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潘麟先生少年向學,徜徉於佛老與文史哲等,玩味於儒家仁義良知之教,方知華夏智慧,一脈千古,樸實無華而又微妙深遠。為報聖賢教化之恩,為報國土養育之德,故發憤而著《〈大學〉廣義》。值此時代鉅變、舉世彷徨之際,以期張揚此聖學於當世及未來,企求薪火相傳,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大學》素有“儒家《聖經》”或“中國《聖經》”之稱。作為《小戴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自成篇到唐宋儒學復興的千百年間,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中唐韓愈鑑於佛、老二家“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不守法度之現象。憤而著《原道》一篇,於其篇中著重引述《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一段,闡述其“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的儒家思想。自此之後,《大學》遂漸為天下學者所重。

現將先生講授《大學》的視頻整理為文稿,即日起,陸續發佈,以饗讀者。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主持人:“品味儒家經典,享受中華文化。”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東學西漸》之《大學》。我是主持人伊谷。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著名學者潘麟先生。潘老師,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主持人:《大學》是“四書”之一,它也被稱作東方的《聖經》,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它的由來。那《大學》最早是從何時出現的呢?

潘麟先生:《大學》的確有“中國的《聖經》”之稱,它對中國人的影響可與《聖經》在西方文化中的影響相媲美,但是《大學》在誕生之初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這一點它跟《聖經》是不同的。

主持人:那它是怎樣的呢?

潘麟先生:《聖經》一誕生就在西方社會受到重視,並一直持續到今天。而《大學》卻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的過程。它最開始是作為《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而存在的,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書叫《大戴禮記》。所以,我們需要先講一下《禮記》。

主持人:好的。

潘麟先生:《禮記》是什麼呢?《禮記》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的經典,是對《儀禮》這部書的一個註解、解釋。《儀禮》又是什麼呢?《儀禮》是記載古代禮制的著作,它從周朝末年一直延伸到秦漢之際,這中間大約有幾百年的時間。在這幾百年的時間當中,儒家學者對《儀禮》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有的是從史學考證的角度,有的是從字句訓詁的角度,還有的是從哲學的角度。總之,就是給《儀禮》這部書裡面的各種禮儀、禮節以哲學化的說明。

其實探討的就是一個問題,即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的禮,比如說我們對父要孝,我們對君要忠。那為什麼要忠呢?我不忠不行嗎?這樣做的緣由是什麼?就是你要說出我要遵守這些禮儀、禮節的所以然,就是說明它的緣由和道理。這其中的緣由和道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叫哲學,即進行哲學化的說明。不同的學者從各個角度解釋《儀禮》,最後就呈現出了很有趣的現象——眾說紛紜、百家紛爭。到了西漢的時候,儒家的學者把從晚周到秦漢之際,對《儀禮》這部書所有具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詮釋、闡解全部彙集到了一起。

主持人:

就變成了《禮記》?

潘麟先生:對,《禮記》就是對《儀禮》這部書的哲學化說明。

主持人:哦,原來是這樣的!

潘麟先生:《中庸》也是這樣的情況,《中庸》原來只是《禮記》中的一篇。在《大學》和《中庸》只是作為《禮記》中的內容存在的時候,它們並沒有受到特別的優待。直到唐宋時期,《大學》和《中庸》才逐漸受到重視。

主持人:嗯,那您剛剛講到了這個《小戴禮記》和《大戴禮記》,它們兩個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潘麟先生:有人將從晚周開始到秦漢之際,所有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對《儀禮》進行論說、闡釋的文章和著作彙集到了一起,形成了《禮記》。《禮記》到底是由誰整理出來的,這在歷史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也許是一個人,又或者是一群學者共同完成的。

到了東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叫作戴德的人。他認為之前彙編的《禮記》編輯得不好,部分收錄的文章沒有存在的價值,或者說與《儀禮》沒有太直接的什麼關係。所以,他對《禮記》進行了刪減和重新編輯。於是,後人就將戴德編輯的《禮記》稱作《大戴禮記》。巧合的是,戴德有個叫戴聖的侄子,是一個著名的禮學家,就是禮儀、禮節的“禮”。它跟宋明“程朱理學”的“理”不一樣。

主持人:“禮學”的“禮”字,跟“理性”的“理”字,是不一樣的嗎?

