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這個五一假期不是把自己閉關在房裡修訂書稿

嘛,連孩子們都很有默契地跟家人說,“別打擾媽媽,媽媽在閉關”。

他們積極給我送吃的、零食和水果,還時不時過來偷看兩眼,想知道我寫什麼,但是自己的認字水平有限,所以反覆問我,“媽媽我什麼時候才能看懂你寫的呢?”

- “等你認識多了一點字,就可以看懂了。”

- “那我會不會一直都不認識字呢?”

- “不會啊,你只是還沒學會而已。”

說完這段話我們三都笑了,這可不是我們討論《大衛不可以》裡的經典臺詞嘛,它的思路早已經被我們用在生活中方方面面了。我家兩孩子近期還在排練《大衛不可以》的舞臺劇,是有多喜歡這套繪本啊。

我特別喜歡看兩孩子排劇,大家都知道哥哥偏沉穩,弟弟偏活潑,一靜一動演起來,真的夠生動了。回頭再跟大家聊聊排劇的事情,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用繪本跟孩子一起上

成長型思維的教育課

01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這個概念最先是由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S.Dweck)提出。她用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究並定義了“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智力及其他素質、能力和才華,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堅持不懈、良好的策略和他人的指導而發展提高的。

在杜維克的研究中,成長型思維是和定型化思維相對而言。“定型化思維”指的是智力及其他素質、能力和才華都是天生的特質,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很多時候造成孩子們表現差異的,並不是天賦和智力因素,而是孩子自己形成的不同思維模式。

定型化思維模式的孩子容易自設圍牆,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孩子的自主感下降,受控感增加了。這會削弱孩子主觀能動性,導致他們喪失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會認為,這些難題可以發展自己的新技能,自己在解決難題時可以學到新的東西,滿足了他們心理的內在需要,孩子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感和勝任感,從而更能勇敢嘗試。

在和兩個孩子討論《大衛,不可以》的時候,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兩種思維方式在繪本討論中的比較:

是“沒學會”,還是“還沒學會”?

大衛犯了很多錯誤。而很多時候大人所感受到的各種行為,比如調皮搗蛋,不聽指令、亂塗亂畫,給人的第一反應是“頭痛”。如果用定型化思維去看這個現象,那結論大概就是“孩子就是這樣子了”。

但在成長型思維的視角里,大衛的所有行為都是一個持續學習和修正的過程,錯誤也同樣可以是學習的機會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要完成從定型化思維到成長型思維的轉變,我們只需要把“沒學會”(No),變成“還沒學會”(Not yet)就可以了。便是將困難和問題視為暫時性挑戰,將孩子的行為看成持續成長的過程。

大衛的很多行為其實也是暫時性的。

調皮,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不調皮;不聽指令,只是還沒有學會聽指令;不喜歡穿衣服,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喜歡上穿衣服。

當孩子能夠建立這種想法的時候,其實我們會發現擺在面前的困難和問題,也變得更加清晰和聚焦,這樣的心態是可遷移性的。

  • 當我們聽到孩子誇大事情的嚴重程度:“我不知道怎麼做,大家都在笑我。”
  • 或者聽過孩子還沒開始嘗試,便預設了自己的失敗:“我真的不會做,我永遠都做不到。”

那我們也可以嘗試鼓勵孩子更好地面對有可能出現的挫折。比如做一件事時如果孩子和我們說:“我不會”,那我們就可以說:“你只是還沒有學會。”

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個“Not Yet(還沒有)”牆,和孩子一起暢所欲言,哪些事情是我們還沒有辦法做到的。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那些我們還沒有學會去做的事情,並不代表我們永遠都做不了。比如我和孩子們一起頭腦風暴——我還不會唱歌”“我還不會玩呼啦圈”“我還不會飛”“我還不會畫畫”......列出這些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將消極的自我判斷,變成積極的正向鼓勵。

02

爸媽的愛是孩子的容器

當我問我家兩個孩子,最喜歡《大衛,不可以》哪一頁的時候,孩子告訴我,最後的擁抱是他們最愛的地方。

給孩子一個擁抱,勝於千言萬語。要幫助孩子具備成長型的思維,父母的鼓勵和看見也同樣很重要。

當孩子產生自我懷疑時,去肯定他;當陷入舉足無措的困惑時,去引導他。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支持,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以觀察者的身份靜靜觀察。

