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首次在青海被發現的大麻鳽,“迷路”了?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是森林公安嗎?我家倉庫有隻奇特的大鳥,請你們快派人來看看!”

4月,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寒風凌冽,冰雪未融。然而近日,因為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令當地一座小縣城的牧民們沸騰不已。

4月12日下午,在玉樹州曲麻萊縣龍南溝口移民安置區一戶牧民家的倉庫裡,當地生態管護員白瑪久美髮現一隻“骨骼清奇”的大鳥,“這鳥長相好奇怪啊,以前從沒見過,嘴這麼尖,脖子這麼長。”看著眼前的“大鳥”,白瑪久美好奇地拿出手機拍攝著,併發到微信“朋友圈”向大家求問。

一時間,“大鳥”在當地牧戶的微信中“火了”,牧民們爭相前來一睹“大鳥”的真容。“從沒見過”“它吃什麼”“趕快報警吧,咱不會養,別耽誤了救治”……在“大鳥”暫居的倉庫,牧民和生態管護員們面面相覷,誰也說不出“大鳥”為何物,於是立即撥打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森林公安局報警電話求助。

隨後,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管委會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局尕塔局長將“大鳥”照片發給動物生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請求他的幫助。

“這不是大麻鳽嗎?這一物種在青海省沒有分佈,怎麼會在這麼高海拔的地區出現呢?我再查查看。”這是連新明看到照片的第一反應。

何為大麻鳽?該物種屬大型鷺類,體長59至77釐米。棲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河流、湖泊、池塘邊的大型蘆葦叢,主要以魚、蝦、蛙、蟹、螺、水生昆蟲、雛鳥等動物為食。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認定為“無危”。2017年出版發行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佈名錄(第三版)》提到,該物種在西藏和青海沒有分佈記錄。

連新明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大麻鳽在全球分佈相當廣泛,共6個種群。目前,關於大麻鳽的研究集中在歐洲種群,而且主要圍繞繁殖生態學展開,在我國研究非常少。我國大麻鳽種群主要屬於東亞與東南亞的越冬種群,在俄羅斯南部和東南部、蒙古、我國北部、日本等地繁殖,並在印度、緬甸、我國東南部、韓國、日本南部等地越冬。基本可以認為,大麻鳽在我國東部整個沿海區域都有分佈,主要集中在渤海灣附近,而西部地區只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小部分區域。

那只首次在青海被发现的大麻鳽,“迷路”了?

大麻鳽在中國歷史分佈位點及的潛在棲息地分佈圖 出處:《大麻鳽年生活週期的運動生態學》

“大麻鳽主要生活在大型蘆葦蕩區域,隱藏在蘆葦蕩裡很難見到。受到驚嚇時,它會站立不動,並把脖子伸直。此外,該物種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雄性有五個左右的配偶,偶爾也有一夫一妻的,其繁殖期非常長。”連新明向記者講述大麻鳽的有趣一面。

既然生活在蘆葦蕩區域,那麼大麻鳽為何會出現在青海,又如何生存下去呢?

“通常認為,大麻鳽幼鳥遷徙時沒有目的性。很多鳥類遷徙有固定越冬地,很少會出現太大的偏離,但大麻鳽尤其是幼鳥遷徙時,會隨機朝一個方向飛,飛行距離可以達到數百公里。我推測,這隻大麻鳽可能在遷徙過程中迷路了。但更為關鍵的是,以現在玉樹州曲麻萊縣的氣候,通天河冰面剛融,它如何生存下來的?再者,曲麻萊縣草原遍佈,樹木非常少,它又怎樣躲避天敵的,這都是迷。”

連新明認為,近年來,過度開發導致大麻鳽棲息的蘆葦蕩區域減少,生態環境惡化,進而使得該物種出現了迷路的現象。“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即便是‘迷路’,大麻鳽在青海出現依然意義非凡。首先,它填補了青海省該物種分佈記錄的空白;其次,它的出現,也是青海生態環境日趨向好的標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出現在青海,這是青海生態價值的動態體現。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後,當地牧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日趨改善,這也不乏為大麻鳽飛來此地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