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第91屆奧斯卡沒有意外。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當12年來首位非白人奧斯卡影帝拉米·馬雷克在現場獻吻戲裡戲外的女友露西·寶通,《綠皮書》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而阿方索從重感冒的陀螺導演手裡接過最佳導演獎的獎盃,不知正在全力拼收視的奧斯卡可否滿意?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91屆奧斯卡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落幕,以下是故事結局:《綠皮書》獲最佳影片,拉米·馬雷克憑《波西米亞狂想曲》奪影帝,奧利維亞·科爾曼《寵兒》拿影后,《羅馬》獲最佳外語片&導演,未獲最佳影片。《波西米亞》獲四獎成最大贏家。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黑豹》為漫威電影宇宙首次獲得奧斯卡,拿下最佳服裝設計、藝術指導、原創配樂三獎,漫威總裁在臺下留下了喜悅的淚水。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蜘蛛俠:平行宇宙》獲最佳動畫長片。Lady gaga憑《一個明星的誕生》原聲《Shallow》獲最佳原創歌曲;斯派克·李憑《黑色黨徒》首獲個人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華裔導演石之予作品《包寶寶》獲最佳動畫短片。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從藝術的角度看,在這個奧斯卡小年裡,除了影后歸屬,每個獎項結局都不太出人意料。從收視的角度看,或許本屆奧斯卡還是缺乏了一點爆點和驚喜。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奧斯卡從來就不是什麼全球電影藝術風向標,也不是一切以商業為指標的庸俗派對,它更像一個每年一度吸引全球影迷目光的電影大秀,它提供噱頭、看點、紅毯上的明星和永遠帶著爭議的獎項,但一切歸根到底,還是一出好戲。

今年一開始有些特別,從2014年到2018年,短短5年的時間奧斯卡頒獎禮損失了近2000萬的觀眾,在本屆頒獎禮到來之前,奧斯卡開始充分借鑑網紅模式:為博眼球在所不惜,遭遇抵制懸崖勒馬。

從結果上看 ,本屆奧斯卡的票房擔當《黑豹》沒有奪下小金人,奧斯卡現場沒有主持卻多了許多頒獎的“超級英雄”,這出大戲能換回一個回暖的收視嗎?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卡隆上臺領獎時調侃說:“我從小就是看外語片長大的,這些電影啟發了我,比如《公民凱恩》、《大白鯊》等等”。這屆奧斯卡誕生了《公民凱恩》、《大白鯊》這樣名垂青史的影片嗎?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就在一年一度的輪迴之間,好萊塢電影又講出了一個新的好故事。

《綠皮書》為什麼贏最佳影片?《羅馬》奪最佳導演為什麼毫無懸念?

從最佳影片到最佳導演,奧斯卡下了一盤大棋。

早在頒獎禮開始前幾個月,輿論便開始提前佈局,製造懸念,而登臺奪獎正是戲劇張力大爆發的巔峰時刻。

最佳影片是《綠皮書》當然不算意外。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在這個奧斯卡小年裡,《綠皮書》可能不是最好的一部奧斯卡最佳電影,但絕對是選了不會錯的那一部。

從各種意義上說,這都是今年觀眾緣最好的一部奧斯卡提名電影,影片在豆瓣評分8.9分,是今年最佳影片提名當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

電影之前也拿到了製片人工會(PGA)最佳影片、多倫多電影節觀眾選擇獎、金球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影片等等。

曾拍攝《阿呆與阿瓜》《我為瑪麗狂》等瘋狂喜劇的彼得·法雷裡,將這個毒舌傲嬌黑人音樂家和落魄白人大老爺兒,一起開車去當時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的故事講得通俗動人。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公路片的表,喜劇的伴奏,嚴肅主題的裡子。

電影和黑人音樂家吃下的肯德基一樣,好看、好懂、平易近人,但又用一個遙遠時代的傳奇友誼,反指了如今世界依舊存在的扎心問題。

現實殘酷,故事溫情,電影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但卻能幫助人們更勇敢上路。

即使沒有提名最佳導演而拿到最佳影片的電影再少,它依然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優選擇,而事實上奧斯卡也的確選擇了《綠皮書》。

複雜時代,誰不喜歡簡單童話?

