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中國糖尿病人數全球第一!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數據,2017年全球約4.25億成人患糖尿病,中國佔1.14億。意味著全世界超1/4的糖友來自中國!而這1.14億人口,又分佈在祖國各地……

首先看看你的家鄉,糖友多嗎?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分佈特徵。東北、西北地區,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糖友往往相對較多!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而大數據發現,一些省份的飲食喜好或與糖尿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幾種吃法,或與糖尿病有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在201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第二十二次全國學術會議上,分享了自己帶領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建立的“國人飲食行為圖譜”,發現:

▼ 煎炸食品、燒烤食品傾向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壓患病率及BMI(體質指數)正相關;

▼ 甜食與糖尿病患病率正相關;

▼辣口味食品傾向於糖尿病患病率負相關。(這一條算是好事兒)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寧光院士

▍1. 東北、華北人:愛吃煎炸、燒烤食品

煎炸食品、燒烤食品傾向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壓患病率及BMI(體質指數)正相關。可以簡單理解為愛吃煎炸、燒烤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而高緯度地區居民傾向於食用煎炸食品,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區的居民喜歡煎炸食品,如東北和華北地區。

↓↓↓圖中紅色越深,表示越傾向於煎炸或燒烤口味。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 喜歡吃煎炸口味: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以及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陝西、山東等。

▼ 喜歡吃燒烤口味: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北京、河北、海南等。

煎炸、燒烤食品往往油脂較多,一般植物性油脂經過長時間的加熱後,其中一部分不飽和脂肪會變成飽和脂肪,不僅吃多了對血管不利,而且吃多了也容易發胖。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肥胖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約50%的肥胖者將來會患上糖尿病,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超重或肥胖。

而且很多人都喜歡半夜“擼串”,幾個人圍一桌吃點燒烤,喝點小酒,然而,夜宵過後直接睡眠,身體消耗熱量少,就容易囤積脂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顯示,與晚7點前吃晚餐相比,晚11點吃夜宵會讓身體存儲更多脂肪。

然而相反的是,美國研究者發現,堅持吃煮、燉、蒸食物,不食用燒烤、煎炸或烘烤食物,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島素抗性能得到顯著改善。

▍2. 經濟發達地區愛吃——甜食和燒烤

甜食與糖尿病患病率正相關。可以簡單理解為貪吃甜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而據數據統計,燒烤食品和甜食在經濟發達地區更受歡迎;夏事炎熱地區的居民喜歡甜食,但是不喜歡辣食品。比如上海、江浙一帶菜品相對偏甜。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對易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齲齒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確實與糖的經常超量攝入有正相關的影響。

果脯、甜點、肉鋪、紅燒菜品、糖果、果醬、果凍、蜜餞、雪糕、冰淇淋、含糖飲料……都是含糖大戶。就拿甜飲料來說,其與糖尿病的相關報道並不少見。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過多的甜飲料是“棺材蓋兒上的另一枚釘子”,雖然攝入過多糖分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不過,它會讓人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給我們的胰腺系統造成很大負擔,哪天胰腺一旦累了,無法分泌胰島素,就會誘發糖尿病。而且飲料裡的高糖分還不耽誤長肉,超重、肥胖都找上來了。

▍3. 西南西北地區——愛吃辣

辣口味食品傾向於糖尿病患病率負相關。可以簡單理解為愛吃辣的人,傾向於糖尿病患病率低。

高海拔地區居民喜歡麻辣食品,但是不喜歡燒烤食品和甜食。一般喜辣地區多分佈在西南及西北地區。

↓↓↓圖中紅色越深,表示越傾向於辣口味。西藏、湖南、青海、陝西、重慶、四川等都是比較喜辣的地區。

全國糖尿病地圖來了!這些地區糖尿病高發,竟與當地人的吃有關!

寧光院士在採訪中強調“我不是讓大家去吃辣,但從研究中來看,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預防糖尿病的作用。”

小編猜測,也許與喜歡吃辣的地方,不太喜歡吃甜食和燒烤也有關係。

總之,一句話就是說,“適當吃辣,少油炸”!當然糖尿病不僅與吃有關,它更是一種生活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醫生,這樣預防它!

▍1. 一週必須有足夠的運動

達到一定強度的運動對成年人預防糖尿病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要達到預防糖尿病的效果,一週最好達到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最好再每週增加兩次阻力運動,即舉啞鈴、做拉力器運動等健身器械運動。只有配合這樣的運動才能增加肌肉能量,真正做到預防糖尿病。

比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醫生在平時都會佩戴智能運動手環,記錄一下每天走的步數。

▍2. 定期關注腰圍和體重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醫生認為,日常還要關注自己的腰圍和體重,這能起到對糖尿病的預警作用。脂肪多分佈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這些人要格外當心糖尿病的造訪。

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腰臀比,腰臀比是預測肥胖的一項指標,比值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例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屬於健康範圍。但當比值大於1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大。

▍3. 控制食物的總熱量

預防糖尿病,控制每天的總熱量是關鍵,還有要限制高糖食品、高油食品等垃圾食品。

中國人主食已經吃得過多了,要注重吃全穀物、豆類食品。多吃一些天然穀物,少吃一些加工食品。

北京朝陽醫院西院內分泌科主任高珊說:“平時我在家裡做飯時會在大米中加一些穀物,粥里加入芸豆等豆類,吃這些食物還是非常有營養的。我很在意自己的飲食,會嚴格控制每天的熱量攝入。”

▍4.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精神因素主要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神經系統,所以,中醫認為長期精神刺激可以導致氣機鬱結。

糖尿病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代謝病,內分泌——免疫——神經網絡系統發生了變化會導致胰腺功能損害,勞心勞神損壞了我們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也會引起代謝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