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 分鐘,滿分為150 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人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既要堅持統一要求,又要注重( )

A、學生自主

B、教師主導

C、教學相長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城鄉、區域和校際的均衡發展,這體現了義務教育具有( )

A、公共性

B、明主性

C、免費性

D、強制性


3. 兒童身心發展是由低級到高級、連續的、不可逆的過程。這反映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階段性

B、整體性

C、順序性

D、差異性


4. 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

B、少先隊活動

C、品德課和各科教學

D、班主任工作


5.班主任李老師常常與學生協商處理各項班級事務,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互動交流、敢於質疑。這種班級管理方式屬於( )

A、專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對抗型


6.作為青年教師,除了自我學習外,也應該通過集體備課、同行研討等教研組活動,分享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這突出體現的教師專業能力是( )

A、溝通與合作能力

B、激勵與評價能力

C、教育教學設計能力

D、組織與實施能力


7.如果學生被蜜蜂蜇傷,教師應在第一時間向傷口塗抹( )

A、肥皂水

B、蒸餾水

C、食用醋

D、稀鹽酸


8.悅耳美妙的輕音樂能使人產生春風拂面之感。這種心理現象屬於( )

A、直覺

B、錯覺

C、幻覺

D、聯覺


9.小英相當班幹部為同學服務,又怕當不好被同學嘲笑。這種心理現象屬於( )

A、雙趨衝突

B、雙避衝突

C、趨避衝突

D、多重趨避衝突


10. 為了記住學過的生字詞,小蓉反覆抄寫了很多遍。她在學習中運用的是( )

A、監督策略

B、複述策略

C、計劃策略

D、組織策略


11. 小學生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在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分類中屬於( )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表徵學習

D、命題學習


12. 教師經常會採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進行心理輔導。其背後的心理機制是( )

A、激情

B、共情

C、熱情

D、反移情


13.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主要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科學性原則

D、思想性原則


14. 為驗證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老師讓學生分組合作,把點燃的火柴放進裝有二氧化碳氣體的瓶中,並觀察瓶中的變化。這種教學方法屬於( )

A、實驗法

B、練習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15. 學習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後,學生對伽利略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理解。這達成的教學目標屬於( )

A、知識與技能

B、思維與創新

C、過程與方法

D、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6. 關於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課堂教學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手段

C、對課堂教學起輔助作用

D、必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7.針對班級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周老師上課時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知識。這一課程實施符合( )

A、忠實取向

B、創生取向

C、技術取向

D、相互適應取向


18.為了彌補班級授課的不足,把大班上課、小組討論、個人自學結合在一起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特朗普制

B、文納特卡制

C、道爾頓制

D、貝爾-蘭卡斯特製


19.現代課程論認為,制約課程內容選擇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知識、技能與情感

B、難度、廣度與深度

C、社會、兒童與學科

D、政治、經濟與文化


20.某學校開發了一門介紹當地風俗、物產與人物的課程,該課程屬於( )

A、地方課程

B、校本課程

C、隱性課程

D、分科課程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教師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22.簡述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10分)

23. 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並回答問題。


24. 材料:

四年級班主任李老師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班上多數學生在家幾乎從來不幹家務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些家長對學生勞動也不支持,認為學習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勞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沒必要,家長完全可以代勞。在班級開展的一些勞動活動中,李老師也發現,學生不僅缺乏一般的勞動技能、習慣,而且缺乏勞動意識,甚至厭煩勞動。

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必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師,將如何在班級開展勞動教育?(10分)


25.材料:

沈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問學生:“雪景很美,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他讀的時候,大家閉上眼睛聽,體會他能不能把你帶到那麼美的雪景中去。”第一個學生讀完後,沈老師問:“你們是不是感覺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數學生很猶豫。沈老師笑著說:“剛走到雪野的邊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來。沈老師說:“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領進去。”接著示範的讀了一遍,然後問:“往前走幾步沒有?”學生都點頭說:“走了。”沈老師繼續說道:“相信有同學會比老師讀得更好。誰領著大家繼續往前走?”……後面的學生果然越讀越好。

問題:

(1)評析這一教學片段中沈老師的教學行為。(10分)

(2)結合材料談談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題作答,多答只按第1題計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學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


2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參考答案

一、單選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1.【答案】D。解析:考查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原則。學生個性雖然千差萬別,但又有共性,這就使統一要求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是由於遺傳、環境和教育等錯綜複雜的影響,每個學生的個性互不相同,知識、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傾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活動中既要統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要把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以使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得到協調發展。因此本題選D。


