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文 底层史观 创作于4月20日

要是提起李世民,相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他和武则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武则天在政治方面借助他的能力所获得的一些权力从而让自己当上千古第一女帝。总之,可能很多人在想起李世民时候,心里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武则天。事实上,在李世民本人的生活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的还是他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长孙皇后。提起这名女子,可能大家的熟悉程度没有武则天那么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对于她的宠爱也是非常多的。在他在位期间也有很多和长孙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足够让人感受到皇帝家庭之中的爱恋,甚至说是一个古代女子的柔情。总之在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长孙皇后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温柔贤惠的女子。相信就算是,在现代也一定是万人追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名女子,到底给予了李世民什么东西?而她又是什么性格呢?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首先长孙皇后,大家对于她的夸赞都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一代贤后而不像其他女子那样对权力有很大的欲望。那么,他们两个人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李渊,他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隋朝的官员,而长孙家和李渊家是一样的,他们都属于隋朝的大将。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的父母也是不可避免的会认识,而基于古代的婚姻状况,父母之间的约定也会成为婚姻的前提,当时人们都知道李渊事实上是迎娶了一名比较贤惠的妻子,也就是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窦氏。人们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子,也就是说她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比较好的,而其中李世民也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个。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当时的长孙皇后在外界看来是十分美貌的,也有她母亲大佳闺秀的一种风范。而在长孙家的教导之下,相信也不会太差,所以说当长孙皇后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父亲就会考虑给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个怎样的夫婿?当时他们就将苗头看向了李世民,毕竟李渊和窦氏的能力摆在那里,所以李世民之后也有可能谋大事,这当然也是长孙家最为看重的一点。等到他考虑完这些事情之后,直接就去李世民家里提亲,来谈儿女的婚事。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两家是十分门当户对的,所以两家的大人也没有任何的阻拦,可是当时的长孙氏也仅仅只有几岁,这件事情也不可能操之过急。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而当时的长孙晟醉酒之后回到家里给自己的儿子长孙无忌说了今天去李渊家给女儿提亲的事情,并表示李世民就是自己的妹夫,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也是十分好奇的,当然之后也会刻意的和他多多接触,毕竟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家人了。提完亲之后没过多久,长孙晟就已经去世了。而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家庭之中,只要一家之主去世之后,这个家庭就有可能落寞。如果特别凄惨的话,儿女也不会有太好的生活,所以说当时,长孙无忌和长孙也是很迷茫,而这时候他们的叔叔将他们两个人接到了自己的府上并且养育他们。等到长孙氏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当时的李世民,也就成为他的结发妻子。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我们也都知道当时长孙氏嫁给李世民之后,当时的李家也并没有那么辉煌还是处于一种争夺皇位的过程之中,而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实权。所以说,大部分情况下李世民和自己的父亲在外面征战,窦氏才是掌管这个家庭的重要人物。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事实上没过多久窦氏就去世了,而当时的李渊也已经称帝,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所以皇位也是属于他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的丈夫处于一种比较劣势的状态,所以长孙氏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的丈夫得到他想拥有的东西。在我们看一名女子能在政治上给予什么帮助呢?事实上当时的长孙氏对于自己的公公李渊是十分小心翼翼的,而她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想让李渊对于李世民有更多的看法,看到他的能力,将他送上皇位避免给自己的丈夫添麻烦。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最后李世民的结局我们也是知道的,他自作主张和李建成一党进行战斗,并且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就随即登位,而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结发妻子,将长孙氏任为皇后,也就是我们后来所了解到的长孙皇后。

按照别人的想法,任何一个皇后都是十分分忌讳宫中的嫔妃,毕竟任何一个女子都不愿意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况且长孙皇后是从一开始都陪伴在李世民身边并且给予他很大帮助的人。可是这样的嫉妒并不存在于长孙皇后的心里,她甚至在宫里面对待任何一位下人都是比较平易近人,仁慈的。除此之外,她也想尽力的和谐后宫的关系,而她这样做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让李世民不要操心后宫之事。所以说,她对李世民所做的事情,已经让我们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一个女子能牺牲如此只为成全自己的丈夫。

看到长孙皇后的贤惠,相信大家已经十分佩服了,那要是知道她在李世民想要将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提拔的时候,她表示这样的决策是十分错误的,你就可以看到她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可能和宫中另外一些比较单纯的女子不一样,她的内心对于政治书还有一定的看法,并且敢于和李世民,探讨。当长孙无忌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或许,其他的大臣们已经觉得有一些恐惧了,毕竟外戚专权这种事情在以前的朝代中也出现过,皇帝不防,而大臣不得不防。基于这样的情况,长孙皇后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李世民从中为难,或者说是为了保全自己哥哥的性命,她表示一定不能提升自己哥哥的权利,这也看到了她一介女子的长远打算。

唐太宗李世民成功的背后,除了个人才能,还离不开这名女子的支持

当然看到她这样做,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她是不是一个不问世事的人,事实上她虽然不问政事,但对于一些政治上的事物还是能给予李世民一定的帮助,可能她并不像武则天那样内心有欲望想要拥有一定的权力并且掌控当时的江山,她只是想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助自己的丈夫减轻一些负担,并且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得丈夫的皇位可以做得更稳。有这样的评价也不是随意编造的,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们看到了这名女子对于李世民的帮助。我们都知道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十分喜爱的一个女儿,而李世民对于这个女儿也是十分的喜爱,甚至想要在她嫁人的时候给予她更多的嫁妆。可是按照当时的法律,公主嫁人的时候是不能比长公主嫁妆多的,所以长孙皇后及时的制止了李世民做出这样的事情。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如果真的对自己的女儿十分好的话,可能内心会有些不满,毕竟任何一个人都想要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最好的东西更何况是在中国古代,但是长孙皇后能考虑这样的事情不合律法,所以不能做也是十分难得。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能考虑到轻重。

可是不管什么人总是有去世的那一天,而长孙皇后虽然如此的美好却也是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当时的她已经病重,很多人都对她表示关心,但是他还是尽力的委婉拒绝不想给自己的丈夫添任何麻烦。当时的太子甚至说想要大赦天下,为自己的母亲求取一点福德,可是这个事情立即被长孙皇后否定,因为她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介皇后。


在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

而在她去世之后,李世民也没有变的荒淫,事实上她对于长孙皇后的思念还是非常多的,甚至自作主张的抚养了长孙皇后留下的孩子,这让我们感到十分的难得。在小编看来,任何一个皇帝,如果背后有这样一名女子,相信也是会促使国家的发展。毕竟有人说女子说祸国殃民的存在,而长孙皇后带给李世民的更多的是帮助。对于长孙皇后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