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聲音資料,學者是怎麼研究古代語言發音的?

呂修東


謝謝題主的提問。關於這個問題,試著說一下個人的理解。

學者通常通過以下途徑研究古代語言的發音。

一是藉助工具書。古時有記錄音韻的韻書,如《切韻》、《中原音韻》、《廣韻》等。除此之外,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說文解字》。《說文解字》一般直接帶有讀音。而《廣韻》則是按韻編排。

二是根據押韻材料。例如,王力教授編著的《漢語語音史》就是用張衡及其同時代作家的韻文來研究古代漢語的發音。類似的還有《詩經》等。

三是合理推斷。一部分古代語言已經明確或大致明確了其聲母、韻母和聲調,這些古漢語發音可比較輕鬆的得出結論。還有一部分古漢語具有相同的聲母、韻母和聲調,但並未明確它們的聲母、韻母和聲調(或者叫做當時的發音),學者可以通過當時的詩歌、韻文等進行比較合理的推斷。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想我們首先需要清楚:世界上任何語言都是不斷髮展變化的,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漢語也不例外。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從甲骨文開始便有了文字記載,這一點我們有實物為證,一般來說,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故語言的產生應該在甲骨文產生之前,並且漢語作為一種不間斷的語言,有它獨特的體系和傳承。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雖然漢語古今讀音不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文獻資料來研究其讀音。

根據王力先生的研究,我們可以把漢語史分為四個分期,即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時間分別為:

上古期:公元三世紀以前(五胡亂華);(三、四世紀為過渡階段);

中古期: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

近代:公元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鴉片戰爭);(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為過渡階段);

現代: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以後)。

我想所謂"古代語言"應該是指上古期和中古期的漢語發音,因為近現代距離現今很近,發音基本類似。

一、根據韻

研究古代語言發音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據韻,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拚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拚音字母拚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參考王力《詩詞格律》)

瞭解這些有什麼用呢?瞭解用韻的方法之後,我們可以根據詩詞的押韻的特點來推測其讀音。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huā)

如果按照現代的讀音,"斜"字讀(xié),但是這個和後文是不押韻的,所以我們讀起來難免不和諧,因此在唐代,"斜"字不讀"xia\

一往文學


是的,古代沒有錄音設備,古人說話的聲音什麼樣,今人似乎並不知道。但是古人對於漢字的發音,卻有一套辦法記錄下來,供後人參考,以繼承祖宗語言。這種記錄方法就叫“切韻”。切韻實際上和漢語拼音也差不多,就是取一個漢字為聲母,再取另一個漢字的韻為韻母,這樣一拼,也就讀出第三個字的字音了。

隋唐時期有《切韻》一書,就是教授漢字拼音的教材,到宋朝有《廣韻》,《廣韻》是在前人韻書的基礎上重新修訂的韻書,對唐朝以前的一些發音進行了更正和修改,奠定了後來的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那麼,韻書中的切韻到底如何拼音呢?下面就把“杯”、“泥”、“京”三字做為範例解釋一下。

“杯”字的漢語拼音為bei,但在《廣韻》中稱為反切,杯的反切為“布回”,意思是用布來做聲母,用回的韻母做韻母,於是就拼出來“布危杯”,然後,韻書中還要說明杯字聲調屬於上平聲;“泥”字漢語拼音為ni,廣韻中反切為“奴低”。意思是泥的聲母是奴,韻母和低的韻母一樣,於是泥字拼出來就是“奴衣泥”,韻書註明泥字是上平聲;又如“京”字漢語拼音為jing,廣韻中

反切為“舉卿”,意思是聲母為舉,韻母和卿韻一致,拼出來就是“舉英京”,然後註明下平聲。

從以上三個字在廣韻中的發音看,在宋代,“杯”字的聲調並非幾天的第一聲陰平,而是叫上平,和泥一個聲調。也就是說,宋朝以前的語音聲調並非今天普通話的聲調,而是河南話的聲調。因此,“古音雅言”就在中原。


若愚趣談


從材料方面說,古人講話的聲音的確沒有辦法保留到今天。但絕非“沒有聲音資料”,今天的學者研究語音的歷史發展,可以依靠以下材料:

