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亞馬遜進行快速有效的選品?這裡有七大步驟!

選品時猶猶豫豫,競爭對手就會先我們一步完成所有工作。如何快速準確的找到選品方向?

如何對亞馬遜進行快速有效的選品?這裡有七大步驟!

對於從事線上銷售的賣家來說,時間總是不夠用。想要拿出幾個月來考察市場,調研產品絕對是痴人說夢。我們必須儘快決定產品,否則競爭對手就會先我們一步完成所有工作,將能吃肉的局面變成只能喝點湯。而這絕不是我們想要的,為此,快速,高效的做出決定就很有必要了。教程《亞馬遜運營必備的10項技能》從Google工具使用、選品利潤計算及產品開發的另類方式這三個重點出發,揭秘事半功倍的高效選品該怎麼選,這裡便不再深入展開。如果各位在選品時猶猶豫豫,那麼接下來的幾個問題可能會對我們重新找到正確的方向有所幫助。

1. 給產品打分

這裡的打分並不是要求我們對產品的實用性,銷售速度等等做評價,只有一點,對產品的熟悉度。我們需要評價我們對所選的產品到底有多熟悉。如果不確定怎麼做,那麼可以這樣來做。建立一個簡單的熟悉度表,從1到10代表毫不理解到精通。比方說對於綁鞋帶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打個10分,然後對於黑洞輻射理論可能就只有1分。我們對產品的熟悉度越高,越理解產品,在處理listing等內容時就越容易打動客戶。說到底,處理客戶反饋,回答疑問等等,這些都需要賣家親力親為,對產品的熟悉度應該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了。

2. 產品成本

產品成本就是老生常談了。在各種各樣的文章中,我們都能看到選品時產品成本控制的內容。簡單來看的話,比較好的價格區間是15到50美元。低於10美元的產品往往讓消費者懷疑產品品質,而高於50美元的產品則會將很多消費者拒之門外,同時也給成本控制這一環帶來了沉重的包袱。

3. 關鍵詞流行度

如果一個產品的關鍵詞搜索量不是很大,那這可能說明搜索這個產品的人不是很多,這就意味著,市場容量不會太大。其實做選品就像是找一個合適的野營點,知道的方向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而關鍵詞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方向。在亞馬遜上選品時,我們建議大家在關鍵詞的甄別上注意兩個地方,首先是關鍵詞的搜索量。對於該產品的前三個搜索關鍵詞,每個月的搜索量在10萬左右會比較好。另外一點則是相關性了。搜索用的關鍵詞與我們要銷售的產品越相關越好。

4. 產品有多少評價

想要在產品毫無評價的情況下進行銷售是一件挺困難的事。但是當某個產品已經有別的賣家獲得大量評價時,想要進入這個產品的銷售則會更難。對於有一定評價,但是總量不高的產品來說,我們有更大的可能成為該產品的Best Seller,而成為Best Seller也會為我們帶來更多五星好評。

5. 銷售策略

對於專業賣家來說,我們渴望更多的銷量,那我們則需要對應的進行更大的投入。我們可能需要使用FBA來幫助處理存儲和發貨的事務。同時也會需要改價軟件,評價軟件等等來將簡單的工作自動化以留下更多的時間讓我們投入在寫產品描述,選擇廣告方案,設計廣告文案以及其他增強我們競爭力的事務上。

6. LQS(產品頁面評分)

關於這個參數,我們不需要想的多複雜,這個想法應該貫穿我們的所有經營思想,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這才有利於我們處理問題。如果我們發現正在看的listing的LQS很低,沒關係,LQS只是用來評價一個listing的好壞的參數,分數越高,說明這個listing的標題,圖片,五行等內容越完善。僅此而已,這可以為我們寫自己產品listing的時候提供參考,但是不要在選品的時候被這些東西迷惑了。說到這裡,讓我們插一個排名參數。就算是同樣的關鍵詞搜索同樣的產品,也會有多種類型,那麼選哪個類型的呢,也很簡單,選與銷量好的產品相同的。

7. 產品的熱賣期

理想的產品當然是全年都是熱銷期的啦,即是人們常說的,剛需品。不論時間,不論何種人家都要用的產品,當然是最理想的產品。其次就是季節性產品和節日用品了。但是一旦季節結束,節日過去,銷量可能就變得很難看了。這兩種商品的對比是否產生了既視感?想想龜兔賽跑的故事吧,緩慢但是持續的前進,就能贏得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