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空油罐","騙走"銀行1億多!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假黃金、假白銀騙貸案之後,又出現了利用“假油罐”騙取銀行貸款的案件。

而且這回“造假”的還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用油。

騙子通過“大罐套小罐”的方式改造油儲罐結構,之後利用近乎空的油罐、摻水食用油應付監管,從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騙取上億元貸款,用於個人消費或償還民間借貸利息。

而在此前,還發生過橫跨豫陝兩省、牽涉19家銀行、涉及金額近190億元的假黃金騙貸案,鋅錠冒充銀錠作質押騙取貸款的假白銀騙貸案。

農發行婁底分行被“空油罐”騙貸1.27億元

裁判文書網最近公佈的刑事判決書,將一宗“假油罐”騙貸案公之於眾。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故事的開端在11年前。2008年至2012年,湖南鴻冠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股東楊某2二人先是利用虛假材料做擔保,獲得了婁底市級食用油承儲資格。

然後,鴻冠公司向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申請貸款。

在貸款申請及發放過程中,作為鴻冠公司政策性貸款的開戶行,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必須按借款人實際入庫商品數量和有關憑證支付後續資金,定期核查借款人的政策性商品庫存,防止出現虧庫、短庫。

為騙取銀行貸款,鴻冠公司通過改裝油庫中罐內構造、採取“大罐套小罐”等方式逃避相關職能部門監管,掩蓋其儲備油嚴重虧庫的問題。

事實上,鴻冠公司根本沒有那麼多油。公司工作人員對鴻冠公司杉山油庫26、27、28、30號4個油罐日常都不測量,因為裡面根本沒有多少油,經過改造的油罐其實是在大油罐中套了小油罐,有員工還往裡面灌過水。

就這樣,鴻冠公司分別於2008年12月、2010年8月、2011年12月,從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獲取三筆政策性貸款。三筆貸款金額分別為1792萬元、8765萬元、2108萬元,

合計近1.27億元。

石某、楊某兩人套取貸款後,將大部分資金挪作他用,用於個人消費或償還民間借貸利息,至今尚有9693.09萬元無法歸還。

檢查主要靠目測,木棍敲打罐體聽聲音判斷油量

這麼明顯的改造,為什麼沒被婁底分行發現?

原因是有人被買通了。戴英為原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經理、雙峰縣支行行長,於2009年1月任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經理。她的職責之一為負責組織或參與上報貸款項目的受理、貸前調查、貸後管理檢查。

鴻冠公司將油購買到油庫後,農發行婁底市分行聯合市糧食局、市財政局每個季度對油庫例行檢查,但實際他們都沒有認真看,就是走個形式,戴英等人的檢查,只要其參與了,其都會給戴英等人打紅包。

根據戴英及部分證人的供述,對油庫的季度檢查採取的主要形式是:

1、查看油罐,就是圍著油罐看一下,然後用扳手或者木棍敲打罐體,聽聲音辨別油罐裡是否是空的;

2、打開油罐檢測孔,用一個小瓶子吊著秤砣沉到油罐底部打油上來聞聞氣味、看看顏色、判斷有沒有浮油的情況;

3、市糧食局和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的工作人員爬到油罐頂部打尺(到油罐頂部量下油的高度),根據打尺測量的高度計算儲備油的庫存量。

事實上,其實只要把油罐的檢查口打開,就可以看到油罐內部的構造,馬上就會發現大罐裡套小罐的情況。

鴻冠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表示,檢查人員這種漫不經心,流於形式的檢查態度其實不足為奇。“戴英等人的檢查,只要是我參與,我都會給戴英他們包紅包,紅包數額600元至2000元不等。”股東楊某說:“從2008年開始,公司就一直是用假的購油合同從農發行套取貸款,公司是虧損的,沒有盈利,負債率也超過了要求,提供的賬目都是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戴英利用其擔任農發行婁底市分行營業部經理的職務之便,多次收受石某、楊某2的賄賂款共計17.76萬元。鴻冠公司就是用這筆可能還沒有改裝油罐高的費用,順利騙貸上億元。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1年12月31日,戴英對該公司油庫檢查時,楊某送了其800元現金及5斤裝食用油一桶,戴英予以接受。

按照判決書中的部分證人供述,此案中的“內鬼”不僅存在於銀行,糧食局、財政局也有所涉及。

此事離奇嗎?離奇!稀奇嗎?不稀奇!銀行被騙錢的事可是屢屢發生,而且數額之巨大都超乎想象,來看鳳凰網財經連環話對此前“以鋅充銀“案的相關報道——

這年頭,銀行都逃不過騙子的手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比百億假黃金案還離奇!4個

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喬麥)、財經連環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