潘麟先生:“程朱理學”是“理性”的“理”,而戴德、戴聖叔侄是“禮學”的禮,屬於儒家的另一個學派——禮學派。戴聖認為《禮記》需要重新編輯,因為他發現戴德編輯的《大戴禮記》也有不妥之處,所以他選擇了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必須要保存的文章進行了重新編輯,所做出的合集在歷史上被稱作《小戴禮記》。

《小戴禮記》和《大戴禮記》都對原有《禮記》中的文章進行了刪減,只不過刪減的數量是不一樣的。從先秦到漢時期留下來的《禮記》總共一百三十一篇,而《小戴禮記》和《大戴禮記》只是選取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

主持人:那有多少篇呢?

潘麟先生:《大戴禮記》保留了八十五篇,到了戴聖編輯的《小戴禮記》,就只剩下四十九篇了。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戴德編輯的《大戴禮記》裡,並沒有收錄《大學》。戴德把《大學》給刪除了,可能是他認為不重要吧。到了《小戴禮記》的時候,戴聖又認為《大學》不應該刪,於是他又把《大學》保留了下來,所以《大學》這部書只保留在《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的位置上。《禮記》誕生了以後,一直到唐朝的時候,這中間有數百年的歷史,《大學》和《中庸》都沒有得到人們普遍的重視。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主持人:那《大學》後來是怎麼被重視起來的呢?

潘麟先生:《大學》真正被重視起來應該始於唐中期的韓愈。

主持人:韓愈嗎?

潘麟先生:對,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主持人: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潘麟先生:韓愈從文學層面提倡古文,因為他在學術和文化方面的傾向是儒家。

主持人:是。

潘麟先生:韓愈認為自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儒家的傳人,他一直想要為儒家爭得一席地位。在漢朝的時候,儘管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他們是從儒家典章制度的角度來看重儒家、儒學。儒家所說的“禮”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實際上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將倫理道德、行為規範、國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規等全部包含在內。

主持人:這些都叫作“禮”嗎?

潘麟先生:這些就叫“禮”,所以說孔子重視“禮”。但與其說孔子重視“禮”,倒不如說孔子注重法制。這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注重行個禮節、行個禮貌之類的。這樣的話其實是把孔子給說小了,那孔子就成了一個禮貌學家,但實際上他不是這樣的。

孔子提倡禮。國家為什麼會亂?實際上就是因為大家不守法度了,君不君、臣不臣了;就是因為大家有法不遵、有法不依、有法不行了。試想:家,家法不行、不遵,國,國法不行、不遵,延伸到整個社會系統,乃至於對朋友不忠了,夫妻不和了,父子衝突了。那麼,這個天下還不大亂嗎?所以孔子出來以後就說我們不能亂,我們還要再回到規矩中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於是,孔子就提出“禮”,提倡我們要重視禮。正是因為孔子的提倡,所以才有了《儀禮》這部書,那麼也就有了《禮記》。在孔子的提倡下,他的弟子七十二賢人,都非常注重禮儀、禮節。這些留下來的禮儀、禮節和典章制度,被以漢武帝為代表的帝王們認為很有必要去提倡和推行。但是我們要知道,儒家不僅僅有典章制度之學,它還有義理之學。

主持人:那麼儒家的義理之學是什麼?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潘麟先生

潘麟先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儒家的義理之學就叫哲學。也就是說,除了通常意義上的“禮”,儒家還有哲學這一部分,即他們對天地、宇宙、人生有一套深刻的洞見和獨特的主張。但是,這個主張、這個洞見、這個體系,或者叫這個智慧系統,從漢武帝乃至於到唐朝,都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

主持人:那人們就沒有義理方面的需求嗎?

潘麟先生:儒家的義理之學一直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其實就是被忽視了。但是,人們還是有哲學的需求,還是有對生命追問的需求,以及對個體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求。那麼,這樣的一種需求,要從哪裡得到滿足呢?恰好漢末的時候,道學復興,即道家的老莊之學復興。人們從老莊之學中,來獲取自己對天地宇宙來源和歸宿問題的答案。

主持人:那麼人類為什麼要追問有關宇宙或人生的問題呢?

潘麟先生:這種追問來源於人的一種天性,就是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主持人:對,人活著就要思考。

潘麟先生:我活著的價值是什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也是哲學,用我們中國古代的話說就叫義理。義理存在的價值,就是滿足人們這樣的一個追問和需求,我們現在統稱為終極追問,亦或叫終極價值、終極關懷。

漢末的時候道學興盛。在道學興盛了幾十年、上百年以後,緊接著就是佛學、佛教從印度傳了過來。佛教也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智慧體系、義理體系,它更進一步地滿足了人們對生來死去、宇宙人生不斷追問的需求,也就是終極關懷的需求。就這樣,全天下的學者和精英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佛教中來。到了唐朝的時候,佛學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呢?

