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靖江老人18.5万元“邮政”存款秒变保单,“取钱”要扣上万手续费, 你怎么看?

MILKLA


事情的经过

这个事情说起来真的很让人气愤。泰州靖江老人方云芬女士,每月辛辛苦苦积攒养老金。2月份,将当月3000多元的养老金提取后,准备多年积蓄18.5万元想存一笔定期5年的存款,结果被泰州邮政靖江市敦义营业所相关人员忽悠,买成了保险。

虽然老人看的是保险后,明确拒绝。但是工作人员还反复强调,“这个利息高”、“这个没什么事儿”。最终,老人购买成了“中融融尊宝两全保险(万能型)”保险。

相应工作人员并没有履行保险责任、犹豫期条款、退保费用等重要内容告知当事人。而且给老人保单的时候,已经距离保单开具过了20多天,超出了保险的15天犹豫期。

后来,方云芬女士明确表示要退保的时候,被告知要收取初始费用1.37万元,经过多次协调降到了2600元。4月11日当事人称中融人寿保险公司及邮政方面上午退还18.24万元,下午退还了扣收的2600元“手续费”。至此,18.5万元全部退回。

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事情的经过确实让人烦恼。前后经历数次交涉后,老人精神恍惚骑车不慎摔伤,退保不成又住进了医院。

万能险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万能险是一款寿险,它能在兼顾投资收益及相关保障的同时,也能够以法律的手段稳稳地保证资产。

邮政银行的这款中融融尊宝两全保险(万能型),在邮政银行的网站上有介绍的。

这款保险:一次性缴费18.5万元,万一在5年内去世或者全残,可以领取22.2万元。60岁以上返还120%。

购买保险后,被收取3%的初始费用。剩余97%扣除每年的风险保险费以后,作为保险账户的现金价值。如果第1年提前退保,还要扣除5%的退保手续费,以后年度分别是4~1%。

保险公司保证个人账户的基本利率是2.5%,但是这一基本利率有可能达到4.5%,甚至达到6%,只是可能而已。

如果是作为理财产品当然是不合算的,因为毕竟收取初始费用和风险保险费以后,我们的本金低了很多。再按照2.5%的利率计算,也赶不上5年定期的4~5%的收益率。

由于计算复杂,而且收益率不高,还会被收取各种费用,大家自然也就不买账了。

国家明确规定购买保险要有至少15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退保可以全额返还。这也是为什么,营业厅拖着20多天才给保单的情况。

这一次要不是媒体发力,老太太的18.5万元肯定追不回来的。

真的希望保险推销员正正当当的推销保险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不要通过忽悠老年人购买这种不明白的保险的方式来推销保险,这会只会砸牌子。


暖心人社


本人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存入西来邮政储蓄8000元,当时营业员诱惑推荐说2014年既有利息又有分红可拿到3000多元;而在到期后还不可付反又延长了一个星期,实收利息2700余元,还没有当时同期利息多;时隔大约一周后湖北一家投资公司打来电话,大意是欢迎向其该公司投资,我当即回段。其实所谓的投资说白了就是保险理财,邮政储蓄银行及所谓的投资公司是包盈利不亏的买卖,请广大市民别再上当受碥。


张金坤692


一听见这个新闻不用猜、不用想我就知道肯定是邮政银行干的。邮政银行绝对是金融市场上保险销售的“主力军”。不是诋毁银行,这是事实。

<strong>

本人在银行工作多年,我舅妈在邮储银行工作,由于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亲朋好友都是舅妈营销的对象。去年年底想让父亲帮忙存点钱完成年底存款任务,我爸告诉我:舅妈让他购买了一款理财,每年存2万,5年后到期一次性本息给12万。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妈的,这不是典型的保险理财么?当时就不乐意了,都坑到自己家人了。

大家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怎样分辨保险理财呢?

一、注意分别营销人员的身份

很多保险公司都会派人员在银行网点营销,他们往往在穿着打扮上和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区别。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如果遇到有工作人员特别热心的向你推销某款银行产品,一定要留心了。因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都存在合作关系,银行是默许保险公司的做法的。

二、看清业务单据和协议

正常情况下定期存款产品会有明确的时间、利率和支取条件规定;理财产品会有理财产品协议书,上面会注明理财产品的种类、时间、预期收益率、赎回条件;以上两款产品的期限和收益都是固定的,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看清有没有“保险”字样出现。

三、保险理财的特点

①本金随年限叠加,一般保险产品都会约定每年存入多少金额,到期承诺一定的利息。

②产品期限较长,保险产品期限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十年。

③收益一般高于定期利率,而且多以比较复杂的复利计算,普通客户很难准确的计算出实际利率。

④在购买产品之前您可以看看产品说明书,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一般只会有“产品托管人”,且只会是本银行;而保险产品不但会有“产品托管人”,还会有“产品管理人”,这个管理人一般就是保险公司了。签署协议的时候你也可以区分出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只需要签上投资者的姓名就可以了;保险产品不但需要投资人签上自己的姓名,还需要写上一个被保险人的姓名。

遇到此事该怎么解决呢?

