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點擊右上角 【關注我】 每天帶你看看管理午後茶, 滿滿乾貨!把管理揉碎了說給你聽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卓越的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那些素質?優秀的思想品格,獨特的領導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都與領導者的眼光與胸懷息息相關。

因為,領導者最重要的兩個任務就是決策和用人,而決策和用人都需要眼光和胸懷。

包容大度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特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形象地說明了胸懷寬廣的重要性。

一個領導者只有具有寬闊的胸懷,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實現目標服務。


1.容人之短不求全責備

領導者要允許下屬有短處,這屬於領導者的底線標準。現實工作中不存在沒有缺點的人,一個人很難做到完美,即使能做到,因為知覺偏差的存在,人們對同一行為會有著不同的評價,也不認為是完美。

著名的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指出:倘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所謂樣樣都是,樣樣精通,可能一無是處,樣樣稀鬆。有高峰必有深谷,才幹越高的人,其缺點往往也越顯著。正如列寧所說:“一個人的缺點就是優點的延續,優點是缺點的延續。”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2.容人之異接納多樣化

這裡的“異”,是指人與人存在著差別,一個人(員工)在其發展的不同階段也存在著差別。當下的領導者要正視差異,尊重差異,將差異看成資源。

承認差異,就是要承認人的秉性、能力方面的差異,承認利益方面的差異。時代發展到今天,管理學在對人的認識應該與時俱進,應該明確認識到,有差異是好事。

因為從理論上說,差異可以互補,可以相互啟發,可以打破原先習慣的路徑依賴,可以產生不同的新見解和新思想,找到改善的新路徑。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人,而且,如果領導者希望把隊伍壯大,人多是必然的,而人多一定比人少差異大,因此,領導者要把平臺做大,就要接納員工的多樣化與差異化。

從理論上說,人們喜歡與他們相似、行為一致的人為伴。因此,要接納不同,確實需要克服自己的一些習慣,需要寬廣的胸懷。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3.容人之過免去下屬隱憂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工作中,只要不墨守成規,希望開拓,常常就會犯錯。如果總盯著下屬的短處和過錯,就可能束縛下屬的手腳,弱化了他的探索意識。

重慶力帆集團的創始人尹明善有一句經典名言,“鼓勵成功,寬容失敗”,正是這種胸懷,才有力帆公司的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模式創新,等等,從1992年創立時的20萬元資金,9個人,二十多年增長了一千多倍。

容人之過,還包括包容別人的誤解、委屈,寬容下屬的一些偶然出現的無禮、失態、乃至某種程度的背叛行為。戰國時期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較老將廉頗的誤解、無禮,不與後者爭高低,也是容人之過的典型。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4.容人反對聽進批評意見

每個人都有自我中心的傾向,都常常相信自己更正確,相信自己正確的人,如果要聽進反對的聲音、批評自己的聲音,需要克服很大的障礙。

如果一個領導只能聽讚歌,聽不進不同意見,就會嚴重抑制了那些、由少數派提出的、可能是不同尋常的觀點,就有可能犯錯誤。但是,本能上人們常常是自我中心的,相信自己正確,都喜歡聽表揚,不喜歡不同意見。

所以,能虛懷若谷,聽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意見,是不容易的。

當年王安石才幹突出,其變法的出發點、宗旨、措施都應該是符合當時宋朝具體情況的,但他急於求成,聽不進不同意見,更反感反對意見,凡有相反意見,一律痛斥。但最後因為胸懷不夠,樹敵太多而不得黯然下課。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不能吸收不同意見乃至反對意見是重要的原因。

至於唐太宗的虛懷若谷,肯於納諫,從善如流,成就貞觀之治,更是傳為千古美談。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5.容人之長不嫉賢妒能

容人之長,包括領導者能與別人分享對方的喜悅、得意,能為別人提供表達喜悅的機會;允許他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不妒忌別人的長處和成功。要容人之長,有甘為人梯的精神,樂於別人在工作上、事業上超越自己,不嫉賢妒能。

劉邦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史記·高祖本紀》)。這段話早已傳為美談,說明了劉邦肯容人之長的寬廣胸懷。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6.容人分享不獨佔資源

在領導和管理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分享,分享客戶、財富、榮譽、機會、平臺、乃至權力等等,總之,需要分享資源。分享資源比容人之長有些難度,因為這要把自己所擁有拿出來分享,意味著損失。因為資源的稀缺性,不獨物質資源,其他資源,包括權力、榮譽、機會等資源都是稀缺的,人對損失更敏感。

從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處處可見分享的困難,例如,“同行是冤家”,因為同行要分享客戶、機會等資源,不分享就不大可能是冤家。“文人相輕”,是因為文人有可能分享榮譽和機會,不分享不大可能相輕。

因此,領導者胸懷寬廣需要給下屬財富、平臺、機會、權力等,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肯於分享財富、機會、權力等資源的領導,因為其寬廣的胸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追隨者。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7.無私胸懷的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的胸懷寬廣是無私。需要強調指出,領導者的胸懷不僅指正確對待下屬,還包括嚴於律己。應該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規則和制度;正確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得知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大局為重的寬廣胸懷,得知了他的大度和無私以後,遂主動“負荊請罪”,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成為嚴於律己、勇於認錯的一段美談,體現了一個優秀領導者敢於承認錯誤的修養。

領導者的胸懷寬廣來自外因,也來自內因,包括對事業和理想的追求。胸懷寬廣,還需要自信,可以說,自信不一定胸懷寬廣,但胸懷寬廣一定是自信的,試想,不自信的人敢分享嗎?領導者的胸懷則決定了他的舞臺。

領導者胸懷的7重境界,看看你修煉到了哪一步(深度好文)

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是要對周圍的世界有足夠認識,對未來抱有無限熱忱。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思維提升、個人修煉、領導力培養、視野拓展”等,都是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優秀經驗案例。

019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