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為什麼沒有重用王陽明?

敏學


王陽明的仕途和海瑞很相似,海瑞是大清官,很得民心,王陽明有能力,學生遍天下,但兩人都遠離權利中樞,終身不被重用,兩個能臣皇帝不知道嗎?非常清楚,為什麼不用,因為海瑞很倔,王陽明很狂,兩個都不是聽話的人,兩人威望很高,殺又殺不得,只能弄遠一點涼著。

江西吉安的陽明書院。

隨便講幾個人,以前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有個叫毛潤之的,他看了王陽明的心學後大受啟發,寫了篇《心之力》被他老師楊昌濟看到了,大加讚賞,覺得此子堪大用,把女兒楊開慧嫁給了他;浙江也有個叫蔣志清的,看了王陽明的書後,萬分崇拜,取了王陽明的書籍裡一句話“大中至正”改為自己的名字,叫蔣中正;再往前一點,1905年帶領著日本打贏了沙俄的東鄉平八郎,東方人第一次打贏西方,舉世界之譁然,別人問東鄉平八郎打贏的秘訣是什麼,他拿出了隨身帶的腰牌,上面有七個字:一生俯首王陽明,我靠就是靠這七個字打贏的。

王陽明畫像。

王陽明的名氣太大了,太多人崇拜、研究他,近代是這樣,現代亦如此,在王陽明時代的明朝,更是趨之若鶩,他是中國歷史上心學集大成者,開創了陽明學一派,建立陽明書院,並在各地講學,學生弟子無數,為當朝偶像,就這樣一個有才學的人,皇帝當然知道,而且還是朝廷的大臣,不僅如此,在軍事上,王陽明曾平定江西動亂,把流竄各地十多年的匪徒剿滅,素有“狡詐專兵”之名,他又前往福建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僅一個月就宣告結束,再立奇功,總督兩廣時又去廣西平叛,匪賊聽說王陽明來了,打不不打直接投降,就這樣霸氣。

浙江紹興的王陽明墓。

這就樣一位文武雙全的王陽明,雖然官至二品左都御史,署理兩廣,又封新建伯世襲,但一生都在南京朝廷遊蕩,在外地遷來調去,從沒進過北京權力中樞,沒有真正被三朝天子重用過,這和他處事風格有關係,得罪很多朝中人,其實文治武功後,年輕的嘉靖是要調王陽明入朝的,但被內閣首輔楊廷和給阻止了,當時朝廷黨爭嚴重,王陽明是王瓊這一派的,跟楊廷和是死對頭,王陽明功勞很大,招到很多人嫉妒,所以在楊廷和在任,王陽明入京路被堵死,可惜的是兩人在同年去世。


圖文繪歷史


雖然王陽明是聖人,但聖人並不一定會做官。孔子、孟子,仕途都不順。雖然我們相信,王陽明絕對有這個能力,但是他並不是個和光同塵的人。


首先王陽明雖然是進士出身,但並不算是超級學霸,沒有入翰林。按照明朝的官場習慣,沒入翰林入內閣基本無望,最高也就是個吏部尚書。不過王陽明連兵部尚書都沒做到,去世前只是個南京兵部尚書,雖然也是正二品,而且也是專業對口,畢竟王陽明33天就平定寧王之亂。

但是南京兵部尚書,和北京那個兵部尚書的權力是不能比的。這都在於當時內閣首輔楊廷和的阻撓。原來王陽明和前兵部尚書王瓊的關係好,而楊廷和和王瓊並不對付,所以把王陽明也算成王瓊的人。當時王瓊已經退休在家,如果王陽明順利進京,那麼王瓊不就又有復出的機會嗎?



經過這樣的考慮,雖然嘉靖想用王守仁,但由於被楊廷和反對也只能作罷。不過這對於王守仁也無所謂,他當時已經年過五十,更大的興趣在於學術和教育,而對爾虞我詐的官場並不特別熱衷。


林屋公子


關於嘉靖皇帝為什麼不重用王陽明,這當中其實有很大的學問。不過大體可以總結為兩點:一是站錯了隊伍;二是創立了心學。


王陽明一生軍功無數,從無敗績,不僅為朝廷掃蕩了西南地區的賊寇,而且還鎮壓了寧王造反。按道理來說,這樣的官員皇帝喜歡都來不及呢,怎麼會不重用他。但他真的就被皇帝冷落了,王陽明雖然軍功卓著,但直到病逝,都沒能進入朝廷的決策層。


