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融資難的病症怎麼治?民革河南省委開出了“藥方”

早春三月的鄭州,春意盎然,一場由河南省委統戰部舉辦的“統一戰線建言獻策雙月談”活動也開在“春風裡”。近日,河南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同志和部分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民營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主題出主意、想辦法。

“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長期性難題,被民營企業家形象地稱為‘融資的高山’。”作為會議的主持人,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在開場白中就重磅拋出問題,引導與會人員直奔主題、暢所欲言。

“民營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我認為一方面與企業自身誠信記錄不佳,以及發展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目前金融體系不完善有關。”首先發言的民革河南省委會社法委副主任、鄭州商品交易所法律合規部負責人張志在剖析民企融資難“病症”後給出“藥方”:以建設高適應性現代金融體系為總抓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施策化解民企融資難題。

張志的發言引起了河南保稅集團總裁徐平的共鳴,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題,他認為中小微企業的信用無法滿足現行銀行徵信要求,評價體系公平性不足,亟待加強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銀行銀貸仍為當前實體經濟融資的重要渠道,更是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主渠道。因此,構建銀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是目前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首要任務。”民盟鄭州市委會主委、鄭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郝偉為此建議構建“政府引導、銀企聯動、風險共擔”三位一體的長效機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營企業,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信心向前走、心無旁騖謀發展”。

河南省食品工業年產值4.5萬億元,佔GDP近26%,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食品企業由於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民,決定了它一旦‘感冒’,下游鏈條必然‘吃藥’的連鎖反應。而我省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在融資方面問題比較突出。”河南省總商會副會長、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聚領作為食品企業代表對民營企業融資難感同身受。他提出支持民營食品產業龍頭企業融資系統工程的建議,以“有效輸血”強化“造血功能”,推動民營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建立‘政府引導、銀行支持、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多方共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新機制”;

“加大應急轉貸資金支持和監管,幫扶中小企業解危紓困”;

“加強信用建設,苦練企業內功”;

“試點建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

一條條建議直指民營企業融資堵點,與會人員有一個共同心願:打通金融活水流向民營企業的“最後一公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需要外部環境、政策措施的不斷優化細化,需要各級各部門堅持不懈、不斷努力。”孫守剛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