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後,阿里宣佈未來三年內將給菜鳥快遞員加薪20%,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我只想說,不論是高科技企業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只要工人賺不到錢的,都是在耍流氓。

在科技大爆發時代,互聯網風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京東之所以能迅速做強做大,是因為懂得什麼叫做酒瓶裝新酒,跟科技技術沒太大關係。它是以淘寶的模式為基礎,主打精品,以嚴進優出的機制,提升了消費者滿意度而得以立足於電商領域,後期通過不斷拿投資者的錢補貼用戶,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體系,又涉足於互聯網金融領域,才保障了自己的利潤來源。

然而,隨著社交電商領域的不斷髮展,電商利潤開始進入碎片化階段,也就是說,誰擁有更多的粉絲,誰就有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電商巨頭阿里,社交巨頭騰訊,自媒體巨頭頭條等企業用戶的衝擊下,京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作為企業最末端的物流部門從業人員,自然是會受到最早的衝擊,企業為了保障自身利益問題,縮減各項經營成本是不得不採取的辦法,取消快遞員底薪,可以形成狼性競爭,實現末尾淘汰的機制,為企業省下一大筆資金。但這手段有利也有弊。

而現在的淘寶實力太大,它可以不再依靠百度的搜索流量,不依靠騰訊的社交流量,剔除電商這個業務,它的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眾籌,物流等業務都是做得有聲有色,是個不缺錢的主。

淘寶在京取消自家快遞員底薪的時候宣佈在三年內給自家快遞員增加底薪,是棋高一著的舉動,表面看是企業自身的決策,是提升了旗下工人的待遇,背後卻是與京東這些企業做競爭。當京東的物流工人越來越辛苦,收入越來越低的時候,跳槽在所難免,那麼,淘寶待遇這麼好,不去淘寶去哪裡?這時候,淘寶得到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物流工人加盟,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崗前培訓成本,還省去了很多投入成本,那麼,再過幾年,兩家企業之間的決策留言有了高下之分。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指出。


大張看科技


這隻能說阿里玩的一手好營銷,自己的聲譽確實是提升去了,但同時也把京東物流置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年以來阿里已經不止一次的在不聲不響之中,就把京東搞的灰頭土臉忙於應對。

比如在2月底的時候,京東剛宣佈了高管10%裁員計劃,當時市場分析認為京東在完成高管團隊優化之後,緊接著就會對中基層員工進行裁員,而就在這種情況下,阿里則宣佈今年不會裁員,甚至還將會繼續開放招聘,此時京東自然不跟落入阿里下風,也公開表示了自己會在今年招聘1.5萬名員工。

而這次京東在宣佈了對京東物流快遞員的取消底薪、降低公積金繳納比例的做法之後,阿里緊接著又宣佈了菜鳥快遞員”裹裹接單,收入破萬”成為常態,一時之間又把京東給diss的暗淡無光,可以說這兩次阿里的表態,無論是時機還是內容,都正打在京東的痛處,讓京東有苦難言。

不過再說回來,從業務模式上面來講,菜鳥物流相對於京東物流還是具有已經的優勢的,至少在運行成本方面,菜鳥物流會比京東物流少很多,我們通常會把京東物流跟順豐物流放在一起,其實這兩者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順豐物流自打創立開始就是做的開放式物流,但京東物流其背後有一套複雜的體系來使用京東商城的發展,因此其在向社會開放的物流業務之後,整體的業務規模仍然不及預期。

從經營成本上來講,倉儲、設備等硬件方面,菜鳥、京東、順豐成本差異不大,無非是隨著規模增加而按比例變化而已;但在物流團隊的人員成本方面,這三者當中菜鳥會比是最少的,而京東物流跟順豐物流都是數據人員密集型業務,尤其是在單位成本方面,京東的人員成本甚至比順豐還高;再從快遞業務來源方面來看,菜鳥物流基本是來自淘寶、天貓等阿里系電商,不過也有一部分是顧客自動在菜鳥驛站選擇投遞的個人快遞,順豐則是完全開放的社會物流,企業、個人、電商平臺都會提供快遞業務,而京東則不然,其目前的主要膽量還是京東商城,社會上的快遞業務佔有的比例仍舊很低,所以整體來看,京東物流的快遞業務偏少又成了其另外的一個弊端。