而被皇帝冷落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站錯了隊伍。王陽明之所以有機會掃蕩賊寇,平定寧王,得益於當時號稱“明代三重臣”之一的兵部尚書王瓊,所以王陽明自然而然地屬於他的隊伍。但是這個人與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相互敵對,由於嘉靖皇帝看重楊廷,使得王瓊失勢,戰線上的官員也一一被打壓,王陽明的下場可想而知。


第二個原因就是創立了心學。晚明時期,社會的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科舉考試都是以程朱理學為標準,朝中許多大臣都是理學的支持者。但眾所周知,王陽明創立的心學,那可是是切切實實的反程朱理學。王陽明不僅光明正大地講學,還開辦致良知學院,使得心學大肆流傳開來,大大威脅了理學的地位。於是,理學勢力坐不住,處處擠壓王陽明,關停致良知學院。


嘉靖皇帝仔細瞭解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後,發現這個理論非常不利於自己的統治。我說天子只有一個,你王陽明卻宣揚人人皆可成聖賢;我要統治好百姓,你卻來給我說如何獲得身心解放?人人都向你學,國家豈不是到處都是叛亂?所以說,嘉靖皇帝對心學十分厭惡,即便是知道王陽明有能力,也不會重用他,更不會支持他的心學。


不過,即便是沒有得到皇帝的重用,也絲毫不影響陽明心學廣泛流傳。晚明時期的心學雖在國內受到壓制,但在日本這樣的國家卻極受歡迎,成功地為日本“明治維新”打下了夯實的思想基礎。陽明心學使人們開始反觀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掀起的是一種復甦人性,張揚個性的人思潮。而這種特性,對於在今天致力於解放思想,建設和諧社會的我們極為重要。


所以,建議大家多去了解王陽明,瞭解陽明思想。我之前在xi ma la ya FM上聽過一個叫“王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重奏”的音頻,涉及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個方面的內容,講得很仔細,對陽明思想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搜來聽。


以上就是個人對“嘉靖皇帝為什麼不重用王陽明”的回答,歡迎有不同意見的夥伴評論交流。純手敲,謝絕複製。


NiYiJie


有一種說法,說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半的聖人,曾國藩是半個聖人,王陽明是一個聖人。那有人就會問了,孔聖人、孟聖人呢?在《左傳》裡寫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從這話看來,也確實只有王陽明算一個聖人了,因為王陽明在治學立說、文治武功上面均有建樹,王陽明可不僅僅是將心學發揚光大,他還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將領,追隨者甚廣,那為什麼這樣的人才得不到嘉靖皇帝的重用呢?

在王陽明之前,程朱理學一直是社會的思想準則,自宋代二程、朱熹創立理學以來,“理學”思想深入人心,這個時候王陽明卻逐漸將“心學”發揚光大,社會接受度越來越廣。“理學”強調格物致知,算是唯物主義,它認為“理”(也可理解為“道”)為萬物之源,人必須遵守,否則人將迷失世間,也就是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而“理學”作為儒家思想的發展,三綱五常是定“理”,因此程朱理學作為社會的思想準則,能夠維護政治統治,受到統治者的推崇。

而王陽明“心學”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其根本思想在王陽明四句教中寫道“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它認為萬物之理在於心,簡單不嚴謹的說就是“我認為它是這樣,它就應該是這樣”。這就完全顛覆了“理學”理念,兩者是完全相對的。

這樣的思想可不是統治者願意看到的,因為人各有不同,從“心學”出發,同一件事將有不同的看法與標準,尤其涉及到綱常理念上,這將不利於社會思想的統一,這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如果嘉靖重用王陽明,那麼身居高位後,更有利於“心學”傳播,嘉靖是聰明人,當然能夠看到這一點。

王陽明在軍事上的功勞也得益於當時的兵部尚書王瓊的慧眼識珠,是王瓊的推薦,讓王陽明有機會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隨後平定江西、平定寧王之亂,這也就是說王陽明和王瓊屬於一條線上的人,而王瓊與當時的首輔楊廷和關係很差,明朝後期,派系鬥爭很嚴重,楊廷和在嘉靖帝面前多次“美言幾句”,也就讓王陽明的仕途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王陽明因軍功而應該授予的丹書鐵券,也是因為楊廷和而受到阻攔。