主持人:已經發展得很龐大了。

潘麟先生:唐朝的時候,佛學已經發展到了上至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無人不談禪,無人不論佛、不學佛,大家都以論佛、學佛為時尚,就像我們現在都以掙錢為時尚,以做生意為時尚。同樣的道理,那個時候人們的時尚不是做生意,那個時候人們的時尚是信仰佛教。

主持人:信仰佛教?

潘麟先生:總之當時大家就是去追求佛教、信仰佛教。以至於歷史上形容當時的佛教,叫“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整個中國差不多都被印度化了。

主持人:印度化?

潘麟先生: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是印度,我們那個時候叫大唐。從政治角度來看,我們是一個完整、獨立、雄厚的帝國,但是從文化思想、精神角度來講,我們已經被徹底地佛教化了,也就是印度化了。用現在的術語來說,我們已經被文化殖民了,

就是被以佛教為代表的印度文化給殖民了。

韓愈覺得這樣不行,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文化,而被國外的民族文化所殖民,倒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從黃帝、堯舜禹一路發展下來,我們自己的文化是絕不亞於佛教的,或者說以佛教為代表的印度文化體系是另外一個博大的文化體系。也就是說,我們有自己“精神上的珠穆朗瑪峰”。所以,既然我們有自己的文化,那我們為什麼不樹立自己文化上的珠峰呢?

主持人:是的。

潘麟先生:所以韓愈就提出要恢復儒學。值得注意的是,韓愈提倡的已經不是禮學了,因為“禮”在帝王。在歷代統治者那裡,儒學已經被高度地重視,也被廣泛地運用於社會。

主持人:既然韓愈提倡的不是禮學那儒家真正的靈魂是什麼呢?

潘麟先生:歷代政府已經把儒學運用在社會的每個角落了,重視的程度已經足夠了。但是這種運用只是儒學、儒家其中的一個側面,並不能代表儒家。反過來說,真正能代表儒家的是義理之學,或者叫儒家的仁義道德之學,這才是儒學的靈魂和核心。而這個靈魂和核心存在在哪裡呢?其實就存在在後人所說的“四書”那裡。

在韓愈那個時候,還沒有“四書”的概念。但是,儒家的各種著作和經典中蘊含著大量的智慧體系和終極關懷的內容,其中就有一部著作叫《大學》。那麼,韓愈就以《大學》為底層構架,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

主持人:那是什麼樣的文章?

潘麟先生:這篇文章就叫《原道》,就是最原始、最核心、最正統的,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學術之道。

主持人:原本的這個道嗎?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  連載一:《大學》之由來

潘麟先生:原本的道。那麼這個原本的道是什麼呢?韓愈說,就是孔孟之道,或者說從夏商周以來,以孔孟為代表的聖賢們代代傳承下來的道德仁義。他說這個才是我們中華民族自本自根的東西。除了《論語》和《孟子》以外,還有一部叫《大學》的書。《大學》也凝聚了仁義之道,更確切地說,《大學》是闡明仁義之道的代表性著作。於是,韓愈就引用《大學》裡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其實也是《大學》的核心思想。

主持人:那是不是可以說《大學》顯現出了我們獨有的智慧體系呢?

潘麟先生:《大學》的一個義理構架,或者叫智慧構架,就是“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一個次第和體系。韓愈將大學的內容引用在《原道》中,目的是讓人們明白我們自己有完備的哲學體系和智慧體系。這個智慧體系和哲學體系是我們自本自根的,是從上古三代就傳承下來的。由於韓愈在當時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所以他對《大學》中的內容——“格物”“致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引用,引起了天下學子的很大關注,天下學子由此才知道除了《論語》《孟子》之外,還有一部能夠作為儒家代表的經典性著作,叫《大學》。從此以後,《大學》才正式進入天下學子的視野之中。

主持人:通過潘老師的講解,我們瞭解到並不是所有的歷史著作都是從一誕生就被人們所重視,《大學》也是經歷了千百年的默默無聞後,才得到人們的重視的,它的命運就跟一個人的命運一樣。那麼《大學》的命運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麼呢?我們下期節目再聽潘麟老師的精彩講解。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完整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