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个勤劳的族人,你吃过最难忘的是什么客家小吃呢?

闽农兄弟



客家菜同客家话一样古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主要流传于惠州,河源,梅州,深圳,韶关一带。

客家菜博大精深,有很多招牌特色菜如: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客家盆菜,猪肚鸡等等。 广东的客家菜,从地域划分,又分为梅州客家菜系和东江客家菜系。



我吃过的最难忘的客家菜是,东江酿豆腐。

这道东江酿豆腐,是我们家每年除夕晚饭必吃的一道菜,也是对我最好的爷爷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我第一次吃这道菜的时候,爷爷给我讲了这道菜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俩位结拜的客家兄弟,后来因为在吃饭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面面俱到的办法,制作出了客家酿豆腐。”

这个故事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这道菜味道很好,营养价值丰富,老少咸宜,无论是下饭与佐酒都十分适合。 我之所以喜欢这道客家菜,既是因为此菜比较容易制作,也是对爷爷的一种怀念。


识饮知食


大家好,我是广东河源客家人。很多地方的客家文化有点差异,我说一下我这边的小吃。

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有人来就会泡茶,擂茶配糍粑来吃,拉着人唠家常。我弟弟在县城上学有时候带同学来玩,爸爸非常热情招待,各种特色小吃,小菜招待。他们有点被吓到了,有点不好意思再来。哈哈 ,青春期的男孩子真可爱啊!

说到小吃就要说最有代表性的甜粄了,过年过节必备的,直径30-50的圆形盘子盛着软糯香甜的甜粄,每次妈妈都会切成跟砖块一样的形状,敬祖先,或拿来送人。

每次要做这个甜点的时候妈妈总是在唠叨好大的工程。糯米里面加入普通大米一起浸泡一整晚,加入大米是怕做出来糕点太软了,所以加一点大米进去。泡好的米滤一下水装在装米粉的麻皮袋(我们都是吃霸王花这种米粉的,嘻嘻)拿去碾成湿粉。黄糖加一点点水煮到融化,热乎乎的加到粉里面。先在粉里面挖一个洞在中间倒,中间部分先快速搅拌,然后慢慢把其他粉揉到一起,全部黄糖水加进去后会得到一个可以拉起来但会流动的面糊,倒到容器里面开始上锅蒸。小时候妈妈做好放到锅上,灶头上叫我们掌火(看过的意思)每次甜粄都熟的慢,妈妈杀完鸡鸭看到这点火总会怒吼“跟点灯一样”真是怀念啊,现在妈妈很少做了,大部分都在市场买,哪一家做的好吃就去定。商品化了的食物少了一味情怀在里面。


狗头星人


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支系,他们勤劳勇敢,而又充满智慧,在每一次的大迁徒过程中为了沿途不至于挨饿,也省去烧火做饭的麻烦便会事先把米磨成粉,然后做成粄,用油炸或蒸熟带在身边,随时可吃。

黄粄,煎叛,灯盏糕,苎叶粄,那时候只有逢年过节用来红念先人的功劳才有的吃的东西,想来就令人口馋,噗嗤一口又香又油的滋味也久久难于忘怀。

而令我百食不腻的,要数最喜欢的自然就是簸箕粄了,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首先要选上等的大米,放在水里清洗揉搓干净,用水浸泡,待米发胀湿润了,便一勺一勺地放进石磨磨成米浆。然后把米浆簿簿地摊在用竹做成的圆形簸箕上,放进蒸匣大火蒸熟,最后用事先炒好的香菇丁,肉丝,菜丝,笋丝包在粄皮里面,淋上香喷喷的葱油,姜蒜油。一道亮丽的客家美食瞬间就照亮忽暗的小屋。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也不是当年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簸箕板了,现在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配上一小碗肉汤,要上一盘粄,润滑有劲,不妨来一起慢慢的品尝。





田园新月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接送他都要路过一家专卖客家菜的店,里面有一种小吃,叫花生饼,想吃零食了,就买来一包解馋,那味道、口感回味无穷!

