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有牴觸情緒?

品品味人生474


“一入保險深似海,從此父母是路人”“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一提保險,所有的負面言論蜂擁而來!

網友小六說:我身邊有個做人壽保險的,以前關係一般,後來她做保險了,就突然加我微信,然後約我說來我家玩,然後來了兩句話沒說完就開始推銷她的保險,我說目前家裡條件有限,還沒有閒錢去投資保險,然後她就開始講故事,又是誰誰誰年齡才三十多,生了怪病,然後傾家蕩產看病,現在病沒好,一家多麼的可憐。

一說還說了好幾個類似的,意思就是說買保險有保障,我是真沒打算買,就推脫說等有錢了再說吧。然後過了最多兩個月竟然跑到我辦公室裡去找我了,然後和我同事宣傳,她們這種傳播精神我實在不好恭維,並且就喜歡對熟人下手,還說,我是為你好!

對於保險有不少人和小六一樣,都會有厭惡和牴觸的情緒,深究原因,繞不開的是兩個字:【騙】【禍】。

認為保險是騙人的,認為保險一點都不保險,其實都是吃了售前和售後的虧了。

我們不討厭保險,我們討厭的是“你”!

部分保險銷售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專業知識也不過關,憑著滿腔熱血就開始推銷保險,本來保險是一種很有效的轉移風險的手段,但因為保險種類繁多,如果銷售人員不專業,就無法為客戶推薦適合的保險。

其次是銷售方式,無底線的刷存在感,搞得親朋好友不買就不是真朋友!大大影響了他人的日常生活,另外保險銷售採用類直銷(傳銷)的方式,層層發展“下限”進行保險銷售,這樣不僅提高了銷售成本,也搞亂了銷售市場。

最後就是售後環節:“十賠九不足”是我國保險業理賠的潛規則。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是由多種原因導致:

  • 1. 與保險公司的經營理念有關

公司的唯一目的在於盈利。保險公司也是公司的一種,盈利當然也是其經營的目的。而表面看起來,只要控制了賠付率,就可以有更多的盈利,於是有的保險公司甚至規定,如果賠付率達成一定的比例,則理賠部全體人員沒有獎金。這種情況,惜賠、拒賠就自然會產生。

  • 2. 與保單設計有關

即使完全不考慮任何非正常因素,保險公司理賠部和業務部的觀點也往往會產生分歧。業務部往往為了留住客戶,會希望能夠賠付,而理賠部在中立無偏見的情況下,也只能是按照法律和保單進行理賠。如果保單設計不合理,理賠人員即使完全公正的情況下,也可能產生正常拒賠的情況。

  • 3. 與投保人、被保險人自身有關

由於誠信體系尚未形成,理賠過程中,虛構保險事故、故意誇大損失等情況也時有發生,其中車險更甚。既然,有如此不誠信的投保人存在,保險公司為了自我保護,有時候所採取的方式也誤傷了一批誠信的投保人。

如何有效的解決理賠問題呢?仔細閱讀保單!仔細閱讀保單!仔細閱讀保單!操碎了小編一顆老媽子的心。

第二個就是禍了,細數眾多保險產品,除了理財的,大多是和疾病相關的,而國人又有一個習慣,報喜不報憂,什麼居安思危根本不可能的,往往一個個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鐵漢子,與其說是討厭保險,不如說是討厭這些風險。

真心祝福每一位朋友都有逢凶化吉的運氣;心想事成的福氣;八方進寶的財氣;自摸暗杆的手氣。

但風險和機遇往往都是並存,只有提高自己抵禦風險的能力,才有更多的機會去遇見美好。保險,沒必要糾結好壞,適合自己的你就買,不適合自己的就不買咯~


保險小白白


講一個我們之前客戶的真實案例。

以下內容來自客戶的敘述。

平安一生黑。我給孩子買保險,平安業務員給我推薦了個教育險。

當時賣給我保險的時候業務員說,一年交2300,交20年,等孩子考上大學可以取兩萬,孩子結婚還能取兩萬,孩子生孩子還能取兩萬。我算了算,四萬多的本金存上二三十年拿回六萬也說的過去,就買了。交了十年後打電話問客服,只有身故了才能取兩萬,其他時候想取,沒門。去找那個業務員,人家不承認說過那樣的話,就說孩子到年齡了用錢了可以把錢取出來。我追問怎麼才能取,支吾半天回覆兩個字:退保。


