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產學研!南京江北新區的這波操作激發產業發展“乘數效應”

南京江北新區是全國第13個,也是省內唯一的國家級新區。面對“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的定位要求,南京江北新區如何肩負起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記者通過調研走訪看到,江北新區將科技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一條可持續的產業轉型和升級之路正越走越紅火。


打通產學研!南京江北新區的這波操作激發產業發展“乘數效應”


打造“兩城一中心” 為創新培沃土壤

記者首先來到研創園,這裡是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濃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目前這裡已經聚集了3800多家芯片研發、智能製造設計企業。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這裡不到一年,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激光雷達芯片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打通產學研!南京江北新區的這波操作激發產業發展“乘數效應”


公司創始人李成跟記者展示了最新研發的芯片,可以將測距精度提高至千分之一點五,反應時間縮短到微秒級,性能遠優於市面產品。這一產品在機器人、無人駕駛等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李成之所以選擇從美國硅谷回到江北新區創業,正是看中了這裡的產業環境。“圍繞臺積電一些化工原料廠、封裝廠都在逐漸往南京搬遷,我們從上游到下游都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支撐。從江北新區這一塊,我們已經看到這樣的產業鏈初具規模。”

在龍頭項目帶動下,江北新區已匯聚集成電路企業140餘家,還有800多家大健康產業鏈企業和超過100家新金融機構落地於此。江北新區緊扣芯片、基因和新金融三大主導產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依託研創園、生物醫藥谷、新金融示範區等園區載體,佈局建設集成電路ICISC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基因測序中心等一批重大產業平臺,提供專業化的科研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同時,在政策環境上“對症下藥”,設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體系;連續兩年發佈“人才十策”,在人才引進、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強扶持,含金量之高在全國19個新區內都屬少見。目前江北新區還針對新區內大多是輕資產的高科技企業的切實需求,在知識產權抵押貸款,科技金融保險等方面加大推廣力度,打通企業融資渠道。


打通產學研!南京江北新區的這波操作激發產業發展“乘數效應”


打通產學研 創新助產業飛速成長

結合產業發展方向,作為國家級新區的江北新區在體制機制上勇於開拓,與德國弗勞恩霍夫IPK研究所、英國劍橋大學、南京大學、省產研院等一批國內外頂尖高校院所合作新型研發機構,加速最前沿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

記者在省產研院智能製造研究所看到,由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輕型協作機器人正在做最終調試,其中電機這一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突破,正是通過新機制,引進中科院專家實現的。研究所副所長錢進介紹,研究所面向產業需求做研發,一方面鼓勵人才團隊成立孵化公司,把70%以上的股權交給團隊,激發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江北新區的支持下,研究所孵化的公司在園區內可以享受和研究所同等的場地政策等優惠,進一步激發大家大膽做創新,去做產業化。成立兩年多來,研究每年都有10多項成果突破,孵化了23家公司。

成立三年多來,江北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435億躍升至2018年的2500億元,複合增長達到74%。2018年,全區高企數量淨增238家,新型研發機構佔到全市的五分之一,集成電路和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產增速都保持30%以上。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區以佔南京6%的土地創造出20%左右的產出。

“四區”聯動探索產業升級新模式

今年江北新區正在圍繞“校地融合”,繼續探索產業升級新模式。把區內12所高校的學科優勢和新區引資、引智的優惠政策深度對接,校地合力搶佔新興產業領域的聚集地和制高點,形成“環高校知識經濟圈”,推動校區、園區、社區、景區“四區”聯動。

南京江北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方靖向記者解釋,所謂“四區”聯動,就是形成教學科研在校區、創新創業的園區、生活居住在社區、配套服務在景區,從而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以創新活力激發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南京江北新區正在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國家級新區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