2.【答案】A。解析:義務教育的公共性也稱國民性,指義務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提供普遍的無差別的公共教育服務。題幹中的實現城鄉區域和校級的均衡發展正是公共性的體現,本題選A。


3.【答案】C。解析:順序性是指兒童從出生到成人,他們的身心發展是一個從低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具有一定的順序性,不可逆、不能逾越。題幹說法體現了順序性,本題選C。


4.【答案】C。解析:品德課和各科教學是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其他選項是小學德育的途徑但不是基本途徑。選C。


5. 【答案】B。解析:班主任李老師與學生協商處理班級事務,鼓勵學生參與討論,調動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善於與學生溝通,屬於民主型的班級管理方式。選B。


6.【答案】A。解析:溝通與合作能力其中的一個要求是“與同事交流合作,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與題幹意思相符,選擇B選項。


7.【答案】A。蜜蜂毒液為酸性,被蜜蜂蟄傷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氫鈉液凃敷蟄傷局部,故本題選擇A。黃蜂蜂毒與蜜蜂蜂毒不一樣,為弱鹼性,被黃蜂蟄傷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傷處肥皂水。


8.【答案】D。解析:聯覺,各種感覺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現象, 即對一種感官的刺激作用觸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聯覺”現象。


9.【答案】C。解析:趨避衝突指目標既有吸引人的一面,又有讓利力圖迴避的一面。題幹中小英相當班幹部為同學服務,又怕當不好被同學嘲笑,符合趨避衝突的定義,選C。


10.【答案】B。解析:“反覆”是複述的學習策略。複述策略就是對材料進行不斷的加工,從而達到記憶的效果的一種學習策略,選B。


11.【答案】D。解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句話多是概念之間的關係,屬於命題。


12. 【答案】B。解析:共情共情指的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即換位思考。


13.【答案】B。解析: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是一種助產術,在溝通過程中啟發人們自己思考並得出答案。


14.【答案】A。解析: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識的方法。題幹中教師讓學生分工合作觀察木炭的變化,屬於實驗法。所以該題選A選項。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題幹中沒有強調反覆練習的過程,排除B選項。題幹中強調學生自己操作,所以排除C項演示法。探究法強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排除D選項。


15.【答案】D。題幹中對伽利略追求真理精神的把握屬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6.【答案】C。解析: 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課堂教學重要的輔助形式,但不是不可或缺的,是可以被取代的,它的使用同樣需要注意適當和恰當,有利有弊,所以本題選C。


17.【答案】D。解析:相互適應取向認為課程實施過程是課程變革計劃與班級或學校實際情境在課程目標、內容、方法、組織模式諸方面相互調整、改變與適應的過程。題幹中根據學生特點適當刪減,增加趣味性,體現的是相互調適的特點,因此選D。


18.【答案】A。解析:特朗普制,又稱“靈活的課程表”,這是20世紀後半葉在美國一些學校進行實驗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由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別作業三種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


19.【答案】C。解析:社會、兒童與學科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因此本題選C。


20.【答案】B。解析:校本課程的主體是學校,題幹中學校開發的因地制宜的課程屬於校本課程,因此本題選B。


二、簡答

21.教師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參考答案】

(1)瞭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4)建立教師威信;

(5)發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意見;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7)要善於同學生交往。


22.簡述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10分)

【參考答案】

學習情境的相似性

學習材料的性質

學習活動的多樣性

原先學習的熟練和理解程度

年齡特徵

智力水平


23.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參考答案】

(1)問題設計的必要性。每個問題必須和問卷調查的目的密切聯繫;

(2)問題設計的準確性。問題設計要簡潔易懂,語意表達要準確,不能模稜兩可;

(3)問題設計的客觀性。不能出現帶有引導或者暗示性的題目設計;

(4)問題設計的可行性。對於一些敏感性或者隱私性問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避免觸動作答者的心理防禦,從而影響問卷的真實性,可以通過間接的表達方法進行問題設計,保證問題設計有效,作答者回答真實。


三、材料分析題

24.材料

四年級班主任李老師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班上多數學生在家幾乎從來不幹家務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些家長對學生芳動也不支持,認為學習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勞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沒必要,家長完全可以代勞。在班級開展的一些勞動活動中,李老師也發現,學生不僅缺乏一般的勞動技能、習慣,而且缺乏勞動意識,甚至厭煩芳動。


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必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師,將如何在班級開展勞動教育?(10分)