后来也在家自制,学习如何制作,方法如下:

食材:

1、粘米粉500克

2、花生米500克

3、水550克-580克

4、食用盐20克

5、葱花3-8克

方法和步骤:

1、花生米洗干净,冷水浸泡10-15分钟,捞起来沥干待用。拿一个大点的盆现将清水倒进去,然后倒进米粉、盐、葱花搅拌均匀。

2、这里要借用一个工具来完成饼形的制作,我用的是不锈钢的勺子,炸饼前先将勺子在热油里烫热,一定要热勺子来开炸。将均匀的豆糊倒进热勺子里,再放到油锅里炸,2-3秒就自动脱离开来,方便快捷,记得要翻面,以免炸糊。

3、重复第二项,直至炸完所有豆糊。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家自己试做。也可以关注头条号“叶知秋的美食坊”,谢谢!





叶知秋的美食坊


客家擂茶饭

我不是很爱吃,但是绝对非常独特,营养也丰富,也许很多人会喜欢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起于汉、盛于明清。

在赣南、闽西、粤东、湘中、湘南、川北、台湾、香港等地都可看到客家擂茶。

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

介绍一下客家擂茶饭的做法:

工具“擂茶三宝”:一只擂钵、一根擂棍,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擂钵一般口径为30一40厘米,底径20一30厘米,高10一15厘米,内壁刻有斜纹。擂棍,长约50厘米,直径3一5厘米。

材料:茶叶、芝麻、花生、绿豆、桔皮、姜、甘草、紫苏、薄荷、香草、金不换等用料。可根据个人爱好加减各种用料。

制作客家擂茶是要科学合理的配料。这除了要用好茶、芝麻为主要原料外,配料可随时令变换。春夏湿热,可采用嫩的艾叶、薄荷叶、天胡荽;秋日风燥,可选用金盏菊花或白菊花、金银花;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陈、白芍、甘草,为“清热擂茶”;加鱼腥草、霍香、陈皮,为“防暑擂茶”。

芝麻、花生等需炒熟

先将茶叶和芝麻、花生、桔皮、紫苏、薄荷等配料放在擂钵里,用擂棍充分擂烂,然后加入开水,搅拌均匀,捞子过滤去渣,煮开。用碗分盛,即可饮用。还可配一些炒好的虾米干,肉干,豆角等放入盛有米饭的碗里,将擂茶盛入碗里和米饭一起吃。这一碗碗色如牛奶,浓似豆浆,青气四溢的擂茶,不仅味香爽口,还有止渴、明目、提神等多种功能。


古澜轩主


1、先把芋子洗净放锅里煮熟。

2、把煮熟的芋子剥皮。

3、把拨了皮的芋子捣成泥,然后加上木薯粉,芋泥和木薯粉一起搓,一直到不粘手为止,然后搓成长条,切片。

4、煮一锅开水,水开后把切好的芋子粄放锅里煮,开了加点冷水,开了再加些冷水,一直到煮熟透,将水沥了只剩三份之一待用。

5、准备一只木鱼干,锅里加油,待油热后把木鱼干放锅里炸焦,捞起,加上猪肉、香菇干一起剁碎。

6、锅里放油,油热后,把木鱼干猪肉碎等放锅里加上调味料,调成酱汁。把刚煮好的芋子粄倒入锅里一起煮,盖上锅盖,等芋子粄把酱汁吸收!起锅,洒上葱花即可!






山庄小魏在厦门


什么是客家小吃?

《客家小吃》客家小吃远名扬,历史悠悠似乐章。独特烹调风格异,乡愁几许味中藏。

客家美食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是客家菜,二是客家小吃。客家小吃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喜庆日子(即逢年过节或是红白喜事)时必吃的,每一样小吃都与客家的习俗有着一定的关系。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小吃一般都是佐酒类的熟食。但是客家小吃有些不太一样,它更偏向于是主食,因为大多数客家小吃都是米制品。




客家小吃流行于哪些地方?

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美食和客家小吃。比如福建龙岩的长汀县又被称为客家首府,这里更有着闽西客家美食之都、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等诸多称号。

客家小吃主要分布在广东和福建的客家地区,如广东的惠州、河源等,还有福建的连城、永定等。

有哪几道客家小吃让我最难忘呢?

