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食家用“化学毒物”后,粑粑麻麻们该这么做!


从宝宝呱呱落地开始,宝妈宝爸们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宝宝的生活起居各种小心,奈何挡不住宝宝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家里貌似安全的生活用品,其实有不少是孩子的安全隐患。美国中毒控制中心2014年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显示[1],最常导致5岁及以下儿童中毒的五种毒(药)物依次是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14%),家庭清洁物质(11%),镇痛药(9.3%),异物/玩具(6.7%)以及外用制剂(5.8%)。家里会有哪些能导致中毒的常见化学毒物呢?发生误食后又该如何应对?药师告诉你。

宝宝误食家用“化学毒物”后,粑粑麻麻们该这么做!

家庭中易发生误食“化学毒物”

(1)家用含化学成分毒物:A个人清洁用品:洗手液、洗衣液、沐浴液、洗发液;B家庭卫生用品:洁厕液、84消毒液;樟脑丸;C杀灭害虫用药:杀虫剂、老鼠药、蟑螂药、电蚊香液;D其它有毒化学品:汽油、煤油、干燥剂、温度计内水银等。

(2)药品: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维生素类、外用软膏、眼药水等。

一旦发现宝宝误食后,该怎么应对?


粑粑麻麻们在家庭急救之前,首先你要弄清楚宝宝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询问时做到冷静,让孩子自己表达,如果孩子无法自己表达,家长就必须仔细检查列出的那些化学毒物中哪种被动过,并且数量减少了多少,并推算误食的大概时间,然后根据误食的毒物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护措施。

(1)误食洗手液、洗衣液、沐浴液、洗发液、化妆品等

家庭常用的这些洗涤剂、化妆品主要成分多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毒性伤害,但误服后会使胃肠道产生不适感,出现腹泻现象,因此发现孩子误服后,立即按压舌根进行催吐,并喝水稀释,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误食洁厕液、84消毒液等

洁厕剂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盐酸,是一种酸类表面活性剂;硫酸铜是一种重金属盐,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其与蛋白质结合,故可服用含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鸡蛋清,并立即送医院治疗;家庭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在胃中会分解成盐酸和强氧化基,腐蚀咽喉、食管及胃黏膜,一旦发现孩子误喝,切勿催吐,以免加重食道损伤,可以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酸奶等富含蛋白食物,可以起到中和作用,并在消化道形成保护层,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并应观察患儿的神志、呼吸情况,及时去医院治疗。

(3)误食樟脑丸

家庭中常用的樟脑丸为合成樟脑丸,大多含有苯类毒性物质,如果误吃的量少,应该立即让小孩喝水催吐,注意观察小孩情况,立刻去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如果量大或者有症状的话,需要立即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会加速这类毒性物质的吸收,因此不可以给小孩喝牛奶或者脂肪含量高的液体。

(4)误食干燥剂

食品中的干燥剂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碱性化学物质,常使用石灰作为主要成分。如果误食石灰这种干燥剂,因氧化钙在遇水变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释放热量,会灼伤口腔或食道,因此千万不要催吐,要立即服用牛奶,小孩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但总量要少于200毫升,因饮用量过多可诱发呕吐,加重食道损伤;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要用任何酸类物质来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也会加重胃黏膜损伤。第二类为吸附剂,常见为硅胶,硅胶呈半透明颗粒状,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对人体没有毒性,所以误服了这种干燥剂后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5)误食汽油、煤油等

汽油和煤油都是含有多种烃类的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脂肪和类脂质作用,不溶于水,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误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建议家长在家自行实施催吐以免诱发吸入性肺炎。

(6)误食杀虫剂、老鼠药、蟑螂药、电蚊香液等

百草枯是一种剧毒农药,中毒表现为肺、肝、肾、心、脑等多脏器功能受损,并发症可见脑水肿、肾功能不全、肺水肿、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老鼠药中毒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凝血系统,尤其是对脑干产生兴奋作用而危及呼吸循环功能,或者因凝血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出血;蟑螂药大多含有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氟类等;电蚊香液主要成分含拟除虫菊酯类。这些化学毒物一旦发现误食,神志清醒的患儿应立即采取催吐、服用大量牛奶或鸡蛋清来减少毒物的吸收,且立即送医院治疗。

(7)误食体温计水银

体温计内水银主要含汞元素,易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活性,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计里汞含量很少,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等,表现为口腔溃疡、腹痛、腹泻等。发现宝宝不慎误服水银后,第一时间用清水漱口并催吐。另外,如果水银洒在地上,应立即清理干净,并开窗通风,因为水银更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中毒,并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置。

(8)误食药物

发现小孩误服药物后,家长应立即做初步处理。可用手指刺激儿童咽部进行催吐,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误服一般性药物,且剂量较少时,如维生素类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误服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物,且误服剂量较大时,如误服安眠药等,则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

注意:以上家庭急救方法中均提到催吐:用手指、筷子或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处,诱发呕吐。若不易呕出时,饮清水200-300毫升,再次催吐。如此反复,直至呕出液体清亮为止。但催吐并不是万能的!有些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对孩子实施催吐,如孩子误食后处于昏迷的状态,误食的毒物可能具有强腐蚀性等。还需提醒宝爸宝妈们在送小孩去医院就诊时,记得带上误食物品的瓶子或者呕吐物,方便医生更快明确中毒毒物的性质,做进一步治疗。

宝宝误食家用“化学毒物”后,粑粑麻麻们该这么做!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吴仲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