去他媽的,這個業務員也是有孩子的人就不怕遭報應?交了十年了,我果斷退保,賠了八千塊。在營業廳辦退保的時候,大廳的督導聽說我要退就各種勸,看我很堅定後就各種冷嘲熱諷,我二話不說問了她工號投訴了她。


連帶騙我的業務員一起投訴了。後來那業務員打電話給我,剛開始是聲淚俱下哭訴讓我撤訴,後來威脅我說因為這事她孩子生病了,她孩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她就自殺,做鬼也不會放過我。後來聽人說那個業務員的孩子經常生病,有一次發燒還留了後遺症。。。天道好輪迴,看能饒了誰?


從這個案例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來,為啥有些人牴觸保險?

還不是有些gouri的沒有職業道德底線的laji保險代理人,傷了消費者的心。

保險真心是個好東西,錯在賣他的有些居心不良的銷售人員,希望以後市場會更好吧,就醬。


保保駕到


我也是保險從業人員,因為我對保險的認可和對保險行業前景的看好而不顧全家的反對加入了保險公司。從業一年,我對保險更加認可。

但是為什麼好多人對保險非常牴觸呢?因為保險公司的培訓,保險公司的考核體質,做保險的人真心沒幾個好東西。首先保險公司的培訓百分之95都是銷售培訓,從入職第一天起對於產品的講解就很片面,各種優點反覆誇大,缺點避而不言,保險公司銷售代理人都是把代理人當做客戶來培訓,以至於好多保險公司入職給親朋好友都買了好多保險,然後他根本不懂保險,保險講解隻言片語,誇大虛假成分很大,到了理賠以及理財收益確定的時候,跟他講解的差很多。然後保險公司的考核體質就是逼著員工買保險,你不自己買,好多人都無法完成業績,甚至有的人貸款買保險。

至於說保險公司的人好多不是好東西,可能有很多人會噴我,但是現實就是如此,保險公司絕大多數都是毫無金融知識保險知識的人,加入保險公司就是為了自由和高薪,他們只知道賣保險賺佣金,並不會花大精力去學習,反而從入職第一天就開始拉人頭,去外面找客戶。保險產品那麼多,條款如此複雜,先不說病種一個個有沒有了解,就連保險責任以及免責條款百分之90的人的拿捏不清楚,這樣如何服務客戶?理財險就更奇葩,理財保險收益吹的天花爛墜,很簡單的理財產品複雜化,為的就是忽悠一些不懂得客戶,讓他們以為能有多少分紅和利息,因為達不到所說收益的保險糾紛比比皆是。

因為銷售人員不懂也坑了自己好多的親人朋友,所以保險的口碑越來越差。現在保險公司還在不停的人海戰術,尤其是近些年互聯網保險興起,保險爆發式增長,我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一大波的保險糾紛潮。

真心希望保險業早日健康發展,術業有專攻,保險從業人員能像律師一樣嚴謹,像醫生一樣專業。


不正經的E叔


有沒有保險意識的人都知道保險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是必要的,所以購買保險是很正確的選擇。但是很多人每年在保險上花很多錢和精力,卻不能總是為自己或家人買適合的保險。為什麼?觀點的主要原因是從打算購買保險到最後決定購買保險,很多人都處於困惑狀態。因為有太多類型的保險,產品設計太複雜,很多人都很難選擇,最後,外部因素的干擾下,保險總是購買的不適合自己。

