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化、思想孰重孰輕?

古今概談與通識


這個問題應該是當下哲學界爭議的問題,目前世界三大哲學主流解釋學、分析學、後現代的指向所共有的肯定只有一點,就是給予語言問題以核心位置。這個世紀的哲學主要是對語言的思考,對語言的能力、規則,以及就思想而言,它所能授予的權利的思考。

具體的是解釋學:總是包括對話語行為的闡釋;分析學:包括說話和控制的規則之間的對抗;後現代:推崇沒有同質性的句子、片斷、語言形式的多元性。

於是,語言就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歷史超驗物。否定古典哲學,不再尋求真理,也就是探討形而上學的終結。同時,語言成了思想的重要場所,因為那正是維繫意義問題的地方,所以,哲學上意義問題代替了古典的真理問題。

再來說文化: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一切族群社會現象與族群內在精神的已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的理解,文化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知識的體現,學好文化能讓我們走出愚昧,增長見識,實現理想。


叢林一棵樹


語言、文化都是思想的載體。沒有語言難以表達思想,沒有思想難以形成文化。

然而,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行為需要交流、訴求需要交流,情感需要交流,交流可以有深層思想表達,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動作、一個願望的表達根本沒有什麼思想內容。但是沒有語言的人就不會表達,哪怕是啞語。遠處視覺表達語言有旗語、有燈光語言;視覺達不到的有電報語言、無線電波語言。語言由於人們生活的地域不同,可以形成、漢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同一個國家內也可以有地方方言、少數民族語言。語言無一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而出現。

文化是對生活狀態的態度,或讚許、或反對、或歌頌、或抵制、或總結、或審視;或對現代、或對歷史。無一不是對一種事物的感覺和態度。或對音樂、或對雕塑、或對旅遊、或對飲食、或對插花茶道,無一不是一種態度。

思想由生活而產生、或由歷史回顧而感想、或由現狀而展望,由此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思想。

語言、文化、思想的關係就是這樣。


淡淡一掬水


人活著的時候總是不信因果報應,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價值觀f看待世間一切事物,凡怎樣做才對自己有利就是正確的,但是等到人死後,神靈會讓你的靈魂重溫生前的一切善.惡行為,到那個時候你就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控制自己少做點傷害別人的言行,其實不去做那些虧心事過份話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其實很多惡事完全可以不做:例如複合強者,幫助強者講話欺凌弱者以及幫助強者搞婚外戀出壞主意隱瞞家裡人,以及恥笑抹黑向善信佛人,最終死後進入地獄或鬼道懲罰,那時候才明白原來因果報應真的不饒人,那時候才後悔為什麼活著的時候不講點良心,不多做一點善事,那時候你會認為如果自己要做善事其實還是有這個能力有很多機會的,那時候你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幫助被欺凌.恥笑的弱者講幾句公道話呢?因為當初想巴結討好對自己有利的強人,看不順眼弱者,可是後悔和感嘆都於事無補了,最後只能由上天神靈根據你紅塵處事的善惡情況來決定你來生的福報與惡報。當然生前有一口氣活著的時候你可能還在雄赳赳高傲無比,認為這些都是愚蠢之人的幼稚想法和觀點。自己好好把握,切莫到來生受苦又埋怨上天神靈不公平,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作惡卻如此受苦,卻不知道自己前世造孽~~南無天元太寶阿彌陀佛!


深信因果報應


語言是文化思想的載體,是文化形成思想產生的基礎。

人類發展史上,各民族產生的語言類型數不勝數,但是能形成系統文化的是極少數。多數停留在矇昧低級狀態,文化水平也停留在生存生活的基本狀態。產生的思想也是低級的自然共生,弱肉強食。有著簡單的群居部落文化。

從語言上升到文化,從文化上升到思想,是一個相互促進不斷激勵的進化體系。

四大文明當然也是從有獨立的文字產生開始,人類社會的四大文明都形成了很高水平的文化,各自獨立的建築文化、宗教文化、社會政治文化、科學文化,璀璨奪目,有很高的成就。當然也各有文獻古蹟傳世,包含著各民族群落的優秀文明思想。

四大文明的文化思想之所以偉大,是人類具有了製造工具,改造自然的強大能力,創造發明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自主能力,抵禦自然災害,有目的馴化動植物品種為我所用。

高超的建築文化,日漸成熟的飲食文化,音律的發現樂器的發明等等。使人類從洞穴石器時代走到了大江大河的太陽之下,從茹毛飲血走到了廟堂宴筵,從水流鳥鳴電閃雷鳴走入了歌舞管絃的音樂殿堂文化。

語言的產生無疑是重要的,然而沒有堅實的系統科學發展思想,就不能產生高度文明的文化體系。

古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都是典型代表。有著眾多文明古蹟,文化典籍流傳,千百年來熠熠生輝。

