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上一节说到,晁盖中了两个和尚的奸计,在偷袭曾头市的路上,遭遇两股来历不明的伏军攻击。其中一支不敢出声,也不敢点火把的队伍一通乱箭射杀晁盖的兵马,晁盖也不幸面颊中箭。这支可疑的队伍是不是曾头市的兵马,又是谁射了晁盖一箭,这支箭到底有没有毒?

绿野老道上一篇《隐水浒》的标题其实早就回答了这几个疑问,这支放乱箭的兵马并不一定就是曾头市的队伍,那支射中晁盖的箭也不是毒箭。为什么呢?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害卢俊义上梁山干嘛

很多读者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宋江攻打曾头市是给晁盖报仇,前往捉拿曾头市教师爷,也就是射死晁天王的史文恭。不过,施耐庵可不是这样写的。宋江攻打曾头市的真正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名正言顺的当上寨主,二是抢夺照夜玉狮子宝马。至于捉拿史文恭,也不是给晁盖报仇,而是有更大的图谋。且看施耐庵是怎么写的。

晁盖死后,宋江在梁山上“权居主位”,也就是当了临时寨主。

梁山泊水浒寨内,大小头领,自从宋公明为寨主,尽皆欢喜,拱听约束。

谁说梁山好汉反对宋江,反对招安了?此时,梁山所有人都把宋江当做了正式寨主,但宋江却依然要把戏做足了。刚坐定头把交椅,便要起兵攻打曾头市,吴用劝说道,百日之后再兴兵不迟。宋江果然听从劝谏,整日里只为晁盖做功果。

一日,请到一僧,法名大圆,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龙华寺僧人,只为游方来到济宁,经过梁山泊,就请在寨内做道场。因吃斋之次,闲话间,宋江问起北京风土人物,那大圆和尚说道:“头领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宋江、吴用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大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

请卢俊义是为了给晁盖报仇吗?不是。因为后来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读者才想当然的把这两件事情联想起来的。其实,宋江、吴用请卢俊义并非是为了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卢俊义害到了梁山。卢俊义上山了,宋江却并没有提起打曾头市,根本就没有想到卢员外或许有实力与史文恭一战。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从大名府收兵,宋江假装让了一回寨主。此时,宋江假定的仇人还没有归案呀,为什么让给卢俊义坐头把交椅?宋江这是要抹平了晁盖之死留下的大坑!但宋江绝对不会真让,此时的梁山已在宋江的掌控之下,即便是真让,兄弟们也不答应,宋江彻底有这个自信。

所以,宋江犒赏三军,派关胜、林冲出兵凌州,自己则安坐山寨,稳定人心。直到段景住再次在金沙滩拦下凯旋的关胜、林冲,报告前往北地买马又被曾头市人抢了的消息,宋江这才起兵攻打曾头市。这与请卢俊义上山有关系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宋江说过: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把卢俊义弄上山,是为了抵挡官兵缉捕,并非为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做准备。

宋江为什么要亲自攻打曾头市?

段景住这一回报信遇见的是关胜、林冲,但是带兵的总司令是关胜,林冲是在关胜下山后宋江派去的接应。然而,关胜没发话,林冲却做了主张,把段景住带回大寨,给宋江做详细汇报。

宋江听说关胜打下凌州,又得了单廷圭、魏定国、焦挺、鲍旭四人入伙,满心欢喜。然而,听段景住报告马匹又被曾头市抢了,

宋江听了,大怒道:“前者夺我马匹,至今不曾报仇。晁天王的又反遭他射死。今天如此无礼,若不去剿这厮,惹人耻笑不小!”

