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區塊鏈+”將建立更高維的商業模式

視頻談話類欄目《知行區塊鏈》

鏈得得合作,專注“區塊鏈+產業落地應用“,探明有效路徑,與行家裡手一起,圍繞傳統產業如何與區塊鏈融合發展進行探討研究。帶大家走近區塊鏈,讀懂它看懂它;讓大家真正發現區塊鏈的技術價值,真正幫助傳統行業實現更好的數字經濟價值,讓大家想用、敢用、會用區塊鏈技術。

後續將邀請不同傳統行業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區塊鏈行業專家,就“區塊鏈+產業落地應用“進行精彩觀點的碰撞。

檀林:“区块链+”将建立更高维的商业模式

第一期話題:區塊鏈2019趨勢展望:遇見區塊鏈,預見2019

主持人:李劭輝,藍石科技副總裁、中國區塊鏈測評聯盟秘書長

嘉賓

  1. 於佳寧:火幣大學校長、《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編委會主任
  2. 檀林:微軟加速器(北京)CEO

第一問:剛剛提到兩會,如果您二位作為兩會代表,會有什麼樣的提議?

於博士

  1. 政府需要全力以赴推動整個產業的上鍊;
  2. 政府應該開放一些實際的場景來幫助產業做一些樣板工程、示範項目。

檀總

  1. 區塊鏈是構建整個信任經濟的一個新型的基礎設施。政府的角色、職責更大,各個行業的監管完全可以用區塊鏈技術手段來進行提升(效率),這樣可以把監管從事後變成事中嵌入式監管,區塊鏈可以使整個社會治理的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二問:作為一個生命個體,您迫切希望使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

於博士

  1. 希望區塊鏈能夠解決紙質文件非常繁瑣的問題;
  2. 希望區塊鏈能幫助解決數據隱私洩露的問題。

檀總

  1. 不光是個人身份上鍊,希望每天吃的用的食品、產品能從原產地開始通過區塊鏈來進行全供應鏈的溯源和審計;
  2. 醫療和健康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還給個人,會對精準醫療,對整個醫療行業的有序發展會有非常好的作用。

第三問:兩位嘉賓2018年的感受和心情

於博士

  1. 2018的區塊鏈市場是不平凡的一年,整個(市場)認知極大升級了;
  2. 應用邏輯逐漸清晰。

檀總

  1. 區塊鏈在2018年有點類似於20年前互聯網剛剛開啟的時候,1998年企業上網概念剛剛提出,2018年我們提出行業上鍊。區塊鏈的企業應用絕對不是單個企業的事情,必須要跟上下游來進行合作。在這種跨機構合作、協同的場景下,通過區塊鏈技術安全、透明、全生命週期的來共享數據,是非常強的落地場景。

第四問:2018年最讓你們為之心動的行業應用是哪些?

於博士

  1. 溯源: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和天貓國際共同合作跨境商品的溯源項目;
  2. 文化創意領域:區塊鏈落地速度很快,包括版權保護,因為區塊鏈的出現變得非常熱門。在文化創意領域,包括很多遊戲也實現了遊戲的道具資產上鍊,增強了遊戲的公平性;
  3. 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其實是可以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等問題。

檀總

  1. 區塊鏈技術在健康數據方面:飛利浦與一家區塊鏈初創公司Gem,構建一個分佈式的個人健康數據銀行,這是一個挺好的落地場景;
  2. 區塊鏈證書項目:MIT和微軟合作,構建的美國100多所高校的Blockcerts,就是用區塊鏈技術來做學歷和學位證書的存證管理,這個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3. 2016年大眾汽車在美國,因為修改柴油汽車排放的數據,被重罰了200多億,之後大眾汽車在歐洲把所有的車都加了傳感器,把排放數據加密以後自動放到鏈上接受監管,保證類似的醜聞不再發生;
  4. 微軟加速器也孵化了一些區塊鏈相關項目。

第五問:從業者需要轉變哪些思路來迎接2019?或者說可以從2018的摸索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發?

