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声音资料,学者是怎么研究古代语言发音的?

吕修东


谢谢题主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试着说一下个人的理解。

学者通常通过以下途径研究古代语言的发音。

一是借助工具书。古时有记录音韵的韵书,如《切韵》、《中原音韵》、《广韵》等。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一般直接带有读音。而《广韵》则是按韵编排。

二是根据押韵材料。例如,王力教授编著的《汉语语音史》就是用张衡及其同时代作家的韵文来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类似的还有《诗经》等。

三是合理推断。一部分古代语言已经明确或大致明确了其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些古汉语发音可比较轻松的得出结论。还有一部分古汉语具有相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但并未明确它们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或者叫做当时的发音),学者可以通过当时的诗歌、韵文等进行比较合理的推断。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想我们首先需要清楚: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汉语也不例外。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从甲骨文开始便有了文字记载,这一点我们有实物为证,一般来说,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故语言的产生应该在甲骨文产生之前,并且汉语作为一种不间断的语言,有它独特的体系和传承。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虽然汉语古今读音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其读音。

根据王力先生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汉语史分为四个分期,即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时间分别为: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近代: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现代: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我想所谓"古代语言"应该是指上古期和中古期的汉语发音,因为近现代距离现今很近,发音基本类似。

一、根据韵

研究古代语言发音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参考王力《诗词格律》)

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了解用韵的方法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押韵的特点来推测其读音。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如果按照现代的读音,"斜"字读(xié),但是这个和后文是不押韵的,所以我们读起来难免不和谐,因此在唐代,"斜"字不读"xia\

一往文学


是的,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古人说话的声音什么样,今人似乎并不知道。但是古人对于汉字的发音,却有一套办法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以继承祖宗语言。这种记录方法就叫“切韵”。切韵实际上和汉语拼音也差不多,就是取一个汉字为声母,再取另一个汉字的韵为韵母,这样一拼,也就读出第三个字的字音了。

隋唐时期有《切韵》一书,就是教授汉字拼音的教材,到宋朝有《广韵》,《广韵》是在前人韵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韵书,对唐朝以前的一些发音进行了更正和修改,奠定了后来的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那么,韵书中的切韵到底如何拼音呢?下面就把“杯”、“泥”、“京”三字做为范例解释一下。

“杯”字的汉语拼音为bei,但在《广韵》中称为反切,杯的反切为“布回”,意思是用布来做声母,用回的韵母做韵母,于是就拼出来“布危杯”,然后,韵书中还要说明杯字声调属于上平声;“泥”字汉语拼音为ni,广韵中反切为“奴低”。意思是泥的声母是奴,韵母和低的韵母一样,于是泥字拼出来就是“奴衣泥”,韵书注明泥字是上平声;又如“京”字汉语拼音为jing,广韵中

反切为“舉卿”,意思是声母为举,韵母和卿韵一致,拼出来就是“举英京”,然后注明下平声。

从以上三个字在广韵中的发音看,在宋代,“杯”字的声调并非几天的第一声阴平,而是叫上平,和泥一个声调。也就是说,宋朝以前的语音声调并非今天普通话的声调,而是河南话的声调。因此,“古音雅言”就在中原。


若愚趣谈


从材料方面说,古人讲话的声音的确没有办法保留到今天。但绝非“没有声音资料”,今天的学者研究语音的历史发展,可以依靠以下材料:

一、古代的文字材料。汉字本身保留了大量的古代语音信息,比如形声字的谐声偏旁。

二、古代诗歌的用韵、中古以后出现的各种韵书(包括注音用的反切、直音材料)、韵图。它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音资料。中国历代都有韵书,虽然其层次性比较复杂(往往杂有古音和方音成分),但可以够描写出当时语音系统的基本面貌。不过,韵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读书人做诗押韵,然而唐末宋初出现的“三十六字母”则完全归纳了的声母系统,已自觉地进入了语音研究的领域。宋元以后韵图大行,韵图把韵书归纳出的韵母和三十六字母结合起来,根据发音特点各分为若干大类,整理成表格(就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声韵调配合一览表或者“方言调查字表”),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就凸显了。

三、现代方言的比较研究,也可以看出汉语语音演变的种种线索。

四、古代的音译词。比如从佛教从古代印度语言或者西域的各种语言音译过来的词语,甚至明清以来欧洲语言音译过来的词语。

五、邻国语言中的对音。历史上,中国对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言也是如此。比如在日语中,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区不同,音读又分为吴音(六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南方音)、汉音(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唐音(宋以后传入日本的中国南方音)。朝鲜语、越南语当中也保留了相当多的汉语借词。

六、汉语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

从研究局面或结果方面来看,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发展分为 4个时期:

一、上古音时期──先秦至魏晋(约公元前10~公元 5世纪);

二、中古音时期──南北朝至唐宋(5~13世纪);

三、近古音时期──元代和明代(13~17世纪);

四、现代音时期──清代至现代(17~20世纪)。

汉语语音研究简史:

  • 公元 3世纪,汉末刘熙《释名》中就曾提到:“古者曰车,声如居……今曰车,声近舍。”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语音变化的问题,虽然这种认识只限于个别的字音。

  • 对汉语语音系统的历史变化之系统认识,我国开始比较晚。16世纪,明代陈第从历史观点出发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是正确认识语音发展变化的理论先驱。


  • 顾炎武在陈第的影响下,对上古音做出开创性的研究,他把上古韵分为10部,为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顾炎武

  • 清代考据学盛行,戴震、段玉裁、王念孙、钱大昕等人都对上古音的研究作出很大贡献,研究越精,韵部就分得越细。上古音的声母方面,嘉定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主张。