前番,段景住不仅报告马匹被抢,还挑唆说曾头市对宋江有污言秽语,宋江却是“暗喜”,然后,暗派戴宗打探照夜玉狮子的下落。这次,不过抢了马匹而已,宋江却“大怒”。两番对比,宋江当初的“暗喜”绝对不是因为长得像金毛的段景住“一表非俗”,而是暗暗庆幸机会终于来了。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那么,这一回的大怒,然后亲自下山打曾头市是为了给晁天王报仇吗?宋江讲得明白,是不能忍受曾头市反复无礼,梁山泊被人耻笑。当然,宋江也提到前番射死了晁天王,但没讲要给晁盖报仇。宋江要报的仇,是“前者夺我马匹”。

宋江惦记的还有那匹照夜玉狮子。书中有好几段与照夜玉狮子的有关描写,其中,宋江头一次亲眼见到这匹马的这一段,最能反映宋江攻打曾头市的真实想法。

史文恭无奈,只得披挂上马。那匹马便是先前夺的段景住的千里龙驹夜玉狮子马。宋江引诸将摆开阵势迎敌,对阵史文恭出马。宋江看见好马,心头火起,便令前军迎敌。

宋江曾经向段景住详细了解这批战马的情况,又嘱托戴宗打探此马的下落,对照夜玉狮子十分的上心。这次,终于见到真马了,而这匹马竟然被史文恭骑着,好比自己心爱的人跟隔壁老王睡一张床一样,不由得宋江不“心头火起”。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宋江势大,曾头市连折几阵,曾涂、曾索先后阵亡。曾长者央求史文恭修下书信,遣人到宋江大营求和。

宋江接到书信,起先也是大怒,吼道:“杀吾兄长,焉肯干休!只待洗荡村坊是吾本愿!”然而,吴用劝下了宋江,也给曾长者修了一封回书:

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示曾头市主曾弄:自古无信之国终必亡,无礼之人终必死,无义之财终必夺,无勇之将终必败。理之自然,无足奇者。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雠,各守边界。总缘尔行一时之恶,遂惹今日之冤。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忠诚既笃,礼数休轻。如或更变,别有定夺。

宋江表示愿意讲和,条件其实也不苛刻,就是将二次所夺之马奉还,还要交出抢劫犯郁保四,并给付出兵的赔偿。曾长者也答应了这些条件,双方达成了讲和意向,各派人质,作为讲和的信誉保证。曾头市派的老五曾升,梁山这边却派去了时迁、李逵、樊瑞、项充、李衮。临行之前,吴用又生枝节,叫过时迁,附耳:“如此如此。”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吴用是绝对不想讲和的,时迁等五人到了曾头市,史文恭一眼就看穿了吴用的诡计。史文恭见了李逵他们,开口就说:“吴用差这五个人来,未必无谋。”这句话激怒李逵,扯住史文恭便打。曾长者则是诚心讲和,劝住了李逵,置酒款待梁山五人。请时迁等人去法华寺寨中安歇,还拨了五百军人保证梁山好汉的安全。那么,宋江愿不愿意讲和呢?

宋江心中只有照夜玉狮子

宋江心中也是不愿意与曾头市讲和,这倒不是因为晁盖大仇未报,而是要夺回照夜玉狮子。吴用也是担心,如果曾头市送回了照夜玉狮子,宋江是不是会罢兵。于是,暗中交代时迁见机行事,破坏和议。

按照双方协定,曾头市派险道神郁保四将原夺二次马匹并金帛一车送到宋江大寨。

宋江清点了送还的马匹,却发现照夜玉狮子并没有送回。于是,催促曾升写信向曾长者索要这匹宝马。收到曾升的书信,曾长者顾及曾升的安危,担心不满足宋江的要求,自己最小的儿子小命难保。便劝说史文恭归还照夜玉狮子。但史文恭死活不肯,还劝说曾长者:

打破他寨,好歹救了(曾升)。今晚传令与各寨,尽数都起,先劫宋江大寨;如断去蛇首,众贼无用,回来却杀李逵等五人未迟。

史文恭早就计划要乘这次讲和的机会,偷袭梁山大营,一举击溃宋江大军。而且,青州、凌州两路官兵前来救援,对梁山人马实施两路夹攻。岂料吴用这边早与宋江商议妥当,收买郁保四暗中联络居住在法华寺的时迁、李逵等五人。

双方斗智斗勇,结果,还是吴用棋高一着,全歼曾头市武装,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宋江夜打曾头市大获全胜,得到了所有想要的结果。但是,从宋江起兵的用意到战斗全部结束,宋江自始至终是围绕照夜玉狮子来打仗的。难道这匹战马对宋江如此重要吗?