本篇主要说说客家米酒和客家小吃:

客家娘酒

《客家酿酒》客家酿酒特醇香,透澈澄明浓逸芳。纯曲化成滋补品,健脾暖胃面红光。

在福建三明的宁化县,有一种宁化酒酿,又被称为客家娘酒,它是一种以糯米或是黑糯米做为主要原料进行制作的纯天然米酒,属于黄酒系。客家人非常好客,在当地如去朋友家做客,主人都会端出自家酿制的米酒进行招待。

饮用客家米酒的诸多的好处:

客家米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因此也是补气养血的好饮品。特别是在国内,许多地方给予孕妇在孕期或是产后,都会将其与菜品进行搭配,或是适当地进行饮用。这样可以很好地活络通经,且能预防产后的关节疼痛等。除了这些,米酒还有一定的养颜作用,冬天时在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米酒可以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酒酿汤圆

酒酿汤圆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小吃,主要流行于湖南、四川等地,但实际上在客家小吃里也有着一席之地。前面说到的客家米酒,一般来说是直接饮用的,但其实很多肉类菜品如果加上它,则会使其肉质更为鲜嫩。另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将米酒放入即将煮好的汤圆中。如果是产妇坐月子食用,则可以将米酒加入桂圆、蛋花一起煮,或是将米酒加入适量的红糖,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客家泡猪腰

客家的泡猪腰也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小吃,它也加入了适量的客家娘酒,这种米酒的酒精度含量低,是客家女生滋补养颜的必备之品。

泡猪腰选用新鲜的猪腰,将它对半切开并去除里面的白色物体,再用盐水浸泡一些时间。接着要将它切成薄片,越薄越好喔!再加入当地的客家娘酒以及食盐、味精、胡椒粉、姜茸、地瓜粉等进行腌制。最后将处理好的腰片逐片放入沸腾的开水中,并洒入一些姜丝,在煮好后再加入一些米酒。这碗出品的猪腰汤,汤水香醇美味,有着清新的酒香,更有姜丝的微微辛辣。而猪腰虽然切得很薄,但在经过地瓜粉等配料的腌制,滚水后的口感即鲜嫩又很厚实。


像饭不是饭,客家叫做粄

粄,是指用米浆制作出来的客家传统小吃,也就是以大米做为原料磨出粄浆,再将里面多余的水份挤出形成米浆,接着做成各种“粄”类的客家小吃。“粄”有多种成品,如发粄、老鼠粄、红桃粄、红粄、甜粄、菜头粄、艾粄等。而在过年时当地必吃的年糕,其实也是粄的一种。

老鼠粄

老鼠粄是客家小吃里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种,主要原因可能和它的名称小有关系吧!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经过一系列的手工制作工序会做出粄条,也就是客家风味的粉条。因粉条的两端较尖,在外型上有些形似老鼠,因而被客家人取名老鼠粄。老鼠粄可以煮或炒,出锅后再放上一些肉末、葱花等搭配即可。

牛肉兜汤

牛肉兜汤的取名,一是因为在制作它时,师傅一般是将所有食材一起兜着,烫熟后再倒入碗里,“兜”即表示着做。二是因为在客家话里,端着的“端”又被念作“兜”,而在以前小贩都是挑着担子到处叫卖,大伙买了以后就直接端着吃,因而被取名牛肉兜汤。

牛肉兜汤取材要选用优质的牛肉,使用横切法将其切成指头般的个头。切好的牛肉要加入食盐、酱油等各种调味料和地瓜粉 让它们充分地融和。最用将处理好的牛肉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这样做出来的牛肉兜汤,牛肉口感鲜嫩。

芋子饺

无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

客家人大多数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因此可以选用的主要食材并不丰富,其中芋子就是最主要的一款。芋子饺,其实也是饺子的一种,但它和其他的饺子最难大的区别,就是它的饺皮瓶不是用面粉制作的,而是将芋子煮熟后剥去外皮,然后将其碾成芋泥,再加入适量的地瓜粉做成饺皮。芋子泥做出来的来的饺皮,口感酥香软糯。而芋子饺的馅料则和普通的肉馅也有着一定的特色,它将新鲜的五花肉剁成肉泥后边国,会再添加一些香菇、冬笋、芥菜等素菜,这样吃起来也有些许的嚼劲,口感也更为丰富。


天使美食探店


先把"美食"和"小食"区别开,白斩鸡,芋头扣肉,辣椒,油豆付,水豆付,瓜花,茄子,蒜梗,葫子,竹笋,罗卜等菜酿是客家的特色美食。小食更多,讲两个家乡客家的特色小食,若你吃了,定回味无穷,喜爱入心,终生难忘。