所以今天我要和你們談談為什麼我們不能總是買到正確的保險以及如何應對:為什麼我們不能買到正確的保險?事實上,購買保險是一種非常不同的行為,個人的實際需要是不同的,對保險的需要也會不同。但是很多人喜歡隨大流買保險。另一些人說他們可以買到任何好東西,這使得他們很難買到正確的。原因如下:1。早期的保險公司根據銷售情況設計產品。簡而言之,許多早期的保險公司銷售他們想要賣得好的產品。但是你應該知道,一個好的產品不一定是真正滿足公眾需求的產品。例如,2012年以前,由於保險意識不強,各大保險公司最暢銷的產品大多是萬能產品;而在2017年,最暢銷的產品基本上是分紅類產品,比如中國人壽的國壽鑫豐新兩全保險(A款)。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些被稱為“萬能”的產品,或者說高回報的產品,偏離了保險的本質,不僅僅是普通人必須需要的。

但是,保險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就必須以銷量為指標,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導致保險公司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設計轉向以銷售為導向。例如,如果全民保險在一段時間內銷售良好,那麼主要產品就是這個產品,但是對於保障不足的消費者來說,這當然是不合適的。說到保險代理人,許多人會跺腳,因為有許多人是被代理人推銷的。究其原因,代理商在銷售產品時,只引進消費者接受度高的產品,而沒有真正根據消費者的風險需求為其分配保險。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代理商往往面臨著更大的行業生存壓力。如果我們不能在一段時間內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將被淘汰。因此,很多代理商只推薦自己能夠銷售的產品,而不會為客戶選擇他們真正需要的產品。二是傳統的避死心理。中國社會的傳統是追求好運。它通常是禁忌的壞詞,如死亡和疾病。保險只保障不幸事件,如意外死亡和重大疾病。因此,有傳統觀念的人忌諱保險。代理人正是利用這種傳統心態,規避人壽保險,銷售財產保險、萬能險等產品,以財務管理和安全為誘餌,最大限度地滿足其接受。嚴重後果是什麼? 事實上,保險的本質就是風險管理。其核心功能是風險轉移,而不是財富增值。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會被代理人誤導,一個接一個的訂購金融產品,認為有利潤是划算的,但是實際的划算率非常低。

例如,市場上的一些可退產品實際上是二維保險,在人壽保險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份大病保險。雖然截止日期前不會退貨,但實際退貨收入非常低,也就是說每年的成本既不是高安全性也不是高回報,性價比非常低。此外,許多人買保險是因為他們被誤導了。例如,有紅利的保險比沒有紅利的保險貴6-7倍。分紅保險和無分紅保險是一樣的,但是它的費用要高得多,這完全背離了保險“先擔保後理財”的本質。因此,我們應該明白,保險最大的功能應該是防範風險,承擔事故,確保綜合第一,不偏離保險的本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購買保險還處於只注重產品質量的階段,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它使許多人陷入保險公司和代理人的銷售常規,沒有買到合適的保險。


保險正解君


人們牴觸的不是保險而是保險推銷員!

保險確實是個好東西!

有一次我接到一個賣保險的電話,推薦我給父母買大病保險,我說不買,於是他就開始說了一大堆,最後竟然說我不買保險是對父母的不負責,是不孝順...

道德綁架其實就是保險推銷員慣用的手法,你不買保險你就是不孝、每資格當父親、不是好老公、對家庭不負責!

有些賣保險的賣你報銷完全就是為了賺你的錢,比如你請一個賣保險的朋友吃個飯,本來是想溝通一下感情,可是沒說幾句他就把話題轉到買保險上,推薦你這個那個的,一下子就讓飯局沒了意思!

你剛有了孩子,他就來給你推銷這個病那個病的保險、意外保險,本來是一件挺好事,他好的不說,偏往壞的地方說,這個水能高興啊!