凡這三者加起來,最終造成了京東物流運營成本高,快遞業務卻比較低的情況,也由此導致了京東物流的整體經營壓力,反觀菜鳥物流,採用眾包的方式,納入很多快遞公司進來,自己則可以在技術創新、流程優化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未來無論菜鳥物流能不能實現現在說的快遞員收入破萬的說法,至少目前是把主要的壓力推向了京東物流這邊。


木石心志


簡單來說,就是兩點:劉強東重新定義“兄弟”,菜鳥重新定義“月入過萬”

今天,外媒報道稱京東最多削減8%的崗位,對應最多有1.2萬人要下崗。聯想前幾天京東物流要取消快遞員底薪,真是感慨風雨欲來風滿樓。

劉強東總把京東員工稱為兄弟,現在卻調薪裁員,真是重新定義了兄弟。

倒是阿里的菜鳥沒有與快遞員稱兄道弟,要通過提升寄件服務,幫助一線快遞小哥增收20%,讓“月薪過萬”成為新常態。

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其根本:

1、京東自建物流,成本太大,當年電商業務突飛猛進,還能支持這樣的高投入,如今電商增速下降,沒法支撐自建物流繼續鋪張浪費。

2、物流是典型的“規模經濟”,規模越大,浪費越少,成本攤薄,越發經濟。

京東物流自給自足,實在比不了菜鳥,後者與百世、順豐、申通、中通等整合資源,互相補充,效能遠高於單打獨鬥。

所以,這個時候菜鳥才敢說幫快遞員提薪,而京東卻要對快遞員“動刀”。

一邊是吃香喝辣,一邊是吹燈拔蠟,這世道,真是不服不行。






郝聞郝看


這件事我和大家的觀點都不同。我看了一下大多數答案,我認為目前沒有靠譜的回答。


以下我結合自己的電商經驗和邏輯分析來回答一下。


最近以京東為主角的新聞基本上都偏負面。個別部門開始強制996,脈脈上曝出大量員工離職,末位淘汰開始後高管離職不斷。東哥自我發聲更是不斷強調京東還遠未成功,需要所有員工繼續努力拼搏。客觀上造成了大家對京東需要縮減開支、壓縮成本才能度過難關的印象。


京東有大量快遞員的客觀事實,加上社交媒體上大家對東哥的風評不佳,自媒體更喜歡用負面角度解讀京東新聞以迎合普通讀者。更加深了讀者對取消快遞員底薪是為了降低成本這套邏輯的認可。但如果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一下,馬上能明白這個邏輯不合理之處。



首先,京東公佈的截止到2018年底的GMV為1.7萬億元,而張勇公佈的截止到2018年4月的阿里巴巴GMV為4.8億元。京東的體量僅為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強而已。阿里的流量優勢、資源優勢都是京東不可比擬的。而大家都知道京東為什麼現在還沒有被阿里打趴下靠的就是自建物流體系的高效、快速。靠的就是今天下單明天收貨的優秀體驗。特別是在高客單價的3C領域,消費者會認為在京東購買更保險,體驗更好。如果京東的物流體驗和圓通、申通、中通一個熊樣,那麼京東老早就不存在了。所以物流是京東還能存在的根基。在目前京東的競爭格局前有阿里巴巴,後有拼多多的情況下,不會傻到動自己的根基。



其次,據媒體報道這次調薪對有18萬之多的京東物流人員產生影響。這麼大數量的員工如果調薪的結果是收入減少的結果會產生什麼情況?大量員工離職或者加入競爭對手公司。繼而導致大量快遞在倉庫積壓送不出去。你的快遞送貨速度變慢或者甚至沒人送上門。如果這種情況產生,那簡直是在給競爭對手送子彈啊。互聯網用戶都是用腳投票,跑的比誰都快。阿里,支付寶一定會聯手送出一大波現金紅包歡迎這波叛變的用戶。



最後,個別順豐快遞員為什麼工資高?因為區域好,有大量公司通過順豐發件。大家都知道只有攬件才有高額提成,送件的獎勵反而並不高。現在京東物流已經不僅僅承擔為京東商城送件的業務,而是獨立後需要同時承擔派件和攬件的任務。攬件肯定設計的了高額獎勵,激勵快遞員攬件。因此開始試行取消底薪,多收多得。注意是試行,不是全員執行。