最後呢,王陽明自小就認為讀書是成為聖人,而不是要成為重臣,他一生也是為了這個目標而付出行動,“守仁格竹”的故事就能說明王陽明是一個有始有終的人。這樣的人,其一生的目標就不是升官進爵,也就不會為了升官而做過多的努力,沒得到嘉靖帝的重用也是理所當然了。


大耳朵金絲猴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一、先講前因

陽明在正德十四年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後,即遭到奸佞太監張忠、大將許泰的陷害,僥倖沒有遇害,以江西巡撫的新身份(原任南贛巡撫)坐鎮江西南昌,直到兩年後,正德皇帝去世,嘉靖帝朱厚熜從湖廣安陸赴京繼位。

嘉靖即位伊始,就有廷臣推薦陽明,新皇帝本人也聽說過陽明的大名,欣然表示要召陽明上京,欲有所重用。

可是當時主政的首輔大學士楊廷和,因為王陽明是他的政治對手王瓊(原兵部尚書,後改吏部尚書)所重用的人,對他頗懷嫌隙,而且當時“大臣忌之者眾”,他們都不願陽明來京,於是就以正在國喪期間,不宜宴賞為由,只是改命王陽明為南京兵部尚書,以此阻止他來京。不久後,重議“平宸濠功”,王陽明被封為新建伯。

(王陽明擒寧王之地在江西新建縣,故以“新建”封伯爵/皇帝不稱朕)

陽明升官封爵,算是對他恢復名譽。可是他一人獲封,當年與他一起參與定亂的同事,卻多在嘉靖元年由楊廷和主持的考察大典裡,遭到黜革或降職處分。這讓陽明很不安。

為此他多次上疏辭封,為在平宸濠之亂後遭受冤屈的同事辨洗冤屈,為了發動輿論支持,他還寫了揭帖,遍遞六部和都察院,為替他冤死的弟子冀元亨伸理。

可是他的請求沒有得到理會,陽明便以父喪為由,掛冠而去,從此歸隱林下,在家鄉餘姚講他的心學去了。他這一走,雖然沒有被追究“擅離職役”的責任,但他的新建伯的鐵券和祿米,也就不給他了,伯爵成了個空號。

二、再入本題

可見陽明在嘉靖新朝之初即遭際不順,他自嘉靖即位,就沒再去過京城,他與新皇帝從來沒見過面,他甚至沒在新朝任過事。

可是嘉靖帝卻對他有著很深的成見,一個具體的表現是,三年後,陽明守喪期滿,按例應起復為官,而且當時不斷有廷臣“交章推薦”,甚至要求直接召陽明入閣輔政,可嘉靖帝一概置之不理。直到嘉靖六年,因為廣西思、田之亂,動用四省官軍圍剿,久勞無功,這才在大學士張璁的推薦下,重新起用陽明總督兩廣軍務。陽明到桂後,很快撫定動亂,此時召陽明入京的呼聲又起,可是嘉靖帝只是令陽明兼任巡撫,並不打算重用他。陽明在嘉靖七年十一月病故,接到訃告後,嘉靖帝竟然令“廷議”陽明的功罪,名為功罪一起議,實際上主要是議罪。

由此可見,嘉靖帝對這位聲名日著的“夫子”,完全是沒有好感的。

(陽明佩劍塑像/皇帝不稱朕)

這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是三個原因:

第一,前後首輔的影響。

楊廷和對陽明的壓制,前面已經說到。楊罷官後,繼任首輔費宏、楊一清,對陽明仍然採取“不用”的態度。費宏討厭陽明,也與陽明跟王瓊關係深有關,另外據說陽明在平定宸濠之亂後,在向朝廷報功時,隻字未提到費宏,令後者耿耿於懷。

楊一清與王家本來通好,陽明父親王華的墓誌銘,就出自楊一清的手筆。但是在嘉靖初的大禮之爭中,楊一清為贊禮派所攻,難以安位。而陽明與眾多贊禮派新貴(如席書、方獻夫、黃綰等)交好,他還得到議禮派首領張璁的推薦,由於這層關係,他自然要壓制陽明。

首輔的態度,對嘉靖帝不可能沒有影響。

(嘉靖帝為人刻薄寡恩、多疑猜忌,在他手下做輔臣,很難善終/皇帝不稱朕)

