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住房是最容易的房地产投资

高级别的大型商场一楼商铺不在此篇讨论之中,尤其是那些知名运营团队旗下的商场,即使是内部二三楼也望尘莫及,那种大面积所需的资金体量普通人无法撼动,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不费口舌。

保障所在城市的基本居住,足够的可见改善范围内 ,在城市里普通住宅已经买到无法动弹后,想继续在房地产行业做耕耘或额外补充的,请牢记以下几项。

远离批发综合,有多远滚多远。

甄别商住两用,努力去淘一淘。

小区沿街商铺,用心去好好买。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运气恰好,淘到一个沿街商铺,能够保持一直正常出租的状态,回报率在正常理财水准,在房地产市场热烈时期升值基本上没有普通住宅来得快,但只要跑赢那就要对你说一声恭喜了。

对于新手,如果有机会进入这个市场,尽量选择新小区的铺子,选品牌大一点的开发商,选附近有中期规划的,选小区密集区域,选靠近地铁去学校不远的。

有一个较为残酷的现实,很多新小区的商铺对外销售的并不多,或只是象征性地开盘,真实情况是很大一部分被关系人员内定了,尤其是那些位置还可以,面积不太大,总价相对低的商铺。

疯狂争夺,毫不为过。

在安迪印象中,就见过某大开发商楼盘开卖商铺时,有关系户一次性拿下7套,都在小区出口两边,或靠近对面小区的中间位置。

据安迪的观察一般情况下商铺每平的价格为同期住宅的2-3.5倍,很多集中在2.5倍左右,极少部分会跑到3.5-4倍,这种已经不能简单说是溢价,根本就是粗暴超额透支。

此刻,定价权即真理。

新商铺本质就是在赌预期和长远发展,但如果开发商一刀狠砍,3年养新铺的想法似乎要放弃,至少要做好5-8年的中长期计划。

按照回报率来算,沿街新铺第一年租金收益如果能到3-5个点,就算是相当不错的投资。

普通沿街商铺的出租权大都是在房东手里,基本上不存在包租的概念,但因为是在住宅下的商铺,考虑到居住环境和楼上居民感受,绝大部分购买时就会在合同标明,对外招租时不能租给餐饮行业,至少会拒绝重餐饮或明火,可能会接受部分早餐或熟食形式。

小区沿街商铺的重点在沿街,有些小区比较大会做成敞开式分两边,小区内部也会有商铺出售,还带有二楼的设计,这种价格相比较外面沿街会便宜很多,可能因为二楼的赠送或对折价格,面积会大很多。

但如果有得选尽量避免内铺,里面的生意基本上做不出,看到不少小区的二手内铺,基本上冷冷清清没有生意可做,有些干脆就沦落到做了仓库,或直接关门。

最终成了鸡肋。

商业地产有50年和40年之分,普通综合类的一般是50年为比较常见,但在住宅下面的商铺有些会和普通住宅的年限一致,同样是70年产权,这也算是一个额外的利好。即使是将来要补钱延长使用的期限,但从心理上看70年商铺总会有占便宜的感觉。

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将来如果真有再次出售的需要,相差20年那肯定是巨大的诱惑,有着绝对先天的优势。

住宅下的沿街商铺层高也是个关键点,开发商有心的话做到5米朝上,那在后期出租的时候可以隔开,能增加洗手间和床铺,给租客创造能住宿生活的条件,成本会节约不少,更便于出租。

这些必要的考察一定不能少。

在建造的过程中就要去多看,尤其是交了意向金后,不管是和保安客套还是在工地发烟,都要寻找机会进入商铺内查看,宣传图上显示不出的大柱子,部分内置不合理的全部记录好,拿对应的平面图做好标记,避免买到空间使用率小、不方正的商铺。

疯抢到最后没有房源时也许不会在意那么多细节,但如果有机会进去先行挑选,就做到了足够的预防和甄别,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纠结和后续可能的遗憾。

同样的钱买更好的标,为将来升值和出租做好铺垫。

新手资金不够,买小一点的面积买靠近小区门口的位置,附近小区足够密集路也宽广的情况下,金三角是很好的选择,成本会提高很多。

现实中,小区沿街商铺面积小的其实并不多,如果在30-50平之间,这种最具吸引力,购买人群也足够所,按照5万均价计算从150万到250万之间,首付在75万到125万,争取一下就充满了机会。

