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

一部沒有女主角,兩個男人的溫情故事,

一部黑人和白人發生在旅途中的故事,

一部彼此打開心扉,互相守護的故事,

一部反應黑人種族歧視社會問題的故事,

一部根據真人事蹟改編,成為一生摯友的故事。

來面試的託尼。唐博士是自小生活在美國的一名著名黑人音樂家,因為黑人的身份,一邊在獲得白人富人給予的掌聲和財富同時,一邊又遭受著下了舞臺後對待黑人種族歧視的差別對待,“自尊”是他見到託尼之前一直維護的東西,所以他總是腰桿挺直,一副“高冷又高貴”的樣子,做所有事情,秉承的都是“規則”“禮儀”“文化”,好像這樣就可以真正“裝”成一個上流社會的人。而事實是,白人富人大多數不接受他,自己的種族也融入不了,夾在中間,生活無趣又孤獨,陪伴的只有音樂,還有每次演奏完之後的招牌式假笑和每晚一瓶的威士忌。直到遇到託尼,我的感覺就像一個“好”小孩遇到了另一個“壞”小孩,彼此性格互補,相互影響,相互依賴,慢慢找到、成為真正的自己。

他們彼此最讓人感動的有三個場景:

相互支持。第一次是他誤以為託尼會離開自己,他小心挽留,託尼解釋的畫面。雖然你見過我最狼狽的樣子,但我依然想挽留,交你這個朋友,而剛好你理解我內心經歷的種種不容易和脆弱,願意繼續同行。

經受煎熬的博士

雨中咆哮的博士

第二次是唐博士在雨中痛苦、無奈咆哮自己尷尬身份和處境時,從鏡頭裡都能感受到他的無助,和託尼的驚愕和心疼。

溫暖時刻

第三次是平安夜託尼一家無比熱鬧,與唐博士在偌大的房子孤零零一個人形成強烈的對比,託尼在熱鬧的家中,想著唐博士平安夜獨自一人,唐博士在家拿著當初他十分正義要託尼放回原地的綠色石頭陷入沉思,最後是託尼打開門後,兩人開心的相互擁抱,相互祝福聖誕節快樂,還有託尼妻子給了唐博士一個大大的擁抱,感謝他教自己的丈夫,在離家的兩個月裡寫浪漫的情書給自己。

談心的朋友

幫託尼寫信給他的妻子。不知道託尼知不知道妻子猜到了信不是他自己一已之力寫的,但這也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愛是真的,友誼也是真的。

最享受的一次演奏。最後一場巡演,唐博士也不再忍讓,做出了該有的反抗,離開邀請他演奏卻拒絕他在此就餐的餐廳後,跟託尼來到屬於黑人的“橘鳥酒吧”演奏了一場最盡興的音樂,結束之後不是招牌式的假笑而是發自內心的咧嘴大笑。託尼在回到家找到工作後也不再那麼的過於灑脫,最終成為了一家公司的主管。

自2013年兩人相繼去世前,他們是彼此一生的摯友,彼此支持,友誼長存。

《綠皮書》經典臺詞

My father used to say, whatever you do, do it a hundred percent, when you work, work, when you laugh, laugh, when you eat, eat like it is your last meal.

我父親曾經說過,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到極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像是最後一餐那樣去享受。

So if I'm not black enough and if I'm not white enough, then tell me, Tony, what am I !?

如果我不夠黑,如果我不夠白,那麼 Tony,請告訴我,我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