、丙的平均數是36,問這3個數各是多少?

2.有5個數的平均數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個數改成5,這時候5個數的平均數是18,問改動的數原來是多少?

3.劉浩去年期末考試數學、語文和英語的平均成績是92分,綜合科目成績公佈後,他的平均成績提高了2分,劉浩綜合科目考了多少分?

4.四年級舉行左手夾豆子比賽,共分三組,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平均成績每分鐘夾110個,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平均成績是每分鐘夾120個,第三組和第一組的平均成績是每分鐘夾125個,問三個組的成績各是每分鐘夾多少個豆子?

5.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劉強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15千米,從乙地到甲地每小時行10千米,求劉強往返的平均速度。

6 .震華爬山,上山速度是每小時2千米,到達山頂後立即下山,下山速度是每小時6千米,求震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有七個數的平均數是30,把它們從小到大排列起來,前四個數的平均數是28後四個數的平均數是32,中間的那個數是多少?

8.學校文藝隊有唱歌隊、跳舞隊、小品隊和相聲隊。唱歌隊、跳舞隊和小品隊三隊的平均人數是20人,跳舞隊、小品隊和相聲隊三隊的平均人數是24人,已知唱歌隊22人,相聲隊有多少人?

小學數學無論如何都要掌握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本系列最後一課!

以上各練習題解題過程如下:

1.三個數的和:

(30X2+33×2+36x2)÷2

=(60+66+72)÷2

=198÷2=99

甲:99-33×2=99-66=33

乙:99-36X2=99-72=27

丙:99-30×2=99-60=39

2.20X5-18x5=100-90=10

原數:10+5=15

3.第一種:要想求出至少再要考幾次,先假設以後每次能考到100分來算。

95-90=5(分),5x4=20(分),20÷(100-95)=4(次)

第二種:用求未知數x的方法比較好理解。

設至少要再考x次

90x4+100×x=95×(4+x)

x=4

4.一、二組共:110×2=220(個)

二、三組共:120×2=240(個)

一、三組共:125×2=250(個)

一、二、三組共:(220+240+250)÷2=710÷2=355(個)

組:355-240=115(個)

二組:355-250=105(個)

三組:355-20=135(個)

5.60÷15=4(小時)60÷10=6(小時)

60x2÷(4+6)=120÷10=12(千米/小時)

6.假設下山用了1小時,那麼這段山路就是6千米,上山用的時間為6÷2=3(小時)

6x2÷(1+3)=12÷4=3(千米/小時)

7、28×4+32×4-30x7

=112+128-210=240-210=30

8.跳舞和小品:20×3-22=38(人)

相聲:24×3-38=3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