攻打曾头市对梁山意义重大

曾升写信讲明宋江“定死要这匹马”,史文恭也开出了条件,说宋江若要这匹马,必须得先退军。宋江此时也有点心动,正与吴用商量间,忽报青州、凌州兵马到来。这个变化打乱了史文恭的计划,曾家五虎的灭门之祸便无可避免了。

假如没有青州、凌州这两路兵马到来呢?老道认为,宋江仍然要灭掉曾头市。因为,如果不灭掉这个横亘在梁山马匹采购必经之路上的障碍,梁山泊必定难以为继,无法壮大队伍而达成招安愿望。

照夜玉狮子不过是一种象征性暗示,以这匹独特的马来指代所有的马。自宋江上梁山后,队伍日趋扩大,到夜打曾头市的时候,俨然一支正规军队。正规部队作战,岂能没有良好的战马?同时,梁山泊的后勤保障需求也是日益增长,除了打劫大户和攻陷州府夺些钱粮而外,物资交易也是必须要有的。而与曾头市的两次交战中,其实也暗藏宋金之间的贸易与合作的秘密。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前一篇《隐水浒:曾头市并未暗箭伤人 晁天王也非箭伤殒命》中讲到,曾头市是金国人把持的一个重要贸易集散地,宋金之间的贸易,乃至诸多联络都有可能在这里进行。梁山的马匹是在北地金国采购的,必定与金国有贸易往来。除了马匹采购而外,与金国做生意以维持梁山庞大的开支,大概也是梁山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曾头市却在官府的支持下,试图断梁山的生命补给线,晁盖、宋江岂能容忍。打下曾头市对于梁山而言,意义非常重大,有了战马以及战略物资保障,才能壮大梁山,引起朝廷重视而达到招安的目的。因而,宋江打曾头市,最终的目的还是招安。

所以,在与曾头市的和谈过程中,除了曾长者而外,双方毫无诚意。史文恭用的是缓兵之计,而宋江则以战马为籍口,誓要拿下曾头市。

梁山这么坚定的要拔掉曾头市这颗钉子,似乎还有另外一重寓意。当时,宋金秘密磋商的“海上之盟”即将达成,这项最终导致北宋速亡的错误国策,招致朝廷一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曾头市之役,就是这段秘史的文学反映。否则,施耐庵为何要把曾头市写成金国人的势力?

捉拿史文恭是梁山动员令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宋江打下曾头市,吴用巧计安排卢俊义伏击,从而活捉了曾头市教师爷史文恭。于是,宋江借题发挥,在忠义堂将史文恭剖腹挖心祭奠晁盖,宋江篡改了的晁天王遗嘱也得以实现。那么,宋江是否履行当初的约定呢?当然没有,宋江还是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是宋江自觉履行约定而众头领不情愿,卢俊义不敢接位吗?且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

按照宋江当初宣称的假遗嘱,就没有什么商议的余地,应当直接请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宋江明知梁山兄弟不会答应卢俊义当寨主,卢俊义也自知资历不够,势力不够,绝对不可能去坐寨主之位。因而,宋江便要“商议”了。果然,吴用唆使大伙坚决反对宋江让位。这一处大戏演到这里,宋江谋杀晁盖的阴谋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晁盖没让宋江捉拿史文恭报仇,继任寨主所开出的条件就是清理梁山内部,要捉的人恰恰就是梁山内部的人。宋江当然不能去捉梁山兄弟了,于是,必须找个背锅侠。史文恭投靠外藩,断梁山泊的血脉,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书中讲到,从史文恭被擒,到被剖腹挖心祭奠晁盖,这个过程经历了将近七八天时间。但是,史文恭一言不发,既没有求饶,也没有辩解。执行死刑那天,宋江也没有在晁天王的灵前控诉史文恭的罪行,告慰晁天王的在天之灵。虽然宋江也请萧让写了祭文,但却被施耐庵一笔带过,到底祭文写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央视版《水浒传》说,史文恭被擒后愿为梁山效劳。宋江却说:你以为我水泊梁山岂是藏污纳垢之处。拒绝了史文恭的求饶。这样改编,圆了原著中许多讲不通的地方。史文恭一言不发就被处死,谋杀晁盖的罪名就不能坐实。施耐庵原本就没有坐实史文恭射杀晁盖。

