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紅酒前搖晃酒杯是裝酷還是有科學依據?

喝紅酒前搖晃酒杯是裝酷還是有科學依據?

品酒前,人們喜歡將玻璃杯中的葡萄酒輕輕旋轉,實際上這一行為並不是你想的那樣矯揉造作。

好的酒經過輕晃後會留下酒痕,酒由玻璃壁上滑落,如果留下清楚的酒痕,那就表示酒的品質不錯。往往,葡萄酒的掛杯程度與其自身的酒精含量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酒精度數越高,則掛杯度也越高。

喝紅酒前搖晃酒杯是裝酷還是有科學依據?

除此之外,晃動酒杯可以增添葡萄酒靈動的韻味,讓葡萄酒與氧氣充分融合,加快醒酒過程,讓酒的口感更加柔順,為品嚐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感。這些才是晃動酒杯的真意喲。

物理學支持這種說法,尤其是在空氣動力學的分支領域上。這種旋轉動作在技術上被稱為“軌道振動”,在施加旋轉力的方向上產生旋轉的重力波,在此過程中,液體會被攪動。

為了瞭解更多信息,科學家展開著手展開調查。

幾年前,當時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生Martino Reclari與同事共進晚餐時,話題轉向了可以通過旋轉酒杯產生各種動力波,比如平滑的大波浪、小小的漣漪或飛濺在杯沿的酒滴。

不滿足於將這個想法遺留在餐桌上的科學家們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

他們把分量不同的墨爾樂葡萄酒倒進了不同大小的圓筒裡,然後,使用化學實驗室中常見的迴轉機來旋轉圓筒中的葡萄酒,並注意各種因素會對葡萄酒產生什麼影響。

他們確定了三個發生作用的因素:玻璃筒中的葡萄酒量與玻璃直徑的比例;玻璃直徑與圓形振動寬度的比值;以及葡萄酒上的主要作用力之比——一個力將液體推向外面,另一個則迫使液體回落。

因此,通過調整倒入玻璃杯中的葡萄酒分量以及是否將其旋轉成寬或短的圓圈,飲酒者可以在玻璃杯中創造不同類型的波動動力學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