總結一下,京東開始試行快遞員取消底薪方案,一定是和自己業務發展階段相配合的。不會傻到在競爭這麼激烈的階段自己動自己的根基給對手送子彈。薪酬制度的推出必須經過嚴密計算,畢竟影響18萬人。試行後一定會出現收入分層的情況。攬件能力強的員工收入更高,大部分人收入和調整前持平,而攬件能力比較弱的快遞員收入降低,倒逼快遞員提升自己的能力。


縱觀整個收入調整事件就是大家棒打京東落水狗,阿里公關是好手而已。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答案才是靠譜回答真誠的請您點個贊。


PPT凱哥


首先,菜鳥系的物流公司,到目前為止,物流體驗比京東差,快遞員待遇也比京東差。其次,阿里巴巴“加薪”的說法根本就不準確,起碼不是普通意義的加薪。誠然,京東最近有些風雨飄零,但是咱們還是得實事求是。劉強東強推“996”,馬雲則美化“996”。其實,有些事情大家都差不多的,沒必要過分捧高踩低。

京東物流是京東的王牌,也是京東市場競爭的利器。京東之所以能有今天,京東物流,功不可沒。在京東發展早期,京東花費巨資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物流體系,既包括巨資建設物流基地也包括“相對高薪”招收了業務能力較強的快遞員隊伍。正是因為物流配送方面的優勢,京東才能在阿里巴巴強勢統治的中國電商行業殺出一條血路。但是,京東模式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自營模式對於管理能力的高度挑戰,尤其是自建物流驚人的用人數量直接對管理能力形成巨大壓力。

在過去,京東的管理模式一直受到一部分人的詬病,就是“江湖氣”太濃,正規化不足。但是在發展早期,恰逢中國電商高速發展的紅利期,京東管理上的瑕疵並不足以對京東形成致命打擊。與此同時,劉強東本人的形象一直還是比較正面的,可以壓得住不同的聲音。但是,伴隨著京東擴張的同時,拼多多異軍突起,電商紅利逐漸消失,阿里巴巴一如既往的強勢,京東的日子不那麼好過了。制度完善,管理加強是勢在必行,這本身就意味著可能會引發大動盪。屋漏偏逢連夜雨,劉強東又在去年底在美國因為私人行為不端引發了法律糾紛,個人形象也一夜坍塌。京東一時間內憂外患,推進改革的阻力也大了不少。放在以前,劉強東說“為了公司利益,大家需要一起過苦日子,快遞員需要更加高效,我們決定取消底薪,優化薪酬制度”,估計也可以贏得不少支持。但是現在,劉強東說“要淘汰低性價比員工”之後,網友們表示“你在美國胡搞,京東損失慘重,你的性價比最低”。所以,京東處於一種困境之中,內部改良勢在必行,但是阻力又特別大,推進難度特別大。京東這一次傷筋動骨的大動作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果還不好說,但是,接下來一段時間,京東動盪不安幾乎必然。曾經享受著“兄弟義氣”帶來的管理便利,現在也必須承受“江湖作風”遺留的問題。劉強東遇上了大麻煩。

雪上加霜的是,老對手阿里巴巴出手了。菜鳥物流宣佈“加薪”,這是給京東內部整頓無形的壓力。你說大環境不好是吧?那為什麼競爭對手那邊還“加薪”了?不得不說,阿里巴巴這一招是既狠又準。事實上,所謂的“加薪”看看就好,不用太當真。但是,本身就對裁員和薪酬制度變革不滿的京東員工可管不了那麼多,他們會因為菜鳥“加薪”帶來很大的心理落差。京東原本靠“兄弟義氣”提升士氣,現在廢除老套做法勢必嚴重影響士氣。而菜鳥物流提升待遇的傳言則會進一步打擊京東的士氣。所以,對於京東來說,阿里巴巴這個時候放出這種消息就是精準打擊,不給活路。

