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政策落地符合預期,繼續看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龍頭

電氣設備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點評:政策落地符合預期,繼續看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龍頭

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韓啟明,劉曉寧,鄭嘉偉

本期投資提示:l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2019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政策進行全面部署。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整體降幅超50%,退坡幅度符合預期,與當前整車綜合成本下降比例基本適應。2019年純電動乘用車補貼由2018年的5檔減至2檔,最低續航里程要求從150公里提升至250公里。其中續航里程在250-400公里之間的單車補貼1.8萬元,里程大於400公里的單車補貼2.5萬元,整體降幅超過50%。續航里程大於50公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單車補貼由2.2萬元降至1萬元,退坡幅度約55%。另外,2019年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最低能量密度由105Wh/kg提高至125Wh/kg。

新能源客車補貼整體退坡近60%,新能源公交車地補不取消。2019年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的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由1200元/Wh下調至500元/Wh,退坡幅度約58%,電池系統最低能量密度也由115Wh/kg上調至135Wh/kg;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的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由2100元/Wh下調至900元/Wh,退坡幅度約57%;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的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由1500元/Wh下調至600元/Wh,退坡幅度為60%。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補貼政策中公交併沒有跟隨非公交客車退坡,另行出臺補貼政策。

過渡期為2019年3月26日至6月25日,過渡期後取消地補,轉為支持充電設施配套。

過渡期內,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

過渡期內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另外,過渡期後地方政策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如地方繼續給予購置補貼的,中央將對相關財政補貼作相應扣減。

投資建議:2018年海外電動化全面加速,四季度海外動力電池廠商已進入盈利週期,近期德國三大主機廠再次確認純電動路線,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演進。過去幾年受補貼呵護與政策戰略引導,國內新能源行業建立起了明顯的先發優勢。隨著全球化競爭加劇,行業洗牌將加速,具有全球競爭力與配套能力的產業鏈企業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我們看好各環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動力電池推薦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電池材料推薦恩捷股份、當升科技、璞泰來、新宙邦;零部件與汽車電子推薦臥龍電驅、宏發股份,關注法拉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