一、古代的文字材料。漢字本身保留了大量的古代語音信息,比如形聲字的諧聲偏旁。

二、古代詩歌的用韻、中古以後出現的各種韻書(包括注音用的反切、直音材料)、韻圖。它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語音資料。中國曆代都有韻書,雖然其層次性比較複雜(往往雜有古音和方音成分),但可以夠描寫出當時語音系統的基本面貌。不過,韻書編寫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讀書人做詩押韻,然而唐末宋初出現的“三十六字母”則完全歸納了的聲母系統,已自覺地進入了語音研究的領域。宋元以後韻圖大行,韻圖把韻書歸納出的韻母和三十六字母結合起來,根據發音特點各分為若干大類,整理成表格(就相當於今天的普通話聲韻調配合一覽表或者“方言調查字表”),漢語語音的系統性就凸顯了。

三、現代方言的比較研究,也可以看出漢語語音演變的種種線索。

四、古代的音譯詞。比如從佛教從古代印度語言或者西域的各種語言音譯過來的詞語,甚至明清以來歐洲語言音譯過來的詞語。

五、鄰國語言中的對音。歷史上,中國對周邊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語言也是如此。比如在日語中,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代和地區不同,音讀又分為吳音(六朝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漢音(隋、唐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北方音)、唐音(宋以後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朝鮮語、越南語當中也保留了相當多的漢語藉詞。

六、漢語和其他漢藏語系語言的比較。

從研究局面或結果方面來看,一般把漢語語音的發展分為 4個時期:

一、上古音時期──先秦至魏晉(約公元前10~公元 5世紀);

二、中古音時期──南北朝至唐宋(5~13世紀);

三、近古音時期──元代和明代(13~17世紀);

四、現代音時期──清代至現代(17~20世紀)。

漢語語音研究簡史:

  • 公元 3世紀,漢末劉熙《釋名》中就曾提到:“古者曰車,聲如居……今曰車,聲近舍。”說明他已經認識到了語音變化的問題,雖然這種認識只限於個別的字音。

  • 對漢語語音系統的歷史變化之系統認識,我國開始比較晚。16世紀,明代陳第從歷史觀點出發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是正確認識語音發展變化的理論先驅。


  • 顧炎武在陳第的影響下,對上古音做出開創性的研究,他把上古韻分為10部,為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礎。

顧炎武

  • 清代考據學盛行,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錢大昕等人都對上古音的研究作出很大貢獻,研究越精,韻部就分得越細。上古音的聲母方面,嘉定錢大昕提出“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的主張。


  • 江有誥集各家之成,編成《音學十書》,分上古音為21部,對清代研究上古音的總結之作。

  • 20世紀初,章炳麟、黃侃又對江氏結論繼續修正,清代研究上古音的方法和成就到此結束。

  • 清代學者研究語音服務於考據,目的是疏通先秦經典,而疏於對上古音以後的語音研究。清末陳澧所著《切韻考(內外篇)》用逐字系聯的方法分析歸納《廣韻》的反切上下字,考訂中古音的聲母和韻母。其方法比較嚴密,結論基本可信,至今為人所引用。

  • “五四”以後,以瑞典學者高本漢為代表的西方學者攜帶先進的語言學理論傳入中國,對漢語語音研究產生很大影響。他比較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漢語語音,對中古音和上古音的實際音值做出構擬,走上音標化(分析音素)、現代化的道路。

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1926)

從研究進程上講,成果是有的,不過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

一、對漢語語音的發展的4個分期的起止時間,目前學術界還有一些爭議,雖然都是微觀層面的。

二、目前,每個分期都長達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每個時期內的變化以及各時期的方言分歧情況也是存在的,不過我們目前瞭解很少。

三、上古很可能還存在 [kl]、[pl]之類的複輔音聲母。但是,對上古音是否有複輔音以及有多少複輔音,目前還有種種不同看法。

四、大多數上古韻母的讀音和現代相去甚遠,和中古也有很大區別。也有一些韻母從上古經中古到現代變化不大,極少數字的讀音兩千多年來並沒有顯著的改變。

五、目前對上古音韻頭的多少、韻部的分合以及陰聲韻是否也有輔音韻尾等問題有種種不同看法,還遠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