第二,陽明在“大禮議”中,沒有表態。

嘉靖朝前期的用人標準,就是以在大禮議中的態度劃線,凡支持者就重用,反對者必驅逐。當“大禮”之爭時,贊禮派中不少人是陽明的好友或門人,而反對者中也有不少他的弟子(如在嘉靖三年左順門哭諫事件中受杖刑的鄒守益、王思、王時柯等),陽明的影響力舉足輕重。可是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陽明一言不發,態度曖昧。對此嘉靖帝未必不心懷芥蒂,或以為陽明是一個反對者,或者投機家。

(陽明講學/皇帝不稱朕)

第三,嘉靖帝認為陽明“偽”。

陽明歸隱後,卻未能“清白”,他在正德末年遭受的“通濠”“黨逆”以及冒濫軍功、縱兵殺掠、私藏府庫金銀等指責,並未得到洗白。當兩廣報捷疏送到北京後,嘉靖帝就在給楊一清的手詔裡,提到當年江西功次,說陽明素來喜歡誇詐,並由此及於他的人品,又由人品說到他的學問,幾乎給出了全面的否定性評價。

幾年來,陽明講學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但也遭到很多的批評。在崇尚程朱理學正宗的嘉靖帝看來,陽明心學是“誤正學”的偽學。在這一點上,眾多當道大臣態度是一致的。如費宏、楊一清都曾阻止陽明入閣輔政,他們的理由也近似,都說陽明“好古冠服、喜新學”。早在嘉靖元年,嘉靖帝就在聖旨中下令,“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許妄為叛道不經之書,私自傳刻,以誤正學”,稱陽明之學“叛道不經”。

陽明去世後,未議其功,先論其罪,廷議的結論是,陽明“學術不端、聚眾惑亂”。嘉靖帝遂下詔,停陽明之爵(陽明的伯爵來自軍功,按例應世襲),並頒禁學之令。陽明學在陽明身後為官方徹底否定,成了被禁之學。

可見嘉靖帝對陽明的態度,不僅僅是反感,直可用厭憎一詞來形容了。(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方圓論壇觀點!

古代封建社會所有的統治者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討厭甚至排斥聖人。王陽明雖然離聖人還差不少,但是也可以算個半聖。聖人講究的是什麼?無慾無求,對於這類人皇帝不好管理,管的嚴點吧,士林能把皇帝彈劾成篩子。不管嚴把吧,這種還總喜歡搞一些特立獨行不利於統治者的事情。所以乾脆統治者就不用這些人。這樣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自古以來的帝王都喜歡把握一切。聖人讓他們有一種把握不了的感覺。這讓統治者很惶恐。

就比如聖人孔子。大家都共推孔子是聖人。有大本事。但就是沒有哪個國家用孔子治國。一方面孔子說的那一套只是誇誇其談,孔子本身沒有任何實踐經驗,誰也不可能拿自己國家給孔子當試驗品。其次孔子的學說適合教書育人。不適合治國。太過於理想化。而且孔子儒家門人那可是很多很多啊。這要是讓孔子掌權了。後果不堪設想。誰也不敢冒險。



而王陽明呢?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實踐與理論精通之人。並且全部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就是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一輩子沒有受到過重用,只能教書育人。要說正德皇帝什麼都不懂,不能慧眼識人這說的過去。可是嘉靖皇帝沒修道之前可是極為英明神武,號稱“神聖不出世之主”但就這樣的明君,也照樣不用王陽明。就是因為站隊問題。


王陽明當時的後臺是當時兵部尚書王瓊。而王瓊和當時內閣首輔楊廷和之間存在權利爭奪。而嘉靖皇帝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就是因為楊廷和,所以嘉靖上位之後楊廷和深得皇帝信任。而楊廷和也趁勢打壓王瓊一系勢力。要說嘉靖也不是沒聽說過王陽明,他也想找王陽明過來看看能力如何。但是中間有楊廷和從中作梗,他怕王陽明受重用王瓊在翻過身來,所以他對皇帝說王陽明也就那樣,都是被人吹出來的。所以嘉靖也就失去了見王陽明的打算。