10年贷款期限加利率上浮,也是压力更是动力,10年算是一个基础门槛和质变期,也许10年后租金已经接近铺价,租金更是早已覆盖贷款,留有剩余。

如果一间商铺能在15年收回成本,那这就是很好的投资回报比,毕竟在这里我们没有去计算商铺的上升价值。如果10年能回本,那真是优质中的优越表现,我们称之为钻石铺。

其实,普通商铺回报周期拉长到20年,也算是不错的表现。

二手商铺,难度会成倍放大。

首先是风险,有朋友说铺子的生意正在做,来来往往的人流不骗人,店家忙得团团赚的场景可见,商铺内内外外长得也方正。

面积很适合,报出来的总价也合理,完全可以坐下来敞开谈。

所言不虚,但一定要了解清楚的是,就目前对外在售的小铺子是不是独立的产权,有没有单独的产权证。且慢,难道厚墙硬砖隔开的这一间,不是看到的这一间?

有一种情况请特别留意,原始大房东买下了几百平的商铺,只有一张产权证,出租的时候找不到这样的大客户,只能选择逐一隔开以满足租客的需求,切割成不同的面积收差异化的租金。

皆大欢喜。

5年或8年后,有各种不同的起因房东和租客协商,这隔开的商铺计划签长期租约,起步10年或20年,原定的每年或隔年租金上浮5-8个点取消,换成一次性长租相当于买卖的形式,甚至还可以打点折扣,但前提是必须租金一次性付清,作价几十万上百万变成一锤子买卖,让租房的租客转身变成了房东。

翻身当家做主人,一片欣欣向荣在前方。

真有这样的神奇操作,在二手商铺市场发现如此的高手,不由得钦佩。生意有好就有坏,当年好做的现在很低迷,那时候的花鲜红,如今远去不成形。

转手!转让!转售?本质上这种商铺是转租,一份长期的租约想加价换人。

这种,别碰,好人很多,先别着急。

其次是溢价和年限。一般情况下新铺买入后至少需要3-5年的培养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铺,收益不会好到哪里去。二手商铺别人已经帮着养好了,成熟的社区氛围,稳定的经营对象。这时考虑重点不仅仅是现在的状态,更要关注长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有没有机会变得更好。

或至少当下的收益能满足,简单一点15-18年能不能回本,20年左右还有没有折腾的空间。

年限此时很重要,有些成熟的商铺不止持有了8-10年,有些等待爆发的区域超过15-20年的也不在少数。

商铺一般根据性质划分只有40年,或50年,留给新买家的时间就不长了,后面想再次转手的难度会增加很多,虽然政府已经明确表达到期后的简单便捷,不会有额外太大的费用支出,但在没有到那一天之前,我们总希望那一天再晚一点到。

租金的对比和人流的考察。

房东告诉你目前的租金状态,大部分情况会是真实的,这个最终要摆到台面来谈。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去做一些基本功课,咨询附近中介市场的行情,找几家不同的店铺聊聊家常,抱怨下生意的艰辛,房租的高企,碰到愿意分享的租客会给些真正的声音。

谨记,租金是商业地产中特别特别在意的一环,能不能成为充实的现金流,有没有机会覆盖贷款,都迫在眉睫。

二手商铺租金做到8个点才对得住高溢价,别拿极端说现实,再不济也不能低于5个点。

10年贷款结束后,所有流入的租金都是鲜活乐章。

生意好不好,人流多不多。

不要总那么聪明,只是电话遥控,网上地图四处点击,不如下点苦功夫,用点笨方法去现场做观察。

在正常工作日、双休日里各抽一天时间,从早上到傍晚追随租客的营业时间,拿上纸笔做点简单的记录,如果是那种需要带走物品的业态,可以就一天进出的大概人数和购买频率做些推算。

有些现实,很难做假。保障租金收益的前提下,希望租客的生意好得花天酒地。

是不是比较烦,会不会很吃力,商铺不仅仅是资金的重叠,更是智慧的交集。相比较普通住宅的单纯,商业地产里面的雷会更多,伤害会更大。

所以,别轻易触碰商业地产。

购买住房是最容易的房地产投资

据兔博士上海2018年度楼市总研的数据看,商办土地居然占比达到了23%,从地块数量到面积和出让金额全线上涨,金额更是超过了50%。

似乎,有不同的现象。

更详细的数据可以在兔博士链接内查阅,整个2018年上海政策、土地、市场、场景、豪宅、事记都有详细的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