也是今天的現代文明科學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由此,語言、文化、思想不能以孰輕孰重衡量,本身就是文明產生的三大要素。

從語言到樸素的思想到文化體系形成,然後再產生更高一級的思想系統。是一個循環促進,不斷向上的過程。

產生有先後順序,卻無一不必需無一不重要。









蜃海樓


語言是文明的載體之一。(注意是之一。音樂、繪畫、建築等都可以是文明的載體。)

而文化是文明的具體表現形態。

具體來說,就是有那麼一群人生活在一個地方,他們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感等等各種因素。

而文明則是人群文化演進到一定程度後的狀態概括,是文化的高級狀態、特點凸顯。

文學理論中,“語言”可以包括很多東西,比如文本的架構,包括劇情、人物、場景等等;比如寫作技巧,包括修辭、描寫等等;還有一些獨特的東西,比如方言俚語。

而思想,則是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讀者的閱讀理解。

我始終認為,語言和思想是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也是如同天平的兩端,沒有高低、貴賤、重輕之分。

但是在不同的領域,或者在不同的視角下,兩者是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

所以說,你這個問題只有規定範疇和領域,才能區分語言,文化,思想的地位。

要不然這個問題就不成立,也就是一個“偽命題”。





咕嚕顧十三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語言、文化、思想,我們都知道是什麼,無需解釋。看後面提問的字眼是“孰重孰輕”,就是哪一個更重要一點,更應該看重哪一個,而不是這三者之間在一個人的成熟發展上有什麼相互關係,或者是先發展哪一個會對另一個產生什麼影響。

那麼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面對的人應該是現代社會、正常的自然人,要說語言、文化、思想哪一個更重一些,這要根據不同的年齡來決定更側重哪一個,是語言重要,文化重要,還是思想重要。

需要把人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來說明這個問題: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

01

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應該以學習為主,文化最重要。

年輕人的這個年齡段就按12歲到30歲吧(不是專業劃分)。這個時期正是學習的大好年齡。12歲的少年在兒童期與成人期之間徘徊,對家庭對社會剛剛有了初步的認識,是充實文化、提升智力、培養探索精神的關鍵期,所以從這個年齡開始是不斷學習,大量讀書,在通往成人的道路上能夠遇見或者擁有人生的轉折點。

到了18歲成人禮的時候,就標誌著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了,應該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特長,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並且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與渴望不斷的努力,學習自己興趣領域的文化,為進入高等院校做好準備,或者說為進一步修正自己而努力充實各種文化知識。

一直到而立之年,因為我們的努力,文化知識的豐盈,為我們的思想奠定了基礎並漸漸地成熟起來,或許到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有所建樹,或者大學畢業工作穩定,或者技能高超業內聞名,或者自主創業富甲一方,這些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吸收了大量的文化知識,開發了智慧,改變了頭腦,給你膽量和勇氣,從而改變了命運。

02

睿智成熟的中年人運籌帷幄之時,思想最重要。

30歲的年齡,事業已經穩定,生活中有了伴侶,享受著三口之家的溫馨。父母尚未老去,無需過多的照顧,這個時候,正是將事業或者職業再上升一個層面的時候,這需要我們的思想馳騁,深度分析當前的狀況,如何激勵興致、開發潛能,如何匯聚團隊的力量,達到理想的目標。

除此之外,我們的還要有一顆正義的、悲憫的心,擺正自己的心態和境界。在發展自己的事業前程的時候,不要有損於他人的利益和身心。並且有了合理的規劃之後,就要行動起來,用偉大的思想去支配行動。因為永遠幻想而不行動的人,永遠體會不到收穫果實的喜悅。

當我們收穫了財富、名譽,獲得尊重的時候,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一起摸爬滾打的同事、一起同甘共苦的伴侶,不能辜負和拋棄。豪華的誘惑,是對思想意志的一個檢驗。有了有一句話說,建立在別人痛苦上的幸福是可恥的。所以純碎的思想很重要,關乎人生幾十年的境遇。

03

穩重慈祥的老年人應該和藹可親,語言最重要。

當邁進花甲子之齡,該稱之為老年人了。膝下兒孫滿堂,兒女不再需要操心,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當兒女回家,老人的臉上是笑開花的,問一些關心的話語,說一些未來的打算,看似平常的話語卻含著意味深長的道理。想起那首《常回家看看》最能表達老人心中的喜悅。