首先和银行方协商,表明自己最初的购买意图,如果银行同意退保一切如意;

<strong>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人民银行和保监会投诉,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一旦投诉,成功率很高。

<strong><strong><strong>


财经札记


果然是邮政,居然又是邮政,卖保险,邮政是专业的。若论存款变保险上哪家银行最厉害,邮政堪称一枝独秀。


事件回顾:


66岁老人方女士多年节衣缩食存下了18.5万元,到泰州邮政靖江市邮政敦义营业所办理五年期存款的时候,该银行工作人员完全没介绍产品,就为老人办成了万能险。最为可恨的是,该银行故意拖延二十天才将保单交到老人手中,使得错过了可以无损失退保的15天“犹豫期”。


恰好3月份方女士的儿子从外地回来,问起存款的事情,方才得知办理了保险,拿到的保单上还是黑色公章。联系邮政退保时,邮政方面提出老人必须承担提前退保的初始费用损失,其额度也从开始的1.37万元降到了2600元。


在记者介入下,方女士的18.5万元存款得以追回,但是无奈在邮政方面准备的《关于方云芬购买银保产品的情况说明》上签字,其中多有扭曲事实之处,对邮政工作人员违规失职行为描述为“(理财经理)通过与客户沟通、讲解,规避风险倒是一把好手。


早在2016年的时候,本人曾到本地一家邮政银行办理过存款业务。该行工作人员也是非常热情的推荐这样存,说利息更高,只字不提保险二字。不要说老年人了,年轻人一不小心都要上当受骗。经过再三确认,银行工作人员才承认是保险,最后脸拉到一尺长非常不情愿的给办理了定期存款业务。


银行存款变保险,并不简简单单是违规行为,更有可能涉及诈骗,同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银行兜售保险,不明确说明保险,并且不对保险的弊端加以说明,其做法并不比电信诈骗好多少。多年以来,存款变保险成为消费者深恶痛绝的事情,同时严重降低了银行信用,败坏了银行名声,但是某些银行依然一意孤行,见利忘义。


银行兜售的保险产品,真实收益率比普通三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流动性极差,提前支取会损失大量本金。既然如此,对消费者有何意义?那么,为什么允许银行卖这种坑人的保险,再三要求下依然欺瞒盛行,是不是该对银行敲打一番了!


财智成功


“存款变保单”的事情,在网上经常被报道,可谓是屡禁不绝,就拿本次的泰州靖江老人事件来说:


66岁独居老人,准备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8.5万元存在邮政银行中,但是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成了“万能险”保单,且银行将保险单延迟20余天才交给来人,直接导致老人错过15天的犹豫期,因此无法全额退保。



据老人回忆,银行得知这笔18.5万钱要存5年定期,敦义营业所负责人缪嘉当即叫来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你赶紧过来填个(保)单”。很快,拿到单证的老人傻眼了,当场明确表示不购买保险:“我不要保险,我要存定期。”


工作人员再三强调“这个(保险)利息(比存款)高”。老人随后提出可能需要随时用钱以备不时之需,在得到工作人员现场回应“这个没什么事”的保证后,老人不得已被“说服”了。


根据老人回忆及描述,办理业务的当天,工作人员既没具体讲解该保险产品,更没将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犹豫期等重要事项予以告知。老人这笔18.5万元存款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变成了“中融融尊宝两全保险(万能型)”的保险。


由上面事件可以得知,老人或许是有一点点的贪高息的成分在,但最主要的还是银行方的故意欺瞒导致,虽然经过记者的曝光,还有老人子女的努力,最终老人的18.5万元保费已经全额退款,但是仍有其他人没有得到全额保费退款。


那么,往后如果往后我们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对此,小编有几个建议:


第一、在存款前,一定要看清相关协议再签字,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在碰到不了解的事情,或者看不懂的合同,那么在你听到银行员工不断推销,不断说这样存款可以让你多拿多少高收益,那么你就可以差不多断定是买到保险了。


因为高收益都伴随着高风险,银行利率在网上都可以查到,而且银行也不会给你那么高的存款利率,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拒绝,或者是找靠谱且懂的人咨询,听听他的意见。



第三、如果你已经买了,还有挽救的机会,那就是保险一般都会有一个15天的犹豫期,只要在这个犹豫期内,你都是可以申请全额退保,这个是有相关政策规定的,所以不用担心保险公司不退。


第四、如果你发现存款不对,并向银行请求取消保单,但是银行赖皮不退的话,那你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向银监会进行投诉。相信在银监会的介入之下,银行不会也不敢耍赖吧。


综上,大家在存款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协议,并对高息产品多加谨慎,且发生这种情况的大多是老人,做子女的要给家里的老人多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防止老人被骗。


最后,银行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希望保监会和银监会能够多加监管!!!


金投网


又是邮政,又是存款变保险,这个事情怎么就屡禁不止呢!还专门爱挑选老年人“下手”,真是够“心黑”的咯!