這部電影值得一提的還有此前曾憑《月光男孩》獲得過同一個獎項的最佳男配得主馬赫沙拉·阿里,很多人說他是以主角的戲份拿下了最佳配角獎,勝之不武,但以表演論表演,這個丹澤爾華盛頓之後又一位崛起的主角臉黑人演員,影片中充滿尊嚴與傲氣的表演,完全配得上這個獎。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羅馬》拿下最佳導演獎更是毫無懸念。就算沒有網飛破紀錄的宣傳投入,這個獎項幾乎肯定依然是墨西哥三傑之一的阿方索·卡隆的。

之前他就已經拿到了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導演工會獎、國家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導演、並且橫掃各種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一提今年的最佳導演,首先就是想到他。

阿方索·卡隆也配得上這個獎。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羅馬》的最特別之處,在於它雖然是導演阿方索·卡隆的一部自傳體式的電影,但卻並沒有從《陽光燦爛的日子》、《童年往事》、《八月》那樣從一個少年的視角代入整個故事,而是以家庭女僕的視角展開。

這麼做的好處是,避免了那種過分的沉溺與感傷,從而讓影片在獨家記憶與那個混亂恢弘的時代之間取得了難得的平衡,而導演阿方索·卡隆不僅完成了對童年往事的像素級還原,更使用65mm數字黑白攝影機,在大量的廣角鏡頭和移動鏡頭之間,以登峰造極的攝影創造出一種樸素的詩意。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即使觀眾不能完全理解這部影片和影片裡的時代,依然能夠隨著電影鏡頭最大程度理解導演的個人情感,這是真正的才華。

如果不是在被所有大製片廠拒絕之後,網飛對這個沒有明星出演、完全用西班牙語拍攝的匪夷所思的黑白影片項目開了綠燈,阿方索·卡隆也許根本無法完成這件了不起的事情:他拍出了一部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影片。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這個最佳導演獎理應屬於他和站在他身後的網飛。

自從2014年,阿方索·卡隆以《地心引力》七獎橫掃奧斯卡開始,墨西哥三傑(阿方索·卡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陀螺導演,)已拿下了過去五屆中四個最佳導演,為什麼這股奧斯卡的墨西哥旋風完全沒有結束的意思?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或許是因為:在這個太過於功利的電影世界裡,這些還沒有被好萊塢體系改造完成的電影人,依然是理想的孩子。

“橡皮人”貝爾都增肥36斤了,為什麼還是輸給了拉米·馬雷克?

今年奧斯卡的男主之爭是真正的王者之戰。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五個提名者,布拉德利·庫珀三次入圍奧斯卡,克里斯蒂安·貝爾四提,維果·莫滕森三提卡,威廉·達福四提。

就連被擋在奧斯卡提名門檻外的《第一歸正會》的伊桑·霍克也是著名的奧斯卡遺珠。

但最終領跑並奪冠的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拉米·馬雷克。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而唯一能對他奪獎構成威脅的“蝙蝠俠”“橡皮人”貝爾最終沒能逆襲。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貝爾為這部電影有多拼呢?增肥36斤(另一種說法是20斤,總之是很拼了)。剃了禿頭、漂了眉毛、練粗了脖子,也是相當拼了。這番努力,可為什麼最後還是輸了?

貝爾的表演完全沒有問題。

他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好萊塢方法派演技的捍衛者,這些年從《重見天日》《致命魔術》《鬥士》到《副總統》,人們一次次被他過山車一般的體重所吸引,卻忽略了他用身體力行驗證了章子怡在演技綜藝上說的——演員的信念感。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改變外形不過是一種表演輔助手段。角色外形靠近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用表演去靠近這位美國副總統的性格、氣場甚至是隱秘內心。

當貝爾的表演真正讓觀眾理解了這位強悍到底的副總統,他的表演就贏了,無論是否贏得了奧斯卡。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至於在頒獎禮一路向上,爆冷拿下金球影帝后氣勢一時無倆的拉米·馬雷克,不能說他的表演不夠出色,但必須指出的是,這個獎項背後的確有兩大場外因素幫忙:

一是馬雷克飾演的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本就是許多投票者的偶像,二是近年來好萊塢興起的少數群體風,更何況《波西米亞狂想曲》又是一部十足的好萊塢傳統傳記電影的架勢,平平穩穩、亦步亦趨,沒有犯錯可也缺乏驚喜,但正是這樣的設置為憑藉《黑客軍團》成名的拉米·馬雷克的發揮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令其成功地詮釋了一位傳奇人物。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而本屆奧斯卡最大的意外,應該就是《賢妻》格倫·克羅斯影后的旁落。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這已經是她第七次提名奧斯卡了,所有人都在說奧斯卡欠她一個小金人。

但最終影后屬於《寵兒》的奧利維亞·科爾曼。

在此之前這位實力派女演員已經拿下了威尼斯影后、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國家影評人協會獎等影后。

