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原名傅怒安,取意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因大发雷霆之谓怒,改名为“雷”,以“怒安”为字。他也有自己的笔名,署的是“

疾风迅雨楼”。

1966年9月3日,傅雷与夫人朱梅馥双双上吊于家中。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与儿子傅敏

傅雷出生于1908年4月7日,是江苏省南汇县人。

他一生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名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系列作品,如《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他的童年非常不幸,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掩藏着一个深水塘。

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蒙冤入狱,几个月之后就凄惨地离开了人世。母亲为了营救狱中的父亲,四处奔走,吃尽了人间之苦,以致无暇顾及孩子。由于无人照料,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接连患了重病,不久相继死去。

1924年被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录取读高中,期间,他积极参加“五卅”爱国斗争和反军阀学潮,在《北新周刊》、《小说世界》发表《梦中》、《回忆的一幕》两篇小说。

1926年秋,傅雷考入上海持志大学。翌年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局动荡。

他欲安心读书,决定出国留学。母亲为其变卖田产,筹措资金。1927年12月30日,傅雷告别亲友,乘坐法国邮轮“盎特菜蓬号”启程赴法。

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傅雷的命运,已经冥冥中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故居

1929年暑假,由曾觉之安排,傅雷前往瑞士菜芒湖畔圣扬乔尔夫木屋,与孙伏园、孙福熙兄弟及刘海粟、刘抗、陈人浩等艺术家同游。

他无意中看见房东旧历书上的《圣扬乔尔夫的传说》,爱不释手,便开始试译,且刊登在1930年的《华胥社文艺论集》中,这是傅雷首次发表译作。

随后,又试译秦纳的《艺术哲学》、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1932年,傅雷和表妹朱梅馥结婚,两年后的1934年9月,因母亲离世,傅雷遂辞去美专职务,选择译书为业,正式成为了一名翻译家。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傅雷开始大量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姨》、《邦斯舅舅》、《夏培尔上校》等等翻译作品就是在这个时候产出的。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与爱妻

1966年6月1日,臭名昭著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在报上抛出来了。“十年浩劫”的雾霾开始毒害所有知识分子。

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

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江苏路284路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

傅雷夫妇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归并到万国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破坏后遗失。幸有一工人原为傅雷作品的爱好者,故私藏其骨灰盒,幸免遭毁。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夫妇自杀后骨灰最初无人认领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一代翻译大师,终于沉冤昭雪,然而为时已晚,他的离世是中国翻译界,文学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傅雷家书

很多人听说傅雷可能是从一本书开始的,它就是《傅雷家书》。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雷的儿子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的信在“文革”中遗失了,当时傅家家产尽数被抄,傅聪的信也未能幸免。

因此以前各个版本的《傅雷家书》往往只是傅雷一人的独白,我们只能想像或猜测傅聪如何回应他的父亲,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1954)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疯狂,恐怖,惊惧已经在社会上不见了踪影,但是我们不该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位大师,在人间留下了自己永恒的印记,他就是傅雷。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写下《傅雷家书》,却因迫害夫妻双双自杀

我是进化君,向优秀进化,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