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读书笔记十二——高级读书方法之核心要义

2019年4月24日清晨,4:57起床开始读在下千城《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专栏第十二讲。这一讲进入到“高级读书方法篇”,也就是普遍认为最实用、也是各路大咖使用最多的读书方法——主题阅读法。

这篇文章,千城认为是这个读书方法论里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

因为篇幅较长,读书笔记分上、下两讲进行介绍,这是该讲的上一部分。

对于本讲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为了方便条理清晰的阅读,千城列了个大纲:

01、 什么是主题阅读?

02、 为什么要学习主题阅读?怎么打造个人知识体系?

03、 主题阅读的六个步骤。三十天,十本书,一个主题。

04、 主题阅读实战经验。

《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读书笔记十二——高级读书方法之核心要义

01

什么是主题阅读法:就是针对一个主题,或者围绕某个领域,进行“集中式、轰炸式、地毯式”的阅读。想一年读100本以上的书,没有不用这个方法的!

这是所有读书方法中最复杂、最系统、最高层次的一种,也是各路读书大咖们最爱用最常用的读书方法。这个方法能够快速把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搭建起来,让阅读者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把看一本书比作是搭建一座车站,主题阅读就是建一条公交路线,这条路线把几十个车站都串联起来。主题阅读可以一次看到目标领域的全貌,可以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短期内系统的学到一种技能,搞清楚一个方向。

千城说他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方法的时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每年的阅读量,从五十来本,直接跃升到二百本以上。在他所知的读书方法里,还没发现比主题阅读更高效的方法!

《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读书笔记十二——高级读书方法之核心要义

02

为什么要学习主题阅读法

主题阅读的目的,是搭建知识体系。而搭建知识体系,我们必须搞明白学什么,怎么学。

我们能从哪里获得知识呢?这里千城特意加以说明,是获得知识,不是信息,也非数据。知识是我们可以实践、可以学以致用的;信息和数据,虽客观存在,但不一定能为我们所用。信息无处不在,而知识的获取,我们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类渠道:

第一类,是书籍。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来说,书籍仍然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渠道之一。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我们可以快速掌握到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说,只要是公开发行出来的书籍,多少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第二类,是网络媒体。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各类媒体、平台。像哈佛商业评论、三联生活周刊等,里头有很多有质量的干货文章,非常优秀。而今日头条里面的优秀作者,只要你关注到了,他们文章的品质,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类,线下与线上课堂。包括传统的课堂,新兴的云课堂等。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用像以前那样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地远赴他乡求学。一台电脑或手机在手,天下课堂,任我们遨游。

当然,除了这三大类,还会有别的渠道。但我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就会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这个欠缺,有时是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知识,大都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场漫长、又趣味无穷的战役。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主题阅读,要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读书,要相对科学严谨的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框架,让曾经的碎片知识进入到这个系统框架,让这些碎片化知识找到组织。

《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读书笔记十二——高级读书方法之核心要义

03

怎么样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有什么方法呢?在千城多次提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中,给出了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你正在阅读的书的全部。

步骤二:引导作者与你达成共识。要能找出关键字,发现他是如何用这些字的。这时就是由你来建立起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步骤三:厘清问题。找出作者的关键句子,从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在主题阅读中,我们也得建立起相应的主旨。

步骤四:界定议题。对一个问题通常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分类。

步骤五:分析讨论。回答所读的这本书在说些什么?是如何说明的?这是真实的吗?这与我有什么关联?

尽管如此,千城认为,这几个步骤说的还是有点虚,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难度。接着,千城按自己的体会,以“演讲能力”为题举例来做了说明,目的就是说想系统地学会演讲,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超实用的读书方法论》读书笔记十二——高级读书方法之核心要义

下面分六步加以说明。

第一步,建立书单。

找百度。在百度搜索框输入“演讲能力书单”,就可以查看到很多大咖们推荐的书单。找出大概五个书单,然后根据书单找出他们有重复推荐的书名,这些书就是应该重点去阅读的书单了。

找豆瓣。对于不重复的书单,我们看着书名好像很喜欢,但又拿不定主意,这时就可以去豆瓣查看评分。评分高的一般都是好书,得分7.5分以上的书,都值得去看。

问大神。网上每年读100本、200本,甚至300本的大神大咖大有人在,提前找到一些这样的人,在需要购书时,虚心、礼貌的多咨询请教这些大神大咖们,说不定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书单。

选择制定好书单后,就可以通过当当、京东以及实体书店买新书了,一般来说,当当和京东相对于实体书店,有一些价格上的优势。

买书的另一个途径是在多爪鱼旧书平台购买,价格实惠,但不一定齐全。

另外,现在通过网络购买电子书也很方便。不过我本人的感受,还是喜欢阅读纸质书。

第二步,快速阅读。

这里头就有方法了。书籍到手后,不要赶急赶忙的翻开就读,而是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千城建议,假如书单是十本书,就选出三本,先以精读加通读为主。因为我们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管先前有什么认识,也不一定是对的或者全面的,这时最重要的第一步,其实是需要由了解到熟悉,通过对三本书的精读和通读,先实现由入门到熟悉。后面的七本书,可以加快速度阅读,重点寻找前三本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或者没有讲透的知识。

比如演讲类的书,百分之百都会讲到着装、仪容、身体语言等内容,如果前面三本书已经很好的讲过,后面的七本书遇到这些地方时,就可以快速略过。这么读下来,看起来是十本书的数量,原以为需要三个月或更多时间才可完成的事情,结果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这是经过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很多人都可以一个月读完一个主题的10本书,是很多人,很多很多人!

第三步,建立核心问题的框架。

快速读完这些书后,一个主题知识的框架就树立了基本的雏形。这里千城说到,这个框架可以用思维模型的方式进行构建。

比如5W2H模型。什么是演讲,谁需要演讲、演讲有哪些内容可以去学习、在什么地方使用有效,要怎么做,要如何去实现。知道了这个方法后,就能从一堆演讲书里头挑选到需要的内容了。

再比如,5Why模型,为什么演讲要注重着装打扮。为什么男士不一定非要穿正装。为什么不打领带,有时候衣服敞开比打领带要好看。为什么要把外套的口子解开,而不是闭合。为什么白色衬衫比其它颜色的衬衫好、更容易获得肯定?这样连续多问几个主题,我们就必然对知识点也会有更新的认识,理解的深度也会多很多。

(读书笔记剩下的部分,会在今晚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