她也的確把這個令人厭惡的孤獨女王演得層次豐富立體,幾場手撕戲,撕得蕩氣迴腸。據說她還為本片增重32斤。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不是她的演技不夠好,實在是格倫的表演太驚豔、太強大了,所以這個結果才格外令人意外。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從影45年的格倫,首度角逐奧斯卡影后的《致命誘惑》,就讓她一炮而紅,之後的類似《101只斑點狗》中邪惡可怕的庫伊拉這樣的反派角色刻畫照樣入木三分,這些年的她,早就拿遍金球獎、艾美獎、東尼獎和美國演員工會獎,但是入圍過3次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3次最佳女主角獎的她,始終沒有拿過奧斯卡。

《賢妻》中的她,她與丈夫表面上琴瑟和鳴,私底下卻暗潮洶湧,不管長久的冷靜壓抑還是瞬間的爆發,都帶出見長女性歲月的隱忍無奈,動作是戲、微表情是戲,面無表情是戲,臉上的細紋都是戲!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同樣是落淚,她的淚中卻能傳遞不同的情緒,有無奈的淚水,有隱忍不發的淚水,也有情緒奔湧的淚水。

她的表演生動說明了,一個好演員不是哭不出的出來的問題,而是如何哭出一個角色不同內心世界的問題。如此經典的演出,依然無法為她贏得影后。

那麼奧斯卡欠她的小金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還?

超級英雄救收視?91歲奧斯卡拼收視還是做網紅?

可是這些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表演者和過去一年好萊塢最好的電影,足以拯救奧斯卡每況愈下的收視嗎?

在頒獎禮之前,本屆奧斯卡顯然啟動了一場大眾向圈粉之路。

但“出圈”也意味著對原有流程甚至核心價值的調整。當奧斯卡試圖以“創新”之名拼收視,雖然戲很多,卻免不了顯出周星馳在《大內密探零零發》中落敗最佳演技獎時獲得的評語:演技略顯浮誇。

首先是主持人風波,本屆典禮原本是邀請美國喜劇男星凱文哈特主持,但由於他過去的恐同言論被起底引發爭議,凱文哈特雖然公開道歉,但仍在去年12月堅持辭去主持一職。而後典禮轉播單位ABC正式宣佈本屆將不會有正式主持人,主持工作會由每位頒獎人串場。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為了填上主持人缺席可能影響的收視份額,奧斯卡搬出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超級英雄”頒獎人陣容,包含《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驚奇隊長”布麗·拉爾森以及“前神盾局局長”塞繆爾·傑克遜等。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主持人風波還只算是意外,更嚴重的是奧斯卡主動惹出的風波。

之前學院主席約翰·貝利宣佈: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轉播時間過長,為了提高收視率,它們要將頒獎禮縮短至三小時之內,將在商業廣告時段頒發四個獎項。

這四個原計劃被放到廣告時段頒的獎項是:最佳攝影、剪輯、化妝造型、真人短片。

結果引發了一場好萊塢盛大的抗議行動。不僅各獎項的相關工會、協會很多都提出了抗議,昆汀、李安、老馬丁等近百電影人還聯名發表聲明要求學院收回決定。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這個陣容有多強悍呢,包括了墨西哥三傑、皮特、諾蘭、德尼羅、麥克道曼、科恩兄弟、克魯尼、維倫紐瓦、查斯坦、艾瑪·斯通、裘德·洛、喬·羅素等。

抗議的發言也彷彿一出奇葩說現場。

阿方索·卡隆說的是:“影史上的傑作可存在於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沒有故事,沒有演員和沒有音樂的情況下,但沒有一部電影是沒有攝影和剪輯而存在的。”

陀螺導演說:“我不會假設哪些獎項應該出現在奧斯卡之夜的商業廣告時段,但請注意:攝影和剪輯是電影藝術的核心。並非從戲劇或文學傳統中沿襲而來的:它們本身就是電影。”

在外媒和社交媒體持續圍觀下,學院最終發表了聲明:“我們聽取了成員們關於頒發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真人短片、最佳剪輯、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四項大獎的反饋意見。現決定將所有類別獎項都以傳統的電視形式呈現,無需剪輯。”

奧斯卡的拼收視之路似乎變成了一部打臉大戲:打算讓“最佳原創歌曲”提名的五首中只有兩首在頒獎禮上演唱,Lady Gaga直接放話,如果這樣,自己就不會在奧斯卡上表演。好吧放棄。

