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楊修之死和馬謖之死有什麼區別?

心無間123456


楊修之死是書生參政,馬謖之死是紙上談兵。

古語有云: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雖然有調侃的意味在裡面,卻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的讀書人一直跟隨的是聖人教誨,學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無論是宏觀上孔子的天下歸仁、荀子的“群居和一”,還是微觀上的“一人正則天下正”,都有一個共同點:無視或拋棄人性特點,以仁義為法則來協調一切人際關係——這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理想化甚至空想化——因為人性本惡、人性本私,這是任何時代、任何體制和任何個人都避不開的。也就是說,當後世的讀書人舉著理想化的大旗來面對和處理嚴苛甚至殘酷的現實時,才忽然發現聖人教給的東西很多都用不上。

先說楊修。在“唯才是舉”的選拔條件下能加入曹操陣營,說明他是有真材實料的,尤其是能當曹植的幕僚,更證明其才學非同一般。但是,他明顯屬於所學與所用脫節的那種人,要不然應該跟曹丕,而不是跟曹植。曹操應該是發現了他這一特點才如此安排的。後來楊修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曹操眼光的準確,無論是“一人一口酥”,還是拆大門,楊修都一如既往地“聰明”——問題就出在這裡:和領導耍小聰明,按照官場的政治遊戲規則,往小了說是找抽,往大了說是找死,所以當楊修自作聰明地插足曹操立儲的家事時,他的死期就到了。

再說馬謖。馬謖家族世代荊州名士,不僅有個劉備最器重的大哥馬良,自己也是自幼器量超常,好談兵法,並且與諸葛亮非常投契。但是,劉備有不同看法,死前曾專門交代過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不但不聽,而且評價馬謖為“曠世奇才”。

平心而論,馬謖是有才華的,比如在著名的“七擒孟獲”中,馬謖就曾做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的正確建議,保證了蜀國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長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他還針對蜀國“兵馬疲蔽”,又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策略,意為莫起兵事,休養生息。不過這一點沒被諸葛亮採納,蜀國最後被自己活活累死。

但是,如果把這兩件事情和“失街亭”結合起來就可以看出,馬謖的理論水平比較高,戰略層面上也能夠高屋建瓴,但明顯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強,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典型的“趙括型”人才。眼高手低,這是教育的失敗和悲劇。

當儒家碰到法家,就如同理想遭遇現實,一家“務虛”,一家“務實”,楊修和馬謖的死,一點也不虧。




彼岸歷史


楊修為曹操手下主簿,可以說得到曹的器重。但他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因“雞肋事件″斷送了性命。用後人的話說,身死因才誤,非因欲退兵。馬謖通曉兵法,深得諸葛亮信任,作為自已的參軍。在一出祁山時,蜀軍斬將奪關高歌猛進。在守街亭這一咽喉要地時,馬謖主動請纓立下軍令狀。可惜他犯了"教條主義錯誤”,剛愎自用不聽王平之言,最終丟了街亭。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一個死在"恃才放曠″,一個死在"剛愎自用"。


完顏佚名


還是有區別的楊修是真的有才什麼都預料得到不過就是太過高調喜歡顯擺自己的才能不給bs面子,馬謖那種就是一個死讀書的不懂靈活運用的,也喜歡顯擺但是與楊修有點區別就是他顯擺的東西都是每個人都懂的只是沒說出來的那種,什麼“攻心為上……”就你一個人懂麼還說出來搞得自己很高大上一樣,稍微有點腦的跟著諸葛亮一起打天下的人都能猜透的,贊他幾句就飛上天了,說什麼軍師都得聽他的意見。


雨心201286782


兩個聰明盡顯於外的傢伙,不是保國衛家之士。雖死不足為惜。


實玉1


說直白點,楊修主要是裝逼過頭了,太愛刷小聰明的人曹操很反感,故殺之!馬謖是因為本來說出來是讓魏延乾的,你沒有那個金剛鑽非要攬瓷器活硬要裝逼,還把本錢全部說哈了,簡直在將諸葛亮的軍,諸葛亮下不了臺只能硬著頭皮讓你他裝逼,殺他也是告訴其他人,自己幹不了就別幹,不要以為自己讀點兵書有多牛逼!


安徽陳總


楊修的死主要是不給曹操面子!馬謖的死主要是諸葛亮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