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的老师,减负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年初,教育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需要减负,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各种与教研活动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听到这个消息,很多老师是喜大普奔,以为教育的春天来了,教师的春天来了,我们的困窘终于被主管部门重视了!

然而,新的学期开始了,说好的“减负”呢?说好的轻装前进呢?开学之后,一些检查,督导还是如期而至,该下的app,要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要求完成的网上答卷如期而至,貌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负”重前行的老师,减负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开学第一个会便是迎接省级的“教育均衡发展督查”,当然,现在改了一个名字,叫做“主要行政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专项督查”,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是这样说更高大上一点吧,要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是那一套。各种表格,真真假假,教学场馆建设,教学设施配备,没有也得有,至少表册要有;大班额,辍学?有也得没有,至少表册上要没有!当然,这些事跟学校,跟教育有关,于是,老师放下一点教学时间,忙活起来。用领导的话说:“不能给全区教育抹黑,不能给区委区政府抹黑,要有大局观。”迎检材料一摞又一摞,老师们一开学就忙得不亦乐乎。忙一点倒也罢了,要把假的表格做得像真的确实让老师有点为难了。

“负”重前行的老师,减负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如果说,上面这个任务是跟教育有关的,老师有责任配合学校,配合主管部门完成倒也说得过去。可是一开学就要求老师,学生关注什么微信公众号,并要求老师通知家长点赞评论是个什么鬼?那个什么微信公众号跟教育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不过是一个什么公益组织的公众号,就能占用老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时间?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关部门如此热衷于推荐这样的公众号?推荐这些毫无营养的鸡汤文章?

“负”重前行的老师,减负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一开学,我们还接到通知,要求学生参加什么“文明礼仪进校园”的网上答卷活动,总共十道题,每张考卷都一模一样,全是选择题,老师把答案发到家长群,家长们按图索骥,每个人都是一百分。不知道这样的知识竞答有什么意义?学生连题目都没看清,只需要根据答案填写就是了,能取到什么样的教育意义?

“负”重前行的老师,减负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看来,部长的指示怕是一时半会落实不了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老师们的财政大权,人事大权,教育部并不掌握,教师荐“负”之路,只怕还是很长。老师们的时间,还是不可避免的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形形色色的非教学任务所占用,不禁想起了革命年代的一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