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昨天在朋友的大力推薦下,我觀看了這部極富人生哲理的電影《綠皮書》,聽我的朋友說它是一部傳奇而又平實的公路電影,但它卻為我們講述了一些人生中偉大的哲理,所以我饒有興趣地開啟了這部《綠皮書》的觀影之路。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影片發生在1962年的紐約,當時那個在酒吧打工的託尼因為一次衝突使他暫時失去了收入,而恰恰此時,一個偉大的黑人音樂博士唐謝利正在招聘司機兼私人助理,陪他去美國南部演出,這部近2個小時的影片就從這裡開始了。

當託尼去謝利博士的辦公室面試時,他看到了一個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辦公場所。

屋內滿屋的奢侈傢俱,地面上鋪著華麗的地毯,甚至還有象牙做成的裝飾品,在屋子的正中央,謝利博士正坐在那個屬於他的那個寶座上,看起來是那麼的高貴和不可一世,但隨著影片發展,我們才慢慢明白原來這個謝利才是那個真正自卑的人,他展現給世人的一身華麗只是他善於偽裝的外表。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就這樣,兩個人談好了薪酬,順利開始了他們傳奇的公路經歷。

在出發前,託尼收到了一本專門為黑人旅行製作的《綠皮書》,事實上這是一本為了躲避白人種族歧視的手冊,託尼根據它的指示驅車和謝利來到了一處專門接待黑人的旅店。

在這裡,高貴的謝利表現出了他內心極其自卑的一面。當他進入到綠皮書記載的那個簡單而又破舊的旅店時,他高貴的神經突然緊繃了起來。他首先拒絕了那些黑人朋友打牌的邀請,然後一個人心煩地到外面的酒吧喝起了悶酒,最終卻惹出了事端。

當我看到這一幕,我既心疼謝利的無奈,又對他極度自卑的性格十分地惋惜。在19世紀種族歧視特別嚴重的美國,做為一個黑人音樂家或許真的無法改變現狀,但人生絕不能止步於此,即使做為黑人也要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著陽光和自信。

如果人的意志是可以被摧毀的,那我想這必然不是因為那些外界所謂的條件,因為真正能夠摧毀他的只有他內心深處真正的卑微。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或許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有低谷時刻,亦或是心中存有難以言表的那份孤獨,但我們只要在內心中充滿著陽光,就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打倒。

很不幸,影片中的謝利博士卻被一次簡單的住宿經歷摧毀了自己的自信。

第二天,酒醒後的謝利博士登上了演出的舞臺,當他把手指放到琴鍵上的那一霎那,卑微的他突然找回了自己久違的那份自信,他為全場的觀眾奉獻出了自己高貴而又優雅的一場表演。

但好景不長,在又一場演出中,被做為鋼琴家邀請參加聖誕晚會演出的謝利卻遭到了白人老闆非人的對待,他擠在一個小雜物間做為更衣室,甚至他只是想在白人餐廳就餐的願望都無法被滿足。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這次他終於沒有輸給自己內心的那份卑微,他冒著違約的風險和助理託尼揚長而去,他們到了附近的一個黑人酒吧去就餐,在那裡他用自己高超的琴技迎來的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在這時,我突然感到原來很多人的自卑其實只是把自己裝進了一個本不屬於自己的牢籠,逃出這個環境,每個人都會是屬於自己的那個王,就像謝利一樣,在那個黑人酒吧,沒有人會在意他的膚色,卻都會因為他高超的琴技對他敬佩不已,這才是謝利可以獲得的那份高傲。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在這部影片中,在謝利博士的身上,我深深體會到了高貴和自卑的真正含義。

像很多人一樣,衣冠楚楚,奢侈品滿身真的無法展示一個人的高貴,而真正的高貴的人是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一顆敢於適應環境或者走出牢籠的內心。

當人們有一天真正能觸摸到自己的內心,感到了自己的堅強和勇敢,或許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打敗他,這時的他才是真正自信高貴的那個人生之王。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在影片中,最激烈的劇情衝突莫過於託尼和謝利博士的性格碰撞。

在路上,高貴優雅的謝利博士總是安靜地端坐看著窗外,而託尼卻在喋喋不休的說著那些讓人並不感興趣的話語。

在便利店購物,託尼順手撿起了那塊掉在地上的綠色石頭,卻被謝利博士逼著為這塊石頭“無奈”地付了錢。

在肯塔基州,託尼買了整整一桶的炸雞,用手拿著在車上放肆地享用,而平時生活養尊處優的謝利卻覺得這樣吃東西非常的不衛生,在託尼的一再堅持下,博士終於用手拿起了炸雞,也像託尼一樣啃了起來。

在一次休息的時候,託尼給妻子寫信,蹩腳的文筆和詞句讓託尼對妻子的豐富感情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時謝利博士用自己浪漫紮實的文字功底幫助了託尼這個不會說情話的僱員。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這一路的巡演,託尼和謝利兩個朋友像是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兩個人互相學習,互相救贖,最終託尼改掉了自己愛偷東西、喜歡說謊的壞毛病,也學會了用浪漫的話語對妻子示愛,而謝利呢,內心極度孤獨自卑的他,也終於放下自己的那份戒備,不再用高貴去掩飾自卑,臉上也有了笑容。

其實託尼和謝利很像在生活中矛盾的我們,有時我們明明知道晚睡不好,但卻貪圖一時的痛快又一次睡到了凌晨;有時我們想努力學習,卻因為自己的懶惰把課程放在了明天;有時我們也想要努力奮鬥,卻被一時的困難嚇的退縮不前。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或許當我們冷靜下來,默默思考,我們會真正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去做。真正好的習慣會在潛移默化中為我們改掉錯誤,也會在時間的長河裡讓我們更加積極地面對明天,或許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吧。

當我們有一天獲得了成功,回頭再看看我們曾經的人生,我們也許會感謝我們內心的這個諍友,正是他教會了我們成長,把我們從一次次錯誤道路上拉回正途,這或許才是在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那個自己吧,積極陽光,快樂向上。

《綠皮書》影評:自信陽光,向生活中的《綠皮書》說“不”



在影片最後,謝利博士終於邁出了自己人生中偉大的一步,來到了託尼的家,那個滿是白人的家庭,一起慶祝聖誕,這意味著自信和陽光已經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那本他心中的《綠皮書》已經被悄悄地撕毀,自己的人生也看到了新的曙光。

或許,當我們看完影片,我們都為託尼和謝利能有這樣的好友感到羨慕,但我覺得在我們自己的人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矛盾而又相反的個體,只有努力拼搏才能讓我們把最自己積極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做一個自信而又勇敢的人生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