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对于吃的讲究

在悠久的大米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

先秦,《诗经》有言: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古代稻米加工——舂臼(《天工开物》)

先秦时期,“蒸饭”是一件上档次的事情。《诗经》描述的,正是先秦时候人们蒸饭的过程,意为:从远处取来活水,那儿舀,这儿倒,就可以蒸出美味的米饭。诗中的“餴”,就是一种蒸饭之道,蒸好后米粒胀大,粒粒分明,不粘连。

秦汉,《释名·释饮食》有言:

“饭而曝干之也”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汉代画像石《庖厨图》)

秦汉时期的饭,是用麦、粟、黍、稻等制作,亦称“糒”或“糗”,多为一般平民之食。当时的烹饪仍然是重在菜肴的烹制,主食较为简单些,而当时流行的干饭,是把蒸熟后的米饭晒成干饭后,放进陶罐,吃的时候再放汤水,方便携带,随吃随取。

魏晋,《齐民要术·飧(sūn)饭》有言:

“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彩墨砖画)

魏晋时期,精选细淘,通过甑蒸,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米饭。不论冬夏,都用温热水浸米,泡约一顿饭功夫后再用手搓;水冷后倒掉,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洗做出的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唐宋,《湘山野录》记载: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隋唐以后,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尤其在宋代,已经从国外进口了稻谷,米饭的吃法变得更加丰富,将大米与其他食材搭配,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对食物的更高追求,让美味更加百变。

如今,阳光谷励大米

新生力量,继往开来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自古以来,米饭便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而阳光谷励大米,在古人对大米的追求中更进一步,追求更加卓越的品质。精选优质土壤水源 ,只想用心提供优质好米。

【新鲜农夫健康生活】大米的吃法,稻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