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渾渾噩噩過了很久,終於想起來整理一下思緒。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

《道德經》

有個朋友的網名叫道可道,取名於道德經,一直深深被這部本書的哲理所折服。這本經典曾經讀過,以後還會再讀。最喜歡其中的一句,無為而無不為。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約翰克利斯朵夫》

這本書斷斷續續讀了很久,一來其篇幅實在太長,二來有些地方又實在有些枯燥無味。

最大的體會就是,朋友易得,知己難求!當你春風得意的時候,身旁會有很多的朋友,卻少有知己;當你被誤解被欺騙落寞的時候,真正的朋友才會出現,他們會給予你最大的支持。我的朋友們,分散在天涯海角,隨不常聯繫,卻時時掛念。君子之交淡如水,至真之情皎如月。

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富蘭克林自傳》

除了欣賞富蘭克林本人的才華以外,他個人的道德追求也值得一提。他將道德修養具體列出,便於實踐,實在不可多得,說起來也算是得道之人吧,可以稱為美國的“孔子”了,這些都成為以後很多勵志書籍的範本。用《論語》中的話可以概括其道德實踐。“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言而慎於行。”

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塵埃落定》

這個世界在一個“傻子”眼中,是那樣的不同。我有時候太過於自我,老是認為這個世界應該是我所想象的那樣,不能有不同的看法,很少站在別人的視角上去考慮問題。然而反過來想,當眾人都認為你是“傻子”的時候,那麼很可能你和眾人不應該處於同一個時代,你的思想太過於超前,以至於沒有人能夠理解你。賈寶玉和孫悟空都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傻子。關鍵是,你願意不願意被人當成傻子,你能否經受住這個時代的狂潮。

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地底三萬尺》

這是我的一個大學室友送給我的。是一個天才臺灣作家所寫。情節寫得撲朔迷離。然而我卻看到一些人性的光輝。即使在最醜惡在骯髒的垃圾堆裡,也可以開出像“航手蘭”這樣美麗的花。關鍵還是在人,你是否願意去改變,你是否屈從於現實。只要你不甘心,只要你還願意努力,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而你也一定可以到達夢的彼岸。

我的大學時代讀書筆記

最後用杜拉斯的話作節吧,我稍微改了一下。

人生之於我,不是豪宅香車,不是錦衣玉食,而是一種不死的慾望,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