【參考答案】

(1)第一,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功利心態,一味讓學生學習,而不勞動。在勞動過程中也能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和成績的提高,如果在勞動的量和勞動的內容上處理得當,學生的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對學生學習能起到促進作用。


第二,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發展,有利於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增強體質;在材料中,家長不讓孩子勞動,也導致了孩子不愛勞動,沒有勞動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學習沒有和實踐相結合,學生學習的知識很多也是死知識,不能做到活學活用。而且沒有勞動意識,缺乏動手的能力,也會對學生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勞動教育有利於完成升學和就業的雙重任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學生在學校期間缺乏勞動意識,走向社會就會缺乏和人的合作意識和承擔責任的意識,對就業和職業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學生缺乏勞動技能,空有理論知知識,也很適應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不利利於職業能力的提升和新的學習領域的提升。


(2)如果我是李老師,我會通過以下途徑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第一,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勞動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提高勞動技能,也能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


第二,通過參加社區的工廠、農村的勞動進行勞動技術教育;深入社會實踐,能促進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第三,通過服務性勞動,尤其是社會工藝勞動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在勞動中的合作溝通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5.材料

沈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問學生:“雪景很美,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他讀的時候,大家閉上眼睛聽,體會他能不能把你帶到那麼美的雪景中去。"第一個學生讀完後,沈老師可:“你們是不是感覺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數學生很猶豫。沈老師笑著說:“剛剛走到雪野的邊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來。沈老師說:“看看我能不自能把大家領進去。”接著示範的讀了一遍,然後問:“往前走幾步沒有?“學生都點頭說:“走了。"沈老師繼續說道:“相信有同學會比老師讀得更好。誰領著大家繼續往前走?"後面的學生果然越讀越好.


問題:

(1)評析這一教學片段中沈老師的教學行為。(10分)

(2)談談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主導作用?(10分)

【參考答案】

(1)沈老師的教學行為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並且以正面激勵為主,帶領著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良好教學行為。


首先,在教學方法上,沈老師上課時通過朗讀創設良好的想象情境,引導學生“以讀為本,以讀促悟,啟迪想象“,體現學習語文重視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的特點,符合新課改的理念。


其次,沈老師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明確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在學生開始朗讀找不到門路時,給大家指明瞭具體的閱讀方法,並且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引導、鼓勵學生,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沈老師在課程當中沒有急於求成,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學生表現出困難時並沒有打壓,而是以正面鼓勵為主,並在範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越讀越好


最後,沈老師上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特點,在學生還沒有抓到閱讀的精髓髓時及時指出,並採用幽默的形容方式打消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輕鬆的氣氖中展開閱讀感悟。


綜上所述,沈老師上了一堂精彩的閱讀教學課,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使身心各方面得到發展,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①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相互統一,不可割裂。題幹中沈老師在學生朗讀開始還沒有進入情境時進行適當範讀指導,但是後續依然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越讀越好。


②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要在教學策略上進行指導。學生是不成熟的,尤其在學習方法、策略等方面有所欠缺,老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材料中學生由於缺乏閱讀方法,感情不到,在開始閱讀時沒有達到預料的效果,沈老師就給予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後效果顯著。


③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要注意符合學生特點,循序漸進。知識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對於難以理解與掌握的內容,教師要針對絕大多數學生的情況,設定出他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努力達成的一個個"小目標",最終在積少成多的作用下,形成"大目標"。題幹中老師先是指出學生剛到雪野邊上,然後定出走了幾步的目標,最後繼續往前走,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


④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要疏導學生學習障礙的干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困難,教師應及時幫助學生排除障礙,讓學生的知識在形成過程中能路暢通,並靈活應用。材料中學生開始沒進入讀的狀態時出現猶豫情緒,沈老師及時化解學生的壓力情緒,學生有了自信越學越好。


四、教學設計題

[略]

點關注,不迷路,分享教師及教師資格證,與你一起考教資!

大家在面試備考中,如有疑問,可以給小編留言或者私信

更多教師資格證往年真題,筆面試資料,網絡課程請留言回覆給我。

湖南地區需要教師資格培訓、普通話培訓、教師入編考試培訓、學歷提升的考生可以私信給我。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筆試核心講義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及全真模擬金考卷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筆試學霸筆記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複習思維導圖

科一、科二、結構化面試網絡視頻精講課限時活動79.9元/科,雙師型教學,花一份的錢,聽兩位老師的課

每推薦一名小夥伴和你一起報名學習,即可獲得10元返現紅包

上不封頂

【小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