你就說你是賣保險的遞給我一張名片,然後說一句有事諮詢我!就行了,非他媽的哪壺不開提哪壺,要麼說人家父母生病、出交通意外什麼的,本來大家都是挺樂觀的沒想這些事,你一說大家好心情都沒了!

有些賣保險的還喜歡拿別人不行來說事,那個誰誰誰,家裡人出了意外花了好多錢,要是早聽我的建議買保險就好了......

所以大家牴觸保險並不是牴觸保險行業而是討厭保險推銷員,說白了就是推銷手段太差,你要是會推銷大家也不會牴觸你!!

還有賣保險的從來不和你說清楚保險的範圍,其實就是和你玩文字遊戲,當出了事的時候,他就和你說你說的不在範圍內,反正就是不賠你!!



陌上小樓



保險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有牴觸情緒?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它說出了部分消費者的心聲和疑問:既然保險那麼好,為什麼還有好多人牴觸?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發現了件好玩的事。這都9102年了,居然還有人一本正經的發表 保險公司以拒絕賠付發家 的理論,原諒我沒忍住笑出聲來。


為了避免大家被人帶歪了節奏,被少數人的歪理所誤導,所以我認真回答這則問題,還保險以清白。本人從業5年,目前仍在保險公司任職,擁有自己的團隊,而且還在做保險自媒體,對於保險的領悟算是比較多。


咱們就來好好談談這個問題:保險是個好東西,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會牴觸?


先來說說 保險是個好東西,然後再講 為什麼有些人會牴觸?


保險是個好東西,到底有多好?


近幾年,老百姓對保險的瞭解越來越多,也通過這種渠道知道了保險的好。因為每個人認知不同,所以對於保險有多好的理解是不同的。


有人認為它好在能報銷醫療費,一場病下來,有保險的話自己花不了幾個錢;也有人認為它好在提升人的身價,即使遭遇意外,保險公司賠付的錢也夠家人往後生活衣食無憂;還有人認為它好在能指定受益人,避免因繼承問題安排不當造成的家庭財務糾紛。


通過這些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得知保險不僅能解決活著時遇到的問題,也能解決人不在了遺留的問題,這就是保險的功能與意義,幫助人們轉移風險,提供經濟保障,你買了保險不會讓生活有什麼起色,但在最糟糕的時候用經濟援助的方式,保證最起碼的生活質量。


所以保險的本質是好的,它就是一種科學的互助制度。大家把錢都放到一個池子中,只有出事的人才能拿走池子裡的錢去用。這正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體現。



有保險和沒保險能有哪些區別?看看這個案例就知道了。這是近期某問答平臺的一個真實事件:95年的IT男青年,存款近75萬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患了癌症。這75萬中有54萬是保險賠付的,他的存款只有20萬左右。


作為普通人的你有多少萬的存款?如果遭遇和他一樣的處境,你又該怎麼辦?所以保險不僅好,而且挺重要。有沒有保險甚至能對你的未來有重大影響。


下面咱們再接著說:知道保險的好,為什麼還是有人牴觸?


明知道保險的好,為什麼還是要牴觸


1、僥倖心理


保險和買彩票是一個道理,都是有個‘中獎’的概率。嚴格來說人一生中得病、意外或其他風險的概率,遠遠大於彩票中頭獎,但現實是人們寧願把改變命運的機會交給彩票,也很少去主動選擇保險。


因為人們潛意識裡總是覺得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不幸的事情永遠不會落到自己的頭上。炒股也是一樣的,但炒股賺錢的人又有多少呢?很多人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但仍然會在股市裡拼一把。


正是因為僥倖心理,他們才漠視了保險的重要性。“行行行,我知道。你別講了,保險的作用和功能我都懂,我身邊朋友也有理賠的,但我現在沒錢買,我的錢都在股市放著呢‘。對保險的不重視,就是部分人牴觸保險的原因之一。