在夜打曾头市全过程中,宋江当着梁山兄弟的面屡次提到要为晁天王报仇,并将仇家直指史文恭。而在与曾头市打交道,以及与史文恭面对面对阵之时,宋江却只字未提为晁盖报仇之事。不仅宋江没提,施耐庵也不着一字。假如晁盖就是曾头市以及史文恭射杀的,至少在与史文恭对阵时,施耐庵会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文字。但是,施耐庵写这一细节时,只说宋江见了照夜玉狮子而“心头火起”。

而当史文恭伏诛,宋江也没有按照篡改了的遗嘱直接请卢俊义寨主,也是表明捉史文恭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给晁盖报仇。

宋江这样做,还是要坚决打下曾头市。有晁盖第一次惨败,势必会影响军心士气,这一仗不容有失,倘若失败,梁山的日子不会好过,宋江的寨主之位也难保。所以,必须提升士气而假定目标。曾头市跟梁山作对,并无深仇大恨,而假定晁盖的仇人就是史文恭,梁山都是些讲义气的兄弟,师出有名,这样的战前动员非常有效。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史文恭并没有射杀晁盖

史文恭在两次与梁山作战中,都是幕后策划,制定战略方案。唯独一次与梁山对阵,则是因为曾升屡番叫嚷要为长兄曾涂报仇。史文恭无奈,只得披挂上马。

宋江引诸将摆开阵势迎敌,对阵史文恭出马。宋江看见好马,心头火起,便令前军迎敌。秦明得令,飞奔坐下马来迎。二骑相交,军器并举。约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马来。吕方、郭盛、马麟、邓飞四将齐出死命来救。虽然救得秦明,军兵折了一阵;收回败军,离寨十里驻扎。

史文恭有勇有谋,二十回合击败梁山五虎大将秦明,并凭借照夜玉狮子刺伤对手。秦明可不是孬种,战呼延灼五十回合不分输赢,斗索超二十回合打成平手,这是一员武力与林冲、杨志等人可以持平的勇猛战将。史文恭二十回合将其战败,真可谓神将。而且,施耐庵形容他“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退股早着。”这种笔调,分明是赞扬的口气啊。

隐水浒:攻打曾头市意义重大 为招安大计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如果施耐庵要黑史文恭,即便是能打赢秦明,也会写他使诈,用阴招杀伤了梁山五虎大将。但是,史文恭真真切切是凭武力取胜的。史文恭自视甚高,一直谋划如何活捉梁山头领,不仅准备了陷车,还在曾头市附近挖陷坑,随时准备捉将。若不是曾家报仇愿望非常强烈,史文恭固守曾头市,恐怕梁山也不易攻破。

即便是曾头市用计诓骗晁盖入圈套,施耐庵为了渲染战况,当火把亮起时,当先一将挺抢跃马高叫:大将史文恭在此,梁山贼寇还不下马受缚。可施耐庵没有这样写,而是让放箭的那支队伍保持高度静默,晁盖黑暗中中了一箭。是不是史文恭所射,读者可以各持看法。但是,施耐庵却在书中不断的暗示,这一箭并非史文恭所射。而且,箭头上并没有喂毒。

史文恭被捉上梁山,准备开祭之时,又是林冲出头请宋江传令,教萧让写祭文。林冲几番迫不及待的出头,显然有参与谋害晁盖的重大嫌疑。但是,直接致晁盖于死地的并非只有林冲一人。那么,另一人又会是谁呢?

关于晁盖之死,《隐水浒》已写了四篇文章。而且,每篇文章都有一副插图暗示谋杀晁盖的直接杀手。除了林冲,另外一人也呼之欲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