六、現存的上古音語音資料不能系統地反映出上古聲調情況,歷來對上古聲調的看法分歧也很大。  

七、一般以隋唐時期盛行的韻書《切韻》的語音系統作為中古音的代表,《廣韻》把當時的語音系統分析歸納為四聲、206 韻,每韻內又分為若干小韻,這個語音系統是否代表當時一時一地之音,目前尚無定論。

八、《切韻》並沒有系統地列出其聲母系統,上古聲母有一部分仍保存在中古音中,但大都經過了較為複雜的分化或合併的過程,並不完全是一對一的關係;而且《切韻》所記錄的韻母系統也相當複雜的。

九、在唐初,已有人批評《切韻》分韻過細。宋末元初時,為了便於作詩,有人就把206韻合併為106韻,最早合併的是平水人劉淵主持刊行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1252),因此世稱 “平水韻”。平水韻主要只是把《廣韻》韻目中同用各韻加以合併,並不能真正代表宋元時期口語的語音。

十、一般以元代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的語音系統作為近古音的代表,但是否能代表當時的元大都(今北京)的方言,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儘管它是現代北方官話的源頭,也代表了漢語語音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而且它甚至已經相當接近於現代北京話。至於《中原音韻》時期入聲是否已經完全消失,目前仍有不同看法。


八磚學士


我過古代對文字的注音,主要由三種方式:直音,讀若和反切。

直音法很好理解,就是用同音的字來代替,一般用一個簡單的字來標註一個複雜的字。例如:瘛,音赤。這種方法我們今天偶爾也會用到。直音的注音方式大致產生於漢朝末年。

第二種方法,讀若。也是出現於漢朝,與直音法有點類似,也是利用同音或近似音的字來進行標註。例如:《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第三種方法,是反切法。這是比較廣泛,且相對來說更準確的注音方法。簡單說,反切法就是用兩到三個字的讀音來拼出一個新字的讀音。這種方式與我們今天的拼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有音有韻,然後拼讀出不認識的字來。

例如:風,房聲切。意思就是“房”字的聲母f,和“聲”字的韻母eng,合在一起拼出來就是“風”的讀音了。

反切法也是在漢朝出現的,至於更早的時期,先秦的文字讀音,就沒有漢以後的那麼規範了。我們一般只能通過文字的韻律來分析,好在我們有相對比較多的文獻存世,所以也大體能夠解讀出大部分的先秦漢字讀音了。


寒蕭99


從現在造字的過程,可以推斷過去漢字的發音來源。如“砼”借“仝”聲,仝是擬聲字。漢字的讀音撇開聲調,就400多個讀音,這400多個讀音多數是自然發聲,如“仝”就是模擬打夯,夯落地發出的“嗵嗵”聲。仝是所有讀(tong)這個音的音源字。其它讀(tong)這個音的字都是由“仝”衍化而來。“同”借“仝”音等。還有少數是兩字或兩字以上相切,也就是借兩字聲母和韻母相切而成,如“烴”是由碳和氫相切而得音。那些研究讀音的“大”家,之所以沒有研究透漢字的讀音,是他們研究偏了。沒有找到漢字讀音來源而以。漢字本身就不是他們這些大文人創造的,而是那些在底層一線的有智慧的勞動人民創造的。造字沒有他們所謂的“音韻學”。

漢字的音調沒有什麼理論,只是硬性規定的“官話”,漢字的音調是受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影響造成的。人口稀疏的地區,說話要加長音二聲和四聲就多。去過東北的知道,農戶勞動種地和居住,農戶和農戶距離較遠,說話要加大聲音,對方才能聽到。自然就會造成提高嗓門。個別地區對某些字發音不同,原因是借音不同而造成的。


嚴師說字


中國古代語音演變史:古人說話怎麼發音?我們現代人能聽懂嗎?來聽聽古人是怎麼說話的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fb803717e6342b9acad9285d54828d5\

學霸小萬


雖然沒有聲音資料,但是有文字資料,比如說《詩經》這些韻文作品,像《詩經》這樣的作品都是押韻的,學者們將這些作品押韻的字統計出來進行研究歸納,再參考一些當時的訓詁註釋,根據中古時的韻書歸納出來的中古音,這幾方面的工作相結合,歸納類推出上古音。大致情況就是這樣,本人也只是學了些皮毛,而且主要學的是語法詞彙,其實對音韻瞭解不多。


正是國人


忽悠,反正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