一,罗卜灯盏糍

将新鲜罗卜擦成絲,加上猪肉,腐竹,(油豆付) 蒜子,芹菜炒熟,再配上五香粉等佐料拌匀,然后将鲜米浆倒在用铁皮做的炸器托上,放入焖好的萝卜菜,(堆成小山似的,再倒米浆盖面,放进小油锅炸熟,那香味儿飘透一条小街,路过的买两个,吃完再买几个带给家人。闻香的寻道而来,或蹲着或站着,一边买来吃一边看经营者操作浮灯盏糍。朋友,你若没尝过,请到贺州八步街或乡镇闹市,定可一饱眼福食福。

二,硬饭头糕

硬饭头是山上野生的一种薯块植物,薯块很象马甲头。将薯块制作成浆后用竹托或铁托蒸制而成,象似年糯水粄,精莹透亮,吃时拌入蜂糖水或黄糖水,那清甜,爽滑胜过凉粉,龟零膏,真乃玉液琼浆矣。


流源7


客家米酒呀~不管是温热还是冰镇的客家米酒都是好喝的很,做菜做汤加一些客家米酒。汤里飘散着酒香味,多喝几碗脸还微微泛红的☺️


苏苏苏三爷


点赞(⁎⁍̴̛ᴗ⁍̴̛⁎)关注( ̄∇ ̄)留言(^ν^)么么哒~

客家小吃就地取材,具有当地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意义!

与其他地区的小吃相比稍有特殊之处,因为它是主食的延伸,从历史传承来说,它的用途是充饥,所以大多是米制品。比如常见的有艾粄,红粄,都是米字旁,显而易见!而其他地区的小吃大多数是用来解馋,当下酒菜的…

不管是米制品还是糖类,热量都较高!

先介绍几样常见的客家小吃吧~

1. 各种颜色的粄(红粄/ 黄粄 /艾粄 /甜粄 /薯粄…)

用当地产的大米、糯米、豆类、木薯类,或加新鲜的艾草,或红糖,红曲粉,或浸泡黄粄树灰水,做成糕团子,类似于我们的青团…

2. 油角

客家人逢年过节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

用芝麻花生白糖磨碎做馅儿,面粉白糖猪油鸡蛋加水和面,像包饺子似的包住干馅儿,油炸至金黄捞出!

3. 炸芋丸(丝)

客家炸芋丸是人们在春节、七月半、八月半的应节美食,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后回味无穷,是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炸芋丸用的是一种叫“白荷芋”的芋头(也叫六月芋),把芋头表皮刨净后洗干净;把芋头刷成丝,生姜切丝备用;把芋丝装在盆子里,再加上适量的糯米粉、生姜丝、盐配料后,拌成糊状;烧好油锅,待油锅热后就可炸芋丸了。

4. 客家糍粑,将白糖、花生米、芝麻等碾成粉末,大米或糯米捶打至软糯状,扔进去打个滚,沾满浓郁的芝麻花生粉,一口一个,吃起来香甜满口;

5. 客家果脯

柚皮糖 — 顾名思义原料极简单,柚子皮和麦芽糖,吃起来淡淡柚香,甜而不腻,润肺止咳…

6. 柿饼

客家人为了过冬和迁徙的需要,习惯在农作物丰收之后将它们制作成可供长期储存的干粮,柿饼就是当中的一种,梅州客家人也称其为“柿花”。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

7. 客家“牛轧糖”

客家花生糖,有硬糖和软糖两种,其形似台湾“牛轧糖”,用花生和红糖浆熬制而成,以往客家人一般用播种剩下的花生做花生糖,象征今后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8. 麦芽糖

客家人制作麦芽糖已有600多年历史,纯正麦芽糖,称为饴糖,是以大米、糯米、大麦、小麦、粟、玉米、高粱、绿豆等粮食为原材料经麦芽酶作用,發酵糖化精制而成的一种硬糖!

客家纯正麦芽糖具有杂质少、甜度纯正、香味浓等特点,入口即软的口感是许多客家人的童年记忆,形状与我们平日看到的蜜色的麦芽糖不同,别有一番滋味。

!!!图转自网络 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