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在古代时期,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不乏世外高人的身影,这些世外高人几乎从不露面,可是他们却似乎在暗中操控着一切,大到朝廷政治,小到黎民琐事都有所涉及。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世外高人”,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可他的几个徒弟您肯定听过,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都曾拜于他的门下。他究竟是谁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每逢乱世,必然会有一位“世外高人”指点迷津,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诞生过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高人,此人便是鬼谷子。鬼谷子从未出山过,可他的徒弟却个个都是王佐之才,其中包括通晓兵法的孙膑与庞涓、以三寸之舌合纵连横的苏秦和张仪,以法家著称的李斯与韩非子。正是这些徒弟们的精彩“表演”,才让战国时期一场壮丽恢宏的画卷得以展开。

到了乱世三国时期,似乎已经成了谋士与武将的天下,而论起三国中顶级的谋臣,只能非卧龙凤雏莫属了。二人的能力有目共睹,孔明隆中对时,就曾将天下三分预言天下大势,出山之后更是屡出奇计,让屡战屡败的刘皇叔有了立足的资本。庞统更是在出场时就以铁索连舟之计,助孙刘联盟火烧曹操于赤壁,直至死时还遗计巧取西川。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可就是这么二位能臣,却都是拜倒于一个人的帐下,此人便是庞德公。提起庞德公,估计没有几个人听过,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当然,将其说成是“世外高人”应该更贴切。《先贤传》曾记载:“鄕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以及司马徵被称为水镜先生,都是庞德公给起的名字,由此可见庞德公的实力。

当年的荆州刺史刘表,曾经单人独骑进荆州,之后便提领荆襄九郡,在众多门阀中一时风头无两。此时的庞德公隐居在荆州附近,贤名就已经响彻九州,刘表近水楼台先得月,曾多次拜访庞德公请其出山,可庞德公屡次婉拒就是不肯出山,而是潜心治学培养人才。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天下三分的大势,庞德公胸中早有盘算,而他也为自己的徒弟们寻找着最好的“买家”,此时他看中了狼狈不堪却又身份正统的刘备。为了钓刘备上钩,庞德公也算是颇费心机,吊足了刘备的胃口。

他先是为“卧龙凤雏”造势,让世人都知道二人的隐士身份,准备让二人“品牌化”,果然引起了屡战屡败又想成就大业的刘备注意,当刘备循着贤名来拜访时,庞德公先是让水镜先生推出自己的另一位弟子徐庶,让刘备先“试用”一番,感受下“先尝后买”的“放心消费”。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接着,徐庶便给刘备屡出奇计,让刘备感受到“智囊团”的重大作用,当刘备满足于徐庶带来的胜利时,庞德公便让徐庶借着老母被捉的借口离开,让刘备再次陷入窘境,而此时的刘备却再也离不开智囊了。

为了找回屡战屡胜的感觉,刘备只能再次陷入苦寻谋士的境地,这也是刘备能耐着性子三顾茅庐的原因,往往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才会值得珍惜,而刘备能始终如一的对待诸葛亮,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当然,这一切都是庞德公先生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可以说,诸葛亮和庞统以及徐庶的一生,都在庞德公的算计之中,徐庶之所以能混进曹营,也是庞德公一手策划的,毕竟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徐庶的身份也是庞德公给自己“买”的一份保险,以防日后的些许差池。

至于诸葛亮在临死时为何要高呼“庞德公救我”,就是因为当年的庞德公因誓死不出山而得罪了刘表,刘表恼羞成怒放火烧山时,庞德公仅口含七粒米躺于石床之上,大火竟难伤其半分,因而诸葛亮认为其有“起死回生”之能力,这才会在用七星灯续命失败后,将庞德公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小编认为,这段故事很可能是小说家的一家之言,属于野史范畴,实在不足为信。

三国“鬼谷子”,蜀国三谋士都拜他为师,孔明死前曾向其大呼求救

​【参考资料:《春秋》,《三国演义》,《先贤传》】

本文撰写者:常山赵子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