於博士

  1. 首先,還是要破除對區塊鏈的迷信。區塊鏈在真正的實際落地的階段,需要非常細緻的分析(應用)場景。我們發現區塊鏈其實是很高維的,一個非常強大的信息工具,但是落地難度其實是很大的,需要協調產業鏈的很多企業,一起參與進來;
  2. 另外一方面,全世界2019年區塊鏈和數字資產都進入到政府的監管中去,合規意識變得越來越重要;
  3. 應該積極推動產業園區等等實現整體上鍊。

檀總

  1. 區塊鏈是一個技術的組合,是分佈式賬本、點對點的通訊、非對稱加密,這些技術在比特幣出現之前已經誕生了的,只不過比特幣是第一個把這些技術組合起來,呈現出的一個應用。現在想做區塊鏈落地的企業或企業聯盟呢,一定要從新的商業模式角度來思考;
  2. 區塊鏈是一種高維的基礎設施,它構建一個高維的商業模式。經營的是客戶關係,這就是一維的商業模式;賣產品,這是二維的商業模式;用互聯網來提供服務,那這是三維的商業模式;如果你不光是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同時你把你搜集到的客戶數據、你的這些工具開放給第三方,然後讓第三方在你的平臺上構建新的服務,這是四維的商業模式;還有你可以用你的這些流量、品牌、渠道、甚至投資來去組合更多的連接的平臺,這叫互聯網生態集群。從2015年來看,全世界價值最高的公司全都是這個(互聯網生態集群)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也是有邊界的,但是區塊鏈構建的是更高維的商業模式,可以是沒有邊界的,如果我們能把最終用戶也拉進來的話,通過通證構建的話,想象空間是更大的,當然需要一步步來落地。我們比較興奮的是呢,行業上鍊之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演化和能力的提升,能看到未來5-10年,通證經濟可以開啟一種新的高維的商業模式。

第六問:哪類公司需要上鍊?

檀總:無論企業大小,只要是需要跟上下游進行協作,要全生命週期分享數據的,都適合上鍊。

第七問:地方政府、產業園區管理者面對區塊鏈市場存在許多困惑,引進了一些企業但成效甚微,怎麼看?

於博士的園區4.0理論:園區1.0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共享;園區2.0變成了一種產業鏈的共享; 3.0階段,真正實現創新資源的共享;4.0時代,全球協作的創新體系,這種園區可能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集中,其實企業之間的聯繫比把它放到一起更加緊密,這是一種世界級的創新集群。

檀總:構建一個經濟增長的創新生態,需要人才、活躍的投資人、以及在數字化轉型創新方面的一些龍頭企業的參與,這三種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人共同參與才可以激活生態。

第八問:很多人會擔心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新技術的崛起之後會失業,兩位如何看待?

檀總:經濟增長=(教育+創新)*新技術應用強度和滲透率。一方面會淘汰一些舊的、過時的、生產力低下的工作,但同時會造就更多面向新經濟的這樣的一些機會。

於博士:技術的應用只會讓社會產生更多的行業、更多的機會。

第九問:區塊鏈大規模應用落地的破局點在哪?最可能率先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的三個領域?

於博士

  1. 一是在已經實現高度數字化的行業;
  2. 金融是另外一個很好的破局點;
  3. 國際貿易、國際協作領域。

檀總

  1. 比較看好像嵌入式監管,來構建一個信任經濟的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逐步的來進一些實體經濟的區塊鏈的聯盟鏈,聯盟鏈來做產業的落地;
  2. 破局點在於如何把區塊鏈技術跟分佈式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物聯網進行整個的圍繞實體經濟的協作進行融合。

第十問:兩位嘉賓為我們預測下2019年區塊鏈產業趨勢。

於博士

  1. 區塊鏈行業脫虛向實,應用落地成為主旋律;
  2. 政府場景成為區塊鏈落地的先鋒軍;
  3. 區塊鏈的技術邏輯、商業模式創新邏輯以及金融邏輯會真正融合,區塊鏈3.0時代,會以嶄新的姿態到來;
  4. 技術融合將成為今年的一個最重要的破局點。

檀總

  1. hybrid model、聯盟鏈、BAAS這是2019年的主要趨勢;
  2. 5G不光是能讓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快速落地,其實5G會催生一個新的web3.0時代,會誕生像真正的智慧城市的各種各樣的落地場景,包括智慧駕駛、智能物流、自動化的供應鏈服務,都是依託web3.0,而不僅僅是區塊鏈。區塊鏈只是整個應用系統裡面的一個底層的能力。

(作者:中國區塊鏈測評聯盟,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