新增最佳流行電影類獎項,抗議聲如潮,好吧也放棄。

但這出荒誕大戲背後,終究是奧斯卡日益強烈的收視焦慮。

逼著奧斯卡出盡板斧的,是這場一年一度星光熠熠的頒獎禮收視率持續的斷崖式下跌。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作為全球電影行業最為權威的頒獎禮之一,自2014年吸引了4370萬觀眾之後,由ABC電視臺轉播的頒獎禮近年來的收視穩步下降,2018年只有2650萬觀眾,比2017年少了20%,創下了歷史新低。五年來已經差不多丟了一半觀眾。

雖然儘管收視率低迷,奧斯卡頒獎禮的廣告倒是越賣越好,但學院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拼收視就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的第一任務。

可是奧斯卡收視為什麼越來越差?

表面看是因為最佳影片提名中票房大片數量越來越少。

奧斯卡頒獎禮收視人數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達5530萬人次。那一年在北美大賣6.6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1項奧斯卡獎,萊昂納多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頂流偶像。而去年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水形物語》在北美的票房收入僅為5745萬美元,票房收入最高的二戰電影《敦刻爾克》也並非票房爆款。這似乎很可以解釋頒獎禮收視的低迷。

但更復雜的背景其實藏在奧斯卡收視每況愈下廣告費卻水漲船高背後,是廣告商都是傻子嗎?

真正的原因其實就在本屆奧斯卡的大贏家——網飛身上。

當電視觀眾快速改變的觀看習慣,2019年格萊美18-49歲收視率為5.6,比去年的5.9再跌5%創下新低,2019超級碗的收視率也創下10年來的新低,所以奧斯卡頒獎禮收視率雖然下跌,依然是北美收視的強者。

所謂自救,其實更像一場傳統電視收視整體水逆之下的逆流而上,但即使首部“非英語”的最佳影片出現,“超級英雄”集體登場頒獎,依然是治標不治本,既然2017年的奧斯卡史上最大烏龍都沒有保證收視率,這一屆同樣很難。

不一定收視回春的奧斯卡,就一定失敗了嗎?

當一切塵埃落定,我們發現奧斯卡依然努力維持著商業和藝術脆弱的平衡。

我們都知道除去影片本身的質量之外,也還有不少場外因素,決定奧斯卡會在最後時刻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但場外因素無論怎麼挪移變換,gaga都沒有奪得影后,最終結果依然符合預期,少有驚喜,但這樣的沉穩背後也代表著奧斯卡的穩定審美。

因為奧斯卡再需要流量和爆點,也不會放棄藝術的底線。

總體上說,今年的奧斯卡影片收成不佳,是個標準小年。但這個小年奧斯卡依然足以使許多人功成名就,背後依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讓《羅馬》問鼎奧斯卡,網飛砸下的公關預算高達2500萬-3000萬美元,最終《羅馬》沒有拿下奧斯卡,但網飛依然是本屆奧斯卡的大贏家。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至於《綠皮書》為什麼能奪得最佳影片?因為它是今年好萊塢講得最好的一個故事,再宏大的藝術,終究要深入人心。

史上戲最多的一屆奧斯卡,《綠皮書》和網飛成了最後贏家

看情況本屆奧斯卡依然很難收視回暖,最近每一屆頒獎季都被影迷哀嘆成“小年”,但除了奧斯卡本身的成色,另一個原因或許是中國觀眾對奧斯卡的要求高了。從再次奪最佳男配的阿里影業到觀眾,大家的審美都在提升。

但這樣的一個盛會,依然足以讓我們進入到電影之夢裡。

至於拼收視這出大戲,明年奧斯卡一定會繼續演下去。沒辦法嘛,就算是奧斯卡,也是要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努力討生活的呀。

以下為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綠皮書》

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羅馬》

最佳男主角:拉米·馬雷克《波西米亞狂想曲》

最佳女主角:奧利維亞·科爾曼《寵兒》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綠皮書》

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

最佳改編劇本:《黑色黨徒》

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

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

最佳外語片:《羅馬》(墨西哥)

最佳剪輯:《波西米亞狂想曲》

最佳攝影:《羅馬》阿方索·卡隆

最佳視覺效果:《登月第一人》

最佳音響效果:《波西米亞狂想曲》

最佳音效剪輯:《波西米亞狂想曲》

最佳藝術指導:《黑豹》

最佳服裝設計:《黑豹》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副總統》

最佳配樂:《黑豹》Ludwig Goransson

最佳原創歌曲:“Shallow”《一個明星的誕生》

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

最佳真人短片:《皮膚》

最佳紀錄短片:《句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