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前行的老師,減負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年初,教育部長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師需要減負,各種填表,考評,比賽,評估……各種與教研活動無關的社會性事務,壓得老師喘不過氣來……”,聽到這個消息,很多老師是喜大普奔,以為教育的春天來了,教師的春天來了,我們的困窘終於被主管部門重視了!

然而,新的學期開始了,說好的“減負”呢?說好的輕裝前進呢?開學之後,一些檢查,督導還是如期而至,該下的app,要關注的微信公眾號,要求完成的網上答卷如期而至,貌似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負”重前行的老師,減負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開學第一個會便是迎接省級的“教育均衡發展督查”,當然,現在改了一個名字,叫做“主要行政幹部履行教育職責專項督查”,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同,也許是這樣說更高大上一點吧,要做的事並沒有什麼區別,還是那一套。各種表格,真真假假,教學場館建設,教學設施配備,沒有也得有,至少表冊要有;大班額,輟學?有也得沒有,至少表冊上要沒有!當然,這些事跟學校,跟教育有關,於是,老師放下一點教學時間,忙活起來。用領導的話說:“不能給全區教育抹黑,不能給區委區政府抹黑,要有大局觀。”迎檢材料一摞又一摞,老師們一開學就忙得不亦樂乎。忙一點倒也罷了,要把假的表格做得像真的確實讓老師有點為難了。

“負”重前行的老師,減負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如果說,上面這個任務是跟教育有關的,老師有責任配合學校,配合主管部門完成倒也說得過去。可是一開學就要求老師,學生關注什麼微信公眾號,並要求老師通知家長點贊評論是個什麼鬼?那個什麼微信公眾號跟教育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不過是一個什麼公益組織的公眾號,就能佔用老師,學生,甚至學生家長的時間?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關部門如此熱衷於推薦這樣的公眾號?推薦這些毫無營養的雞湯文章?

“負”重前行的老師,減負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一開學,我們還接到通知,要求學生參加什麼“文明禮儀進校園”的網上答卷活動,總共十道題,每張考卷都一模一樣,全是選擇題,老師把答案發到家長群,家長們按圖索驥,每個人都是一百分。不知道這樣的知識競答有什麼意義?學生連題目都沒看清,只需要根據答案填寫就是了,能取到什麼樣的教育意義?

“負”重前行的老師,減負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看來,部長的指示怕是一時半會落實不了了,畢竟縣官不如現管,老師們的財政大權,人事大權,教育部並不掌握,教師薦“負”之路,只怕還是很長。老師們的時間,還是不可避免的被這些奇奇怪怪的,形形色色的非教學任務所佔用,不禁想起了革命年代的一句話:”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