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綠皮書》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是真的有這兩個人,經過那次旅行後,他倆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有點像《當幸福來敲門》,沒有刻意的去渲染,只是通過一件又一件小事,來讓你瞭解電影中的平凡人生。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第一幕劇情:整部電影最高潮的部分,是雨中對白。在種族歧視地背景下,夜晚雨水混著淚水流下臉龐,心中如雨水一樣冰涼。生活的優越,掩蓋不住出身的卑微,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不被人在乎,不被理解。今晚他不是一個享譽全國的鋼琴家,只是一個無助的普通人,一個也渴望得到尊重的普通人。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第二幕劇情:停車在鄉間小路上維護,雪利下車透氣,對面是十來位黑人農民除草翻地,男女老少,衣衫襤褸,每個人都揹負著生活的重壓,面朝黃土,終日埋首田間。雪利望向他們,所有人也停下手中的農活與西裝革履的鋼琴家對視。相同的膚色,卻出身不同的階級,有著不一樣的命運。這一幕對視的鏡頭只有短短的十五秒,它好像什麼都沒有說,甚至沒有一句對話,但也好像什麼都說了,千言萬語,都在目光中吐露。你能讀出多少東西,就經歷了多少人生。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第三幕劇情:聖誕前夕的最後一場演出,主辦方拒不讓雪利去餐廳與白人共同用餐,唐憤怒離場,去黑人酒館散心。在服務員的盛情邀約下彈奏一曲,這次演奏沒有施坦威鋼琴,沒有社會名流,沒有高雅的演奏廳。但是伴奏的人,跳舞的人,喝酒的人,彈奏的人,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在這場演奏中,沒有了階級對立,沒有了膚色歧視,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在演奏自己的音樂。唐雪利也第一次露出微笑,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幕和第三幕剛好是一處對比,一個無聲,一個有聲;一個階級不同,一個忽視出身;一個佈滿憂愁,一個其樂融融。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演奏完畢,為期兩個月的南方之行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唐雪利體悟到自身種族所處的境遇,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託尼學會了舉止文雅,不再粗俗。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收穫了一生的摯友。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電影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是要敘述的事情非常多,有很多的細節都值得深思與討論,比如:雪利和親人為什麼疏離,雪利進警察局的原因,來南方巡演的原因。還有託尼寫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內容到底是什麼?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我以為會作為彩蛋留到最後,誰成想後面根本沒提了。我個人認為如果最後結局改成在最後一封信上總結兩個月的經歷和感悟,再煽一下情也很不錯。電影的結局,唐雪利敲開託尼的家門,一段一生的友情就此展開。並且劇中的劇情安排的特別巧妙,雪梨博士每到一個地方演出,遇到的經歷越是刻薄。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他的演奏樂曲就彷彿越是激烈,可每次雪梨遇到這些不公平待遇他都選擇用尊嚴面對,而不是意氣行事,情緒佔上風,把這個人物的智慧與思想刻畫的一清二楚。並且,他選擇沉默,卻用演奏表達出了自己所有的情緒,憤怒,委屈,心酸,不服輸與倔強。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淋漓精緻,真是精彩,這是一個關於種族人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自由的主題,兩個主角,內心都有著自己的尖銳與“固執”,但最終還是被彼此深深影響,並且改變了自己,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

《綠皮書》真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