在他們眼裡,有太多事情比保險重要,升官發財賺錢這樣的事我願意聽,但保險這樣生病、理賠、意外不吉利的字眼,我就是不喜歡。我也知道保險的好,但是讓我買?不好意思,騰不出錢來。


2、受過保險的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這裡有個村,曾經有業務員在村裡賣過10份左右的保險,在那個年代買保險的人,都是意識比較好的。後來有一家客戶出險了,保險公司卻拒賠。於是全村人都去退保了,還在保險公司打官司。


不僅這個人的名聲臭了,他所在的保險公司的業績再也不好做了,甚至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都受到了影響。往後幾年,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村子裡的人很少有接受保險的。


我後來去研究了一下當時不能賠的原因,原來客戶買的是萬能險,以為什麼都能賠。得病後就報案了,保險公司一核查,果斷就拒絕了。所以這也不是保險公司的錯,只能怪當時的業務員沒有給客戶講清楚。


但無論誰是誰非,這事一發生,保險就臭名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作為親歷此事的客戶,還是他的親戚,或者是同村,甚至是聽到這個事的人,都會對保險產生偏見,認為保險是不可取的。於是再聽到保險這兩個字,腦海中自然會想到這件事,並向別人表達:保險騙人 這種觀點。



對於保險所有的誤解與偏見,或牴觸與拒絕,不外乎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需要)不重視、(對保險只懂點皮毛)不瞭解、和(因為保險而失望過)受過傷 這幾種原因。真正懂保險的人,買保險會上癮的。


但歸根結底,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 ‘人’(銷售保險的人)。老百姓買保險不是因為我覺得這家公司多好,也不是因為我覺得你們的產品多好,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對賣保險的這個人信任、支持,所以才會選擇這份保險。


但這個行業的部分從業人員,曾辜負了這份信任與期望。不簽單就不走了、利用親戚關係強行簽單、利用返傭吸引、代簽名、存款變保單等等。老百姓對保險有抱怨、有牴觸很正常的。


但這些人對保險行業的影響,直到現在還不能洗白,是所有從業者都不願看到的。我們憑什麼要為這些人背鍋?你們受的傷,又不是我帶給你的?


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再好的草原也有瘦馬。保險行業之前出現過違規,但哪個行業不是呢?前兩年有個新聞說某汽車品牌的4S店有人卷客戶的錢跑了。同行討厭這樣的人嗎?肯定討厭,因為他的不負責,不僅會給這個品牌帶來負面,也會抹黑全行業的人,這不僅是消費者不願看到的,更是更多的從業人員不願意看到的。


保險行業起步較慢,在我國野蠻生長的數十年,在模仿與創新的路上曾經犯下過錯誤,也默默承受著世俗的偏見。現在銀保監會正在嚴厲監督這個行業,開展‘清虛’工作,以後不專業、不誠信的人都要被淘汰掉,這個行業也會越來越正規。


請給保險行業一些時間,也請給國內保險一些自信,無論你們之前如何牴觸保險,但總有一天你會歡喜的對它敞開懷抱。我堅信。



保險好不好?理賠過的人才知道;


保險重要不重要?躺在病床上等著醫療費的人最知道;


保險是不是騙人的?那些因家庭成員遭遇意外領到天價理賠金的家屬最知道;


要不要給家人投保?每個有責任心、關愛家庭的人最知道。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我為保險代言。我是保險狼,致力於讓保險更簡單、更實用、更有趣。如果這條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 點贊、分享、關注。對本文持有不同意見,歡迎在底部 留言 探討,讓我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吧。


保險狼


保險真是個好東西嗎?

從業人員經常說自己傳播的是愛與責任

我們都希望愛與被愛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卻牴觸保險?