至於菜鳥的“加薪”,事實上是說菜鳥網絡計劃通過技術改進提高物流效率,增強快遞員的業務處理能力,從而實現報酬的增長。事實上,“月薪過萬”是一個很虛的概念,在不同區域,“月薪過萬”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此外,菜鳥系的物流公司很多都是加盟制,一線快遞員非但不是菜鳥的員工,也不是合作物流公司的員工,而是加盟點的工作人員(可能是正式員工,也可能沒有正式身份)。平心而論,菜鳥系的快遞員整體待遇是遠差於京東物流的,尤其是在三是縣城或者更偏遠地區。同樣是“多接業務多掙錢”,阿里巴巴說的是“我能幫你接更多單”,京東則說“以後你要靠本事吃飯”,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只能說,阿里巴巴的確是一家“更會說話”的公司。阿里巴巴通過平臺模式,“惡人”都讓合作伙伴去做了,僅此而已。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今年是京東比較困難的一年,劉強東事件至今才平息了,目前,京東不僅裁員還取消了快遞員的底薪,這對於快遞員來說,本來收入就不高的他們,更加難上加難了!許多京東快遞員表示,面對這樣的現狀,是該好好為以後的生活好好打算了。劉強東作為老闆,在之前的種種報道中說明,他對每一位員工就像家人一樣,像兄弟一樣,之前平時的時候待遇福利也是挺豐厚的!突然之間取消了底薪,對於快遞員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攬件進入績效,調低了快遞員的公積金係數......很多快遞員表示反對,並已經有員工已經離職。

阿里在未來三年內將給菜鳥快遞員加薪20%,京東快遞員紛紛坐不住了!馬雲更懂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薪20%的確夠吸引人的!而且馬雲作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對於員工,他知道一家好企業是會和你談錢的。“快遞員勞動強度大,平均收入不高,菜鳥方便了消費者在線寄件,也為快遞員收入帶來明顯增長,讓他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有助於快遞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即使京東再怎麼困難,對手也不會手下留情的!



共享人才APP


1.舉例:無底薪改革前,原來一個快遞員的業績:一個月收送2400頻次,底薪加績效工資是7200元,每個頻次假定3元。

無底薪改革後,一個月收送還是2400元,那績效工資就是7200元。

排除有的能幹,有的不能幹,儘管改革,但不會提高整體業績,也不會彌補虧損!

2.改變虧損的做法肯定是降低了單頻次收送的績效工資了,是否如此?看京東的計件績效工資看不出來,但成千上萬快遞員太門清了,自己一個月收送多少件?總工資多少?按照以前的收送量是漲是跌?太知道了!

3.在快遞員競爭激烈的狀態下,無底薪策略必然會導致大量快遞員流出,尤其城郊、農村、邊遠地區,收送量上不來,如果不做績效調整,人員流動會更厲害!即使無底薪狀態和有底薪的報酬相同,員工也會因為安全感而選擇離職,到有底薪保證的快遞公司!

總體說來,為彌補公司虧損,這樣的決策不好!彌補虧損很難!還增加了人力資源成本!

3.法律問題。如果不寫請工資標的,維權就很困難;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例如北京:“根據《關於調整北京市2018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的規定,北京最低工資調整為每小時不低於12.18元、每月不低於2120元。”所以每月就算不完成任務,京東支付也不能低於2120元的工資。


有尊嚴地活著


這兩件事湊在一起純屬巧合,即使背後有商業競爭的因素,那也無可厚非,不是重點。沒有哪家企業會為了逞一口氣砸真金白銀玩。

之所在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與阿里宣佈給菜鳥快遞員加薪20%,主要是兩種不同運營模式的競爭比較結果。



京東是自建物流,京東物流是京東自家的,優點是高效率。舉個例子,我打算從買幾本書,上午京東下單,同城下午就送達,比我安排時間去書店逛逛再買回來還快。從管理角度,自建物流管理起來比較方便,就像公司給部門下指令,沒有什麼滯礙。但是,從運營角度,卻是高成本運營,只要京東自身訂單不飽和或不均勻,都會造成浪費。

例如,每個物流快遞員每天飽和訂單為100,但京東訂單平均只有60,那就相當於浪費40%。

雖然京東物流也可以自主外接訂單,但是在物流快遞這個充分競爭的行業裡,京東物流外接訂單根本沒有任何優勢,效率極低。



阿里的菜鳥網絡則不同,屬於整合的第三方物流,是阿里牽頭,招攬各主流快遞企業——如三通一達、順風——加盟。儘管阿里試圖掌控菜鳥,但在各方博弈之下,阿里並不能像京東掌控京東物流程度,例如順豐就因此退出。