  • 江有诰集各家之成,编成《音学十书》,分上古音为21部,对清代研究上古音的总结之作。

  • 20世纪初,章炳麟、黄侃又对江氏结论继续修正,清代研究上古音的方法和成就到此结束。

  • 清代学者研究语音服务于考据,目的是疏通先秦经典,而疏于对上古音以后的语音研究。清末陈澧所著《切韵考(内外篇)》用逐字系联的方法分析归纳《广韵》的反切上下字,考订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其方法比较严密,结论基本可信,至今为人所引用。

  • “五四”以后,以瑞典学者高本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携带先进的语言学理论传入中国,对汉语语音研究产生很大影响。他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语音,对中古音和上古音的实际音值做出构拟,走上音标化(分析音素)、现代化的道路。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1926)

从研究进程上讲,成果是有的,不过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

一、对汉语语音的发展的4个分期的起止时间,目前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虽然都是微观层面的。

二、目前,每个分期都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每个时期内的变化以及各时期的方言分歧情况也是存在的,不过我们目前了解很少。

三、上古很可能还存在 [kl]、[pl]之类的复辅音声母。但是,对上古音是否有复辅音以及有多少复辅音,目前还有种种不同看法。

四、大多数上古韵母的读音和现代相去甚远,和中古也有很大区别。也有一些韵母从上古经中古到现代变化不大,极少数字的读音两千多年来并没有显著的改变。

五、目前对上古音韵头的多少、韵部的分合以及阴声韵是否也有辅音韵尾等问题有种种不同看法,还远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六、现存的上古音语音资料不能系统地反映出上古声调情况,历来对上古声调的看法分歧也很大。  

七、一般以隋唐时期盛行的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作为中古音的代表,《广韵》把当时的语音系统分析归纳为四声、206 韵,每韵内又分为若干小韵,这个语音系统是否代表当时一时一地之音,目前尚无定论。

八、《切韵》并没有系统地列出其声母系统,上古声母有一部分仍保存在中古音中,但大都经过了较为复杂的分化或合并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且《切韵》所记录的韵母系统也相当复杂的。

九、在唐初,已有人批评《切韵》分韵过细。宋末元初时,为了便于作诗,有人就把206韵合并为106韵,最早合并的是平水人刘渊主持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252),因此世称 “平水韵”。平水韵主要只是把《广韵》韵目中同用各韵加以合并,并不能真正代表宋元时期口语的语音。

十、一般以元代周德清所编《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作为近古音的代表,但是否能代表当时的元大都(今北京)的方言,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尽管它是现代北方官话的源头,也代表了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它甚至已经相当接近于现代北京话。至于《中原音韵》时期入声是否已经完全消失,目前仍有不同看法。


八砖学士


我过古代对文字的注音,主要由三种方式:直音,读若和反切。

直音法很好理解,就是用同音的字来代替,一般用一个简单的字来标注一个复杂的字。例如:瘛,音赤。这种方法我们今天偶尔也会用到。直音的注音方式大致产生于汉朝末年。

第二种方法,读若。也是出现于汉朝,与直音法有点类似,也是利用同音或近似音的字来进行标注。例如:《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

第三种方法,是反切法。这是比较广泛,且相对来说更准确的注音方法。简单说,反切法就是用两到三个字的读音来拼出一个新字的读音。这种方式与我们今天的拼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有音有韵,然后拼读出不认识的字来。

例如:风,房声切。意思就是“房”字的声母f,和“声”字的韵母eng,合在一起拼出来就是“风”的读音了。

反切法也是在汉朝出现的,至于更早的时期,先秦的文字读音,就没有汉以后的那么规范了。我们一般只能通过文字的韵律来分析,好在我们有相对比较多的文献存世,所以也大体能够解读出大部分的先秦汉字读音了。


寒萧99


从现在造字的过程,可以推断过去汉字的发音来源。如“砼”借“仝”声,仝是拟声字。汉字的读音撇开声调,就400多个读音,这400多个读音多数是自然发声,如“仝”就是模拟打夯,夯落地发出的“嗵嗵”声。仝是所有读(tong)这个音的音源字。其它读(tong)这个音的字都是由“仝”衍化而来。“同”借“仝”音等。还有少数是两字或两字以上相切,也就是借两字声母和韵母相切而成,如“烃”是由碳和氢相切而得音。那些研究读音的“大”家,之所以没有研究透汉字的读音,是他们研究偏了。没有找到汉字读音来源而以。汉字本身就不是他们这些大文人创造的,而是那些在底层一线的有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造字没有他们所谓的“音韵学”。

汉字的音调没有什么理论,只是硬性规定的“官话”,汉字的音调是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造成的。人口稀疏的地区,说话要加长音二声和四声就多。去过东北的知道,农户劳动种地和居住,农户和农户距离较远,说话要加大声音,对方才能听到。自然就会造成提高嗓门。个别地区对某些字发音不同,原因是借音不同而造成的。


严师说字


中国古代语音演变史:古人说话怎么发音?我们现代人能听懂吗?来听听古人是怎么说话的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fb803717e6342b9acad9285d54828d5\

学霸小万


虽然没有声音资料,但是有文字资料,比如说《诗经》这些韵文作品,像《诗经》这样的作品都是押韵的,学者们将这些作品押韵的字统计出来进行研究归纳,再参考一些当时的训诂注释,根据中古时的韵书归纳出来的中古音,这几方面的工作相结合,归纳类推出上古音。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本人也只是学了些皮毛,而且主要学的是语法词汇,其实对音韵了解不多。


正是国人


忽悠,反正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