後來嘉靖和楊廷和因為權力之爭弄得很不愉快,之後更是搞了一出“大禮議”之爭。這個時候張璁配合嘉靖使了一計使得楊廷和致士回家,從此嘉靖少了一個阻礙。本來楊廷和一倒臺王陽明又有機會了。但是這個時候嘉靖對於王陽明感官很壞,因為當初“大禮議”的事情。王陽明不僅沒替嘉靖說話,反而寫了幾首詩諷刺嘉靖和大臣們閒的沒事瞎忙乎。這下子完蛋了。不僅把嘉靖得罪了,其他大臣們也都給得罪了個遍。這下子王陽明就更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聖人也有聖人的苦。空負一身才華無處施展。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說點實話吧,因為朱家不喜歡王陽明,注意,我說的是朱家,而不是嘉靖朱厚熜一個人。現在網上大肆吹捧王陽明,快把他吹成神仙了。

在明朝,王陽明活著的時候,他混的只能說一般,當然這是跟他有相同境遇的人相比。同樣是平叛立功,楊一清就進了內閣,當了首輔。

而王陽明呢?他擔任最大的官職是南京兵部尚書。你以為他是兵部尚書,但其實是南京的,是個虛職,明朝的都城在燕京。

或許你會說,王陽明官不大,可人家是新建伯啊。其實他這個新建伯是真的,但是卻沒證書,也就是鐵劵,同時沒有補貼。為啥呢?

因為被朝廷扣下了。

更悲催的還有,王陽明晚年是去江西平匪亂的。他自知時日無多,想葉落歸根,結果朝廷不同意,他是抗命回家的,結果死在了半路上,在一條小船上走完了一生。

他是萬年得子,這時候他兒子才不到十歲。

那麼完成這些原因有哪些呢?

1.心學。王陽明提出心學後,一度被理學打入異端。因為王陽明對朱熹的質疑,對心學標新立異的註解,使得皇帝不敢用他。

2.派系。王陽明在正德年間是兵部尚書王瓊的人,而王瓊跟內閣首輔楊廷和勢如水火。明朝的文臣就是這樣的,好鬥且貪。所以楊廷和多次阻止王陽明的升遷。其實如果一個楊廷和也沒關係,但其實楊一清也是這個態度。有一次嘉靖問楊一清,王陽明能不能用。

楊一清沒說話。比如《明世宗實錄》記載:“禮部尚書席書奏薦致仕大學士楊一清、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文武兼資、才堪將相。今一清已督三邊,守仁當處之內閣秉樞機,無為忌者所抑制。”

3.關係。朝中有人好做官,楊一清有他師哥,前任內閣首輔李東陽提攜,而王陽明卻沒有。而且嚴格意義上講,王陽明雖然是文臣,但是他乾的卻是武將的事情,這就導致他使用沒能走文臣的路,也因此沒能進入翰林。明朝內閣有個傳統:非翰林不入閣。

為什麼呢,翰林整天在皇帝老闆面前轉來轉去,一回生,二回熟。而王陽明自從被劉瑾貶謫到貴州,就常年在外,如果你是老闆,你敢用一個自己見都沒見過的陌生人嗎?

俗話說,時也命也,王陽明沒入閣,他才有機會完善心學體系,才能讀書育人。否則多了個官,少了個心學。

值得慶幸的是,王陽明死後50年,終於進入孔廟,心學被正式認可。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王陽明是中國的兩個半聖人之一,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學問,都是令人稱讚的。他的一生隨然不長而且坎坷,但是卻憑著自己創立的心血、悟出的道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的學說深深地影響了明朝後期和許多國家,絕對是個超級牛人。

嘉靖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個性的皇帝,也是歷史上十分聰明的皇帝。他雖然樂於修道多年不上朝,但是卻對朝廷的事情瞭如指掌,控制著大局,也善於利用各方勢力互相牽制。他個性十足,意志堅定,是個主見十足的皇帝。



嘉靖皇帝肯定知道王陽明的才能,內心上也肯定想重要他,但是現實中卻沒有這樣做,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王陽明的個性和為官哲學的本質。王陽明從小就是一個不受拘束的人,他的思想活躍,對當官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他以百姓為中心,願意為民。為了國家的安定,他也願意去為國家效力,如平寧王之亂、剿匪等。但是對於那些官場的爾虞我詐,他是不屑於去的。嘉靖皇帝對於這樣一個人肯定也會有所瞭解。

