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帖解讀 李白《上陽臺帖》

名帖解讀 李白《上陽臺帖》

縱28.5cm,橫38.1cm

《上陽臺帖》是李白自書的四言詩: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意思是:王屋山高聳雲天,水也是源遠流長,這裡的景物造化萬千,如果不是文采卓越,筆法老成,怎麼能夠把這裡的清秀壯麗表達的真切呢。該詩共25字,既讚頌了王屋山高聳之勢,有讚頌司馬承禎的作品和他的為人,抒發了作者對其的仰慕之情。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書法家。書學張旭,善行草,墨跡《上陽臺帖》,被認為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亦是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級別。《上陽臺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上陽臺帖》是李白尋找故人,但是發現故人已經逝去,感慨之下而寫的書法作品。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三歲,他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征途。出蜀遊三峽,到了江陵,一心想要隱居的著名道士司馬承禎,並得到司馬承禎的讚賞。

開元十五年(727年),司馬承禎被召入宮,玄宗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立道觀供其居住,並讓他用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作為匾額。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厭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離開了皇宮,並再次到王屋山陽臺觀,尋訪司馬承禎,但是等到達陽臺觀後,才得知司馬承禎已經仙逝。不見其人,惟睹其書法,於是書寫了《上陽臺帖》。

名帖解讀 李白《上陽臺帖》

此帖引首,有乾隆皇帝所題“青蓮逸翰”四字。

李白是中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書法同他本人的性格一樣,放浪形骸,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上陽臺帖》字體蒼勁,筆法豪邁,由於學的是張旭,所以行筆飄逸。可見李白的偉大不僅僅是在詩詞創作上,書法上依然是可圈可點。古人常說,字如其人,因此看李白的書法,就可以知道他行為的不羈與灑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