有一天,早上起來我忽然問了老公一句話:

如果一個人買了定期壽險200萬到60週歲,59週歲的時候查出來患了癌症,打個簡單的比方,甲狀腺癌,現在治癒率已經很高了,但是,未治癒或轉移的風險也很大,這個時候,他要如何選擇?會不會很殘忍?如果選擇治療也許錢花了最後人也沒了,這個時候他會不會選擇放棄治療,60週歲以前身故給家人留下一份保險金?

傳播愛與責任?這個時候要如何體現愛與責任?體現誰的愛與責任?

但是,老公的一句話在當時卻讓我醍醐灌頂

“無論這個人在那種情況下做什麼樣的選擇都沒有錯,關鍵是,要給他提供了選擇的機會”


將來面對風險的時候,要不要給自己留一個選擇的機會是別人應該考慮的,作為一名保險經紀人,我能做到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那些想要購買保險的人配置適合自己的保險,至於,有些人牴觸保險,原因方方面面,大到行業、保險公司欺詐招聘手段,小到業務員不專業、隱瞞告知、人情逼單等,就目前來說,小小的我無力改變大環境,但是,可以從我做起,改變自己,以客觀、專業的角度幫助客戶挑選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協助理賠等服務,相信,越來越多的“小我”會讓這個市場慢慢的變好,也會讓更多的人,正確的認識風險、配置保險。


保險經紀人董京京


保險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有牴觸情緒?

這句話其實有問題,保險是個東西,說不上好壞,工具而已,用對就好,用錯就壞。

人們對於保險有牴觸情緒,牴觸的原因我估計是怕被騙。

因此,回答為什麼人們有牴觸情緒,答案就是有太多被騙的事情,導致社會輿論不好,人們怕被騙。

其實,歸根結底,回到了兩個人問題上:保險是什麼?保險是騙人的嗎?

保險騙不了人,保險吃不了人。保險就是個金融工具,和銀行債券一樣都是金融工具。

存一筆錢,

在銀行,生病時取出來,還是那麼多。

在保險,生病時取出來,成千上萬倍放大。

如此而已。


至尊保Live


通過村組織集體收的保費。買了房屋險。

無巧不巧,搭了個烘乾棚起火了,損失近三萬。

保險公司開始沒說不賠,看了現場,拍了照片,登記了財產損失。後來卻拒賠了。理由是私自搭建。

同期的還有同村幾戶豬牛欄水毀,也以非房屋主體拒賠。

連續在紅網爆光了此事。閱讀量上了十萬加。

此後,保險公司再不敢通過政府組織來收取房屋險保費了。

一年後,收到保險公司電話,說是有筆未處理理賠案件未結,詢問我的態度。己經過去這麼久了,不想在這問題上亂費精力和時間,回覆說,你們愛怎麼就怎麼吧。

於是,此案不了了之!

從此,全村再無人投此房產險!!!


筱硝雨歇


客觀物質是好東西,那麼歪掉的必然是主觀意識這部分了。

從根源來看,

1、代理人制度在1992年引進到中國之後,只是照搬照抄,沒有考慮到國情和當時國人的現狀。92年國內保險剛剛處於幼苗狀態,而國際上,保險已有上千年曆史。

同時,92年的下崗潮。很多雙職工下崗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甚至交不起水電費。

極度缺人的保險公司碰到了極度缺錢的下崗工人,一拍即合。這就導致了後續一系列問題。代理人素質不高,返傭,狗皮膏藥般的銷售模式等等

2、信息不對稱問題。保險綜合了法律條文,核保醫學,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代理人的素質原因決定了,他們很難通過自身學習來獲取這些知識。於是保險公司就有了一系列的培訓課程。代理人們沒有惡意要去欺騙,他們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如此罷了。

一定是某些已經成功的代理人,總結了一套可複製的成功學,便是“簡單聽話照做”。代理人們把這六個字當成信條,又一代一代的矇蔽下來了。


好在現在國內已經湧現一大批高學歷,有獨立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經紀人,在慢慢讓這個行業返璞歸真。

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