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傅雷家书:名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我甚好。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天寒,善于保养,不要再患感冒。”这是毛主席写给女儿李讷的一封信。我们看到,一代伟人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读起来令人尤其感动。

1959年夏,李讷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当年 12月,毛泽东带领由几个秘书组成的读书小组到杭州、上海和广州读书。在外地,毛泽东一直惦记着女儿的身体和学习情况。工作之余,他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不但对她的读书学习做出了明确的指导,还“汇报”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日常活动,并叮嘱女儿注意身体的保养。一腔深情、拳拳父爱,体现了伟人的另一种情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而绝无伟大领袖的严肃与神圣,反而倍觉亲切。

傅雷家书:名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今天看来,许多名人家书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它们大多深谙世态,尽显真情,语见哲理,文显华彩,可称文学佳作。如当代的傅雷家书,因富有文学品位,又寓教于文,人们普遍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欣赏。这部《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于1954年至 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傅聪后来成为著名的钢琴家,傅敏也成为英语特级教师。这说明,傅雷夫妇的教育方式是有效的、成功的。

傅雷家书:名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可以说,《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也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该书问世以来,已经发行了 180多万册,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对青少年影响巨大的,还有曾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写给爱妻的绝笔书。其英雄气概、动情文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他们的人生初体验中增加了凝重悲怆而又慷慨豪迈的色彩,其文学魅力也是极其深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