如果能停止一味地貶低或者放大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去找到恢復信心的方式,那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支持。

第一步,是和孩子一起進行頭腦風暴,挖掘行為。

比如,我當時問Joshua:“你怎麼看待大衛爬上椅子去取餅乾的事情?” Joshua告訴我:“他已經很努力想要去做點兒什麼了,不過腳離椅子邊緣那麼近,還是挺危險的,下次要把椅子挪近一點兒。”

從這個回答裡,其實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但即便孩子還說不清楚,我們也可以告訴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什麼”

這個做法的好處是讓孩子明白,即便是遭遇了困難,但每一個孩子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創造性、努力、好奇心、開放態度、客觀和勇敢等。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 目標卡紙帶出“我可以做什麼”

第二步,是帶孩子一起進行復盤,挖掘改進方法。

比如,我當時問孩子們:“那大衛光著身子到處跑,我們可以怎麼幫到他呢?”孩子們總會七嘴八舌地告訴我:“我們可以從教大衛好好穿衣服開始!”

當我們對大衛光著身子到處跑的行為擔憂時,其實我們要給孩子確定一個能夠達到的目標,比如,先從學會穿衣服開始。這個做法的好處是能讓孩子明白困難和挫折是可以循序漸進地戰勝的。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 行為表格

第三步,是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才能達到想要掌握的技能。

比如,我當時和孩子討論:“那如何才能讓你學會自己穿衣服呢?”孩子們給我提了很多的建議,比如:“選擇喜歡的衣服” “要扣紐扣、還要穿上襪子和內褲 ”“要穿褲子”“要穿上衣”。

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從而掌握自己想要學會的技能,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維轉化。我們可以把問題進行拆解,讓孩子明白其實很多行為問題都可以通過一個個小目標來達到。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拆分小目標

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進步就像爬坡一樣,一天天在努力,一步一步地離自己的目標更近。

這3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聚焦討論,將錯誤視為進步的目標。讓孩子明白,原來努力與困難並不衝突,困難也可以讓我們覺得“我喜歡挑戰”“困難會使我有所進步”。

03

知行合一,鼓勵孩子去嘗試

面對挑戰,孩子也會有膽怯的時候,我們都聽過“知行合一”,但實際操作中最難的永遠是執行力。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困難面前不知所措的情況很常見。大衛的情況也同樣如此,孩子可能提出了一個方案,但是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如何執行。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這個事情是可以做下去的,問題在於怎麼執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執行力高與低,在很多情況下,都決定了一個事情的成與敗。

這個時候,試著運用下圖中的“階梯”,把長期目標變成一系列的短期目標,可以幫助孩子在實施過程中更加遊刃有餘地找到方向。比如針對“大衛還不會穿衣服”這件事情,當時我們設計的階梯便是下面這樣的: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Yes行為階梯表

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可以移動一下箭頭。箭頭可以用便利貼代替也可以。當我們把整座山都“爬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我們的目標已經達成。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拆解目標是很重要的。這個過程可以讓孩子明白,當我們碰到一些問題時,比如“這道題好難,我解答不出來”“我好想學畫畫,但是我不知道能不能畫好”, 我們不僅可以做,而且可以一步一步去做。

這其實也是一種學習上的體驗式旅行。蝸牛走得慢沒關係,但爸爸媽媽一直都陪著孩子去感受整個旅行的過程,才是我們最終對孩子產生持久影響的關鍵因素。

配合這個圖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先試了再說。”鼓勵孩子先走出第一步,邁出第一個臺階很重要,行動的過程就是尋找機會的開始。

孩子不是沒學會,只是還沒學會

△ 頭腦風暴圖

換個視角去看待一本繪本,這個方法有趣、自然又輕鬆,它的思路可以運用在很多方面。

繪本來源於生活,引導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感同身受,通過引導孩子關注過程,進行持續深化的理解,也會賦予孩子更多的啟發。

我們可以擇機將成長型思維融入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能夠藉助繪本看到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如何一步步向前推進。

孩子只有在探索、行動中才能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思路,並一步一步成長。而這個過程離不開我們細緻入微的包容和理解,因為愛才是孩子釋放可能性的最大容器。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