事情简单的经过

2月12日,泰州66岁的方老太,拿着自己省吃俭用的18.5万元,到当地邮储银行网点存5年定期,却被工作人员“忽悠”成保险!在老人明确说明不买保险、钱要随时能支取的情况下,还是替老人办理的保险理财业务,没有介绍产品、没有告知退保责任,只说了“这个利息比定期高”,就直接让老人签字!

更为可气的是,在购买后多次电话催要单据,银行就是不给,直到20天后(超过规定的15天退保“犹豫期”),老人去银行网点才拿到盖有“黑章”的保单。

对的,你没有看错,银行保单上竟然是“黑章”,连红色印章都没有!一个投资者,购买了理财产品,竟然都没用看到合同,而所谓的保单,竟然是黑白打印的!真是“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啊!

而当老人提出退保时,银行说需要扣除相关手续费,从最初的1.37万元降到了2600元!后来在记者介入下,银行才全额退回18.5万元。

如果遇到此事,该怎么办

不仅仅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去邮储银行存款,都遇到过工作人员“忽悠”买保险的事情!而一旦遇到存款办保险的事情,而保单又过了犹豫期,此时该怎么办呢!

  1. 首先与银行“友好协商”,能全额退保最好;如果不能,直接打电话投诉银行,要求提供“双录”凭证。一旦发现在办理保险过程中,存在有任何的瑕疵、程序违规、亦或者银行未尽到告知义务,那么可以要求全额退回本金的!

  2. 另一个办法,稍微复杂点,直接投诉保险公司。因为,根据要求,凡是保险产品,都需要电话回访投保人确认的!而现在假回访、假记录、假电话现象很是普遍,如果能查实到保险公司电话回访过程中有流程错误,投保人也是可以全额退保的!

总之,到银行存款,尤其是邮储银行,要多留个心眼,切勿盲目听信银行工作人员的忽悠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这又是一起存款变保险的案件,同时又是邮政储蓄银行上榜,似乎每一次“存款变保险”的案件都有邮储银行,这家银行也经常出现在类似的案件里面。

存款和保险的区别

存款和保险是不一样的理财产品,当你在银行存钱,这是属于银行存款,而保险则是另外一种理财产品,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

根据了解,这起的存款变保险案件也是银行工作人员向储户推荐保险,才导致了老人误买入了银行保险,想要“取钱”就意味着“退保”,退保是需要缴纳高额的罚金的,也就是大家看到的上万元手续费。

已经发生时,如何解决这个情况呢?

当你在银行存款却被工作人员推销购买了保险产品,那么可以向着这家银行的上级机构以及银保监会等机构进行投诉,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投诉,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要盲目采取不当方法。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呢?

当你在银行存款,本来是想买入银行存款,如果银行工作人员给你推荐某某理财产品,可能还会向你“介绍”这款理财产品非常棒,宣传收益率多么多么高之类,那么一定要小心了,银行工作人员不是为了你考虑,而是为了自己的钱包而考虑,所以一定要谨慎,尽量继续选择银行存款,而不是保险。

银行保险产品一般来说不怎么好,虽然有一些保险产品不错,但是这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银行保险产品都不行,储户尽量不要选择。


财商来啦


存款变“保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新闻爆出过不少居民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定期买成了保险,甚至“保险”两个字只字不提,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群体而言,太容易掉进坑里了。


事件的起因经过是这样的:靖江66岁的方女士前去邮政储蓄银行办理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业务。工作人员看到是老人,连产品都没有给介绍,就办理成了万能险。而且,故意拖完15天犹豫期(犹豫期内可以退保)才把保单交到了方女士手中。


要不是方女士的儿子多了个心眼,问起了此事,或许他们就真要持有保单五年了,到时候会发现本金不好拿,利息也少的可怜


要不是方女士家人联系到了记者,或许就需要为退保支付高昂的费用了。


我们不禁会产生质疑:为什么堂堂国有五大银行之一,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敢于这样去违规操作?甚至把它称作诈骗也完全不为过。这几年存款变保险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为什么银行会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呢?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银行业是相对“垄断”的行业,人家财大气粗、关系硬,不怕你告,也不怕没有客源


即便现在民营银行已经放开了限制,但是受到“一行一店”规则的制约,他们只能有一个实体网点,对于很多习惯于去实体银行存款的居民而言,传统银行还是首选。


除了选择这些银行,别无他选,你不去,自有别人排队去。在选择面较为狭窄的当下,他们当然有恃无恐啦。


曾经多次发生过因为纠纷居民去法院状告银行的事情,几乎没有一次是老百姓胜诉的。资金、人脉、权势,他们统统都具备,我们弱小的群众很难有渠道去讨回公道。


银行业的“霸王条款”难道还少吗?“离柜概不负责”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当面不点清,少了钱银行不负责,但是多拿了,一定得归还。双方的立场、享受到的权利与义务完全是不对等的。




总结

除了去银行存款时多留几个心眼,提防存款被“掉包”,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怎么办?几乎没有办法。


浮云视界


邮政局是不能存钱,我去年去存一万,被忽悠买什么理财,一买3⃣️年,现在不想买了,不知道怎么办


展望未来3483


现在银监会要求银行代理卖保险,必须要有双录:录音和录像。你让银行提供录像,看看不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