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是一首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停車坐愛楓林晚”,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停下車來觀賞。可是,“坐”為什麼可以表示因為的意思?從字形上看“坐”是兩個人坐在土堆上,那“坐”跟“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土”表達中國人對土地的熱愛和敬重呢?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土”甲骨文

“土”被寫成上面一短橫、下面一長橫、中間一豎,但從甲骨文可以明顯看出它是一個土堆的形狀,所以“土”不是鬆散的泥土,而是隆起的土堆。

隆起的土堆用於祭祀土地神,代表中國人對土地深深的眷戀和崇拜。中國是農耕民族,衣食住行都依賴於土地,俗語說“生於塵土,歸於塵土”,土地也是生命的來源和歸宿。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數量最多的神就是土地神,《西遊記》中孫悟空拿出金箍棒朝地上一敲,一縷煙揚起,土地公公就從地裡冒出來。山神、河神也是土地神,城隍就是城市中的土地神。

後來,人們為了表示對土地更高的崇拜,在“土”字的左邊加上表示祭祀的“礻”,這就是“江山社稷”的“社”,社稷就是江山,對古代人來說土地和糧食是最重要的。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社戲》,講述的就是冬日裡鄉下為了祭祀土地神聚集在一起觀看社戲的故事。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坐”金文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坐”由兩個人和一個土組成,土代表的就是土地神。兩個人發生矛盾後,來到土堆旁爭論,找土地神解決問題。古人認為土地神是最能維持正義、保佑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神。當發生糾紛矛盾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衙門尋求“公斷”,而更願意通過土地神來化解彼此的矛盾。

“坐”的第一個意思是犯錯。在《晏子使楚》中,楚王為了羞辱晏子,讓下屬押著囚犯從王宮前走過,楚王問:“何坐?”這個人犯了什麼罪啊?答曰:“坐盜。”犯了盜竊罪。中國還有個詞語叫“連坐”,因為某人犯了錯誤而受到牽連。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坐”的第二個意思是因為、原因。如何才能知道一個人是否犯了罪呢?這需要雙方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闡述各自的理由。《樂府詩集·陌上桑》中“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意思就是“回來之後埋怨(沒有好好勞作),只是因為仔細看了羅敷的美貌”。

漢字思維|漢字“坐”不是表示sit,那“坐”最初是什麼?

從“土”到“社”再到“坐”,漢字忠實地記錄了中國人對土地的眷戀,也體現了古人的思考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