菜鳥相比於京東顯然效率就要稍遜一些,同城上午下單下午送達的情形就要少得多。但是從運營上卻是“輕資產模式”,不僅不用全面承擔運營成本,而且也無須擔憂產能浪費的問題,因為各加盟的第三方物流會自行主動平衡協調阿里訂單與己方訂單,以確保產能不浪費。再者,以阿里的體量,再加上談判施壓,各加盟第三方物流自然會把阿里訂單列為優先級,這樣從效率上與京東自建物流的壓力就減小了。

好了,這樣就可以比較二者的產能效率,假如京東以60%的飽和度與菜鳥90%的飽和度競爭,相差30%,要知道,這相差的30%裡面,利潤率是更高的部分,因為固定成本在前面已經攤銷掉了,其中就包括快遞員底薪。



當京東面臨越來越逼仄的競爭空間,前有阿里碾壓,後有拼多多超越,京東要調整運營,壓縮成本,當然首先就是壓縮固定成本,快遞員底薪,這是無奈之舉。



阿里給菜鳥快遞員加薪20%,則應當是在財務測算後,減少快遞員流失,提高士氣,促進效率的有效措施,雖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減少了替換成本(招聘、培訓、成長等成本),提高了績效,整體上是划算的。

至於阿里給菜鳥快遞員漲薪,是否就是對標京東,落井下石,根本就不重要。沒有金剛鑽,賠本賺吆喝?外行看熱鬧才這樣看吧!


唐映紅


謝謝您的問題。菜鳥這個時候談加薪,明顯是以京東對標。

菜鳥和京東對標很明顯。對於劉強東和京東,要取消快遞員的底薪,降低快遞員的公積金,大批快遞員萌生了離職的念頭。對於菜鳥裹裹,今後三年要接入數十萬的快遞員,讓快遞員的收入增長20%以上。且不說菜鳥和京東快遞員目前的收入,只說兩者對快遞員的態度,又趕上發佈消息是前後腳,立刻就能對比聯想,分出高下,菜鳥對京東的競爭意味十足。


菜鳥此舉對京東的影響。加薪對快遞人員來說是極大的誘惑,京東的快遞員很有可能會進入菜鳥陣營。通過挖人,菜鳥裹裹對京東物流造成強大威脅。兩相對比,京東的內憂外患會被人更加質疑,劉強東的管理與政策,也更成為眾矢之的。京東困難的時候,最怕與人比。

菜鳥下一步野心勃勃。第一,菜鳥裹裹APP聯合了中通、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據統計快遞員需求量為40萬,隨著快遞員增加、服務區域擴大,菜鳥果果的線上用戶會大幅增加。據統計,菜鳥裹裹的2小時極速上門取件已經覆蓋284個城市,覆蓋多線城市和偏遠地區,這是對京東物流的全面競爭。第二,菜鳥裹裹身後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佈局快遞和物流,給了菜鳥裹裹資金等資源扶持。阿里巴巴已經和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建立了合作關係,堅定不移地發展新零售。第三,阿里持續投資物流企業,就是聚集合力,搭建智能物流網絡,包括無人倉儲、物流科技、智慧物流、機器人都將涉及,阿里巴巴做技術,京東很難匹敵。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感覺有一絲憂慮,但是又說不出具體原因。

京東 無底薪用工策略,滿大街送餐的騎手拿著每一單的提成,網約車司機 跑一單賺一單,都是 在說,你今天不出門 就沒有收益,手停下來,嘴巴就要停下來。

這種點對點精準化用工,勞動合同 職工醫保社保 怎麼辦?生病 養老 意外事故 等等,這一切都留給了社會。這種生產創新 社會創新 到底能夠肩負 多大社會責任?

關鍵是 這種模式的興起 會讓越來越多的人 加入這種 就業模式,這對社會 是怎樣一種影響 需要時間證明,也需要社會高度警惕。

家庭要對每個成員負責,企業要對每個員工負責,國家要對每個公民負責。每個人都要有歸屬感,你屬於 集體一份子。每個人都是 長期工,不是做一天算一天 ,拿提成 多勞多得的零時工。

這種數千萬人就業的新模式 需要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