老人平時的任務可以說是照顧孫兒,接送上學,詢問作業,講好聽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併為孩子解疑答惑,解除孩子心中各種隱形的壓力,用寬容開朗的心情面對周圍的人,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做每一件事。老人不只是帶孩子,而是通過語言的表達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當孫兒不再需要照顧的時候,該是放慢腳步,攜手看夕陽的時候了。語言變得溫順、樸素、和藹,每天喝茶聊天,寫字畫畫,然後懷著無比憐惜的心情彼此對視臉上的皺紋,深深淺淺的溝壑之中埋藏著動人的故事。在有生之年,總想多說一些話,道盡衷腸,以慰今生。

04

語言、文化、思想貫穿我們的一生,都重要。

語言、文化、思想貫穿我們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側重點有所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來選擇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當然,三者並不是在相應的年齡段獨立成熟起來的,不能取其一而舍其二。三者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文化提高了,思想成熟了,語言也會豐盈圓潤起來。人生就是一場苦旅,且行且修煉。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都幫到你。我是曉霏,喜歡詩文,熱愛生活,願和你一起交流進步!


葉曉霏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最基本符號工具;文化、代表一個人所學到知識的深淺(其中包括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總結完善吸收的知識);思想,就是知識的吸收、完善,再吸收完善過程形成的具有獨立個性的思維、通過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的觀點和認知。因此,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和“孟母三遷”的故事傳下來。

跟著老鼠會打洞,跟著鐵匠會打鐵。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周圍的環境和身邊人對一生影響很大,人的思想往往能夠被潛移默化洗腦。

文化靠大腦吸收形成思想觀點,然後再通過語言或文字表述出來。

語言是先天性的,文化是人一生慢慢學習積累形成的。一個人沒有文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流氓才是我們需要防患的,因為某些西方大國喜歡那些有文化的流氓,他們可以為他們辦到他們想辦而辦不到的事情!


洛山洛水樂李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文化的承載體,是思想的外殼。思想是內核,是根本。語言和文化,思想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語言表達得好,思想就會更加豐富,更加具有深度,反過來,深邃的思想可以促進語言的發展和豐富。比如,日語從漢文化裡面吸收了語言的表達和漢文化精髓,但是日本民族重點吸收了禪文化,儒家思想並沒有給日本民族很大的影響,在茶道和插花以及庭院的表現手法上,更加抽象,細膩,空靈深遠,更加強調感性,因此日語的詞彙也在漢語漢字的基礎上派生出很多適合表現本民族思想的詞彙,如物哀,就是很好的例子。


carbon獵手


文化——以文化育。

  1. 廣義文化是社會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稱。

  2. 物質文化比如實體形式存在的事物,比如中國長城、兵馬俑、故宮,這些實體財富是古人創造留存下來的。
  3. 精神文化,比如中華傳統經典所記載的古代聖賢的思想、智慧。
  4. 狹義的文化指藝術、美學等內容。

現實生活中評價他人“這人真有文化“,是表達這個人綜合文化修養比較高。


思想——思考想像。

  1. 是文化在人類個體身心的內化的過程。人類個體通過後天的綜合學習前人所留存下來的文化,加以吸收、取捨、發揚,形成獨有的個人觀念與認知。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各家都有自己的典型代表思想和代表人物。

  2. 比如儒家代表孔子、孟子,核心思想如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等思想觀點。主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3. 道家代表老子、莊子,核心思想如:清淨無為、等思想。主要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4. 佛家代表釋迦牟尼佛,核心思想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見性成佛、自性清淨圓明體等思想。主要解決人與宇宙萬物的關係。

其他的思想不再一一列舉。


語言——內心表達。

  1. 人體通過聲帶、口腔等發聲系統共同作用,把內心思想以說的形式表達出來。叫作語言。

  2. 不同的人,因為文化修不同,因為思想內容各有差異,所以語言表達的形式、內容、傳遞的信息、要達到的效果都有差異。各個地區、、民族、國家都有各自的語言。比如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各個地區也有各自的方言。

  3. 文化、思想、語言,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特有產物,這三才本身不存高低之分,各有各自的作用,不能說孰輕孰重。


區別在於人與人之間文化修養高低、思想內容不同、語言表達各異。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書香居


答覆此題無需博古通今,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頭腦,也不需要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舌頭,更不需要洋洋灑灑,高談闊論幾千字來論述你的觀點。只需要粗淺的懂得語言,文化,思想,三者先後程序的排列。在答覆此題前再一次的解釋什麼是語言,文化,思想。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思想: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言歸正傳。在太古時代,人類是沒有語言的,人類只會發出幾個簡單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象狗那樣開心時會汪汪汪汪的叫幾聲,悲傷時會發出陣陣哀嚎。人也一樣!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人類從單一的發音漸漸變得豐富起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各自的情感和對事物的看法。通過語言互相交流。又不知過了幾萬年人類活動漸漸的豐富起來才產生了文化知思想,那是後話。從上面這簡單的程序排列不難看出誰是主誰是賓,己無需再浪費筆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