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开始的庙号是太宗,为什么嘉靖要把朱棣改为明成祖呢?

中国历史研究所




有些人一直认为一直认为。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追认自己没有当过皇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正统的皇帝,并让父亲进太庙,才把先祖朱棣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说是当时的太庙已经满了9个皇帝,如果要将兴献王朱祐杬的位子摆进太庙,就要移出与现任皇帝血缘最远的“宗”,这个宗就轮到明太宗朱棣了。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嘉靖皇帝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前面有明太宗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景泰帝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等10位皇帝,但是建文帝和景泰帝因为历史原因,这时还没有庙号,所以这两人不在太庙里,太庙里实际上只有8位皇帝,如果嘉靖皇帝要将自己的父亲摆进去,也才9个,不需要移出任何人。



既然如此,嘉靖皇帝为什么要将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为明成祖呢?因为嘉靖皇帝觉得太宗不适合朱棣。嘉靖皇帝能得以当皇帝,是因为伯父明孝宗朱祐樘家里绝后,嘉靖皇帝是以小宗入继大统的,一开始大臣们反对嘉靖皇帝喊明孝宗为伯父,他们要嘉靖皇帝过继给伯父当儿子,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变成叔父母。为此,嘉靖皇帝和大臣们斗了17年多时间,终于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的地位提升到和明孝宗朱祐樘一样的级别,位置排在明武宗朱厚照之上。17年的大礼仪之争,将嘉靖皇帝的礼仪知识锻炼的炉火纯青,也爱上了礼仪之争。

所以,嘉靖皇帝才对朱棣的明太宗庙号起了疑心。封建社会的太宗,是一个朝代仅次于祖的最高庙号。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等等。太宗意味着是太祖的合法继承人,是太祖事业的最好传承者。祖有功,有功才能评上祖,而太宗是太祖、高祖的直接继承人。



但是,嘉靖皇帝觉得,朱棣是靖难之后夺取的帝位,而且迁都北京,六扫漠北,功劳很大,奠定了燕王一系子孙的帝位,于国于家算是有功劳,应该成为祖,但是是成祖,历史上原本没有任何朝代有成祖这个庙号,朱棣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后来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皇帝追赠他为清成宗。如此看来,这个成字有点不好。

祖有高祖、太祖、世祖、圣祖等。太宗是宗的头,某种意义上,鸡头比牛后还好。但是,朱棣的不肖子孙嘉靖皇帝朱厚熜将朱棣的太宗改成成祖,算是还原了朱棣篡位的真实历史,倒也符合实际。也算是歪打正着。


坐看东南了


因为嘉靖也想追尊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并进太庙,所以就把朱棣的“太宗”庙号升格为成祖。

我国历代宗法礼制,基本上都沿袭周礼。《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因此,太庙正殿中只能供奉七个皇帝,除开国皇帝外,后世皇帝的牌位都遵循“亲尽则祧”的原则。“亲尽”指的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



所谓“父为昭,子为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了三昭三穆的关系,就得被“祧”。而这个“祧”,就是把牌位从正殿中挪出来,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单独供奉。

发展到明朝,这项礼制稍微有些变化,太庙中能供奉九位皇帝。除朱元璋外,多出来的就要去祧庙。



大家都知道,嘉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亲兴献王是藩王,没当过皇帝,因此是不可能入太庙的。所以,一开始大臣们和嘉靖围绕认爹这个事上,闹得很僵,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之后,嘉靖追尊自己的爹当皇帝还不够,还要把他也弄进太庙去。然而,那时明朝太庙中的九个名额已经满了。因此,要是再塞他爹进去,就得祧一个出来。



而若论亲缘关系,朱元璋之下就数朱棣和嘉靖最远。因此,嘉靖只能把朱棣“祧”出来。

可是,朱棣的文治武功是何等的伟大,这点嘉靖也是知道的。所以,嘉靖就干脆把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升级为“成祖”,这样一来朱棣就能与朱元璋并称为祖,同为“万世不祧”之君,于太庙正中供奉。

这一轮操作过后,嘉靖就以礼把明仁宗祧出来,放进了后殿供奉。这就是嘉靖追尊朱棣为成祖的始末。



这些历史要读


先说答案,因为他们都是外地藩王继统,明世宗继位的时候就有过大礼仪之争(都把嘉靖皇帝逼哭了,还说不做皇帝了等等),搞的明世宗很不爽,他为了要自己的皇位更正统,直接把明太宗升格为明成祖,这样自己的皇位更正统,像发生大礼仪之争这样的事自己可以掌握更多主动。

因为登基之初的大礼仪之争给嘉靖皇帝的刺激太大(权力的世界不相信眼泪),这也就导致了他以后的执政风格:严厉驭下、冷酷无情。

另外天地坛也是这位给天地坛分开祭祀的,以后延续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天坛和地坛。


过去即历史


世宗为啥非要给他先考升个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