2、朝中權臣的阻礙。王陽明的能力是當時朝野共知的,當時掌權的那些大臣去楊廷和等他們拼命上書皇帝希望王陽明不要來北京,他們怕王對他們構成威脅,而且這麼牛逼、文武雙全而且從不按套路出牌的大神他們的確害怕。



3、明朝文官制度的影響。在明朝好多人都是站隊的,不同的隊伍都在秦明打壓自己的對手。王陽明所在的王瓊部隊因為楊廷和的打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這也是嘉靖皇帝不重用王陽明的一個原因。


縱觀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他一生放蕩不羈,建功立業,發展學說,文功武治都有很大的成就。即使不在權力中樞他也成為了人人稱讚的的聖人,這也恰恰反應出了他的厲害。

以上為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覺得不存點個贊、關個注,我會認真回答每一題。


歷史小土豆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在他有生之年,卻沒有得到嘉靖皇帝的重用。這是為什麼呢?


一、道不同,不相為謀


嘉靖皇帝一生善於謀略,將群臣玩弄於股掌之上。他性本自私,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



而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一心想做聖賢,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兩人志趣不同。因為皇帝是堯舜一樣的明君,重臣才會是賢德的大臣。


二、分立不同的陣營


嘉靖皇帝在位時,內閣大臣楊一清位高權重。兵部尚書王瓊為人正直,與楊一清分庭抗禮。


而進士出身的王陽明受王瓊大力提攜,曾官運亨通。當王瓊在權力爭鬥中出局,王陽明受到排擠,無法進入權力中心。


三、君臣權力制衡


王陽明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作為心學創始人,他弟子眾多,遍佈朝野,聲勢浩大。這樣的大臣,多疑的嘉靖皇帝自然有所顧忌。



無人引薦,嘉靖身邊的寵臣也排擠他。而王陽明不求聞達於諸侯,又隨時聽候差遣,出閣入相不太必要,因此也成就了自己。


仕途不幸蒼生幸,嘉靖皇帝未重用王陽明,對王陽明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否則,困於謀略之斗的他哪裡還有心力創立心學,做聖賢呢?


有書課堂


王陽明既然很牛,有心學理論,又會打勝仗,嘉靖皇帝為什麼不重用他呢?

1529年,57歲的王陽明結束廣西剿匪後,因為積勞成疾,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從小就有的肺疾爆發了,整日咳嗽甚至吐血,渾身長有毒瘡,每天只能喝幾勺稀飯,還經常嘔吐,王陽明屢次寫奏摺請求回老家養病,嘉靖皇帝一直很不人道地不予批准,直到他最後實在撐不住了,也許已經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近,所以沒等皇帝批准,就乘一小舟踏上回老家的旅程,準備葉落歸根,但船沿章江行至南安府青龍鋪江面時,王陽明平靜地去世,去世前留下“此心光明,夫復何言”八個字。

那麼,很多人會問,王陽明作為一代聖人,“立功、立德、立言“”基本達到了三不朽的境界,但為什麼終其一生並沒有得到當時朝廷的真正重用,除了赫赫的軍功和新建伯的榮譽封號,並沒有在政治上有大的作為,始終未能進入帝國的核心決策層內閣,這是為什麼呢,王陽明為什麼一直受到奸臣甚至是忠臣的批判和排擠呢?

其實這個問題還要從王陽明的學說找根源,可以歸結為:

第一,王陽明經過自己的努力將釋道儒三教合一,其實一輩子都在和佛教道教以及當時一統天下的朱熹理學作鬥爭,尤其心學對朱熹理學的背叛是非常直接非常徹底的,這在當時佔絕大多數的讀書人看來無異於洪水猛獸異端邪說,自然無法接受,當時的情況是群起而攻之。

第二,剛愎自用、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也排斥甚至厭惡陽明心學,再加上皇帝身邊的奸臣小人嫉妒王陽明的才幹,生怕王陽明風頭太勁搶了自己的戲份,忠臣腐儒固守朱熹的教條,對王陽明持否定態度。所以,朝廷裡反對王陽明進入核心決策層的聲音,始終大於讓王陽明進入內閣的聲音。

第三,當時賞識王陽明並大膽啟用王陽明帶兵出征的兵部尚書,在權力爭鬥中失敗,沒有能在仕途上再給王陽明以強力的支持也是一個原因。

不過,如此這般的命運造化,可能使得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多了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哲學家,一個“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的不朽聖人,這就是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