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洋涇浜”

在上海,如果說一個人講話“洋涇浜”,往往不會是褒義的,意思說這個人講話發音不標準,比方講:上海口音的英語、東北口音的上海閒話,還有如今在學校裡說慣普通話的小囡不太標準的上海閒話……但“洋涇浜”在老上海是確有其“浜”的,後來填浜築成了路,也就是現在的延安東路這裡。

闲话“洋泾浜”

而在舊上海盛極一時的“洋涇浜英語”,細論起來,它的由來還得歸功於當年洋涇浜這條河在上海灘的顯赫地位。

01

洋涇浜的起源

上海老城廂北側,有條通達黃浦江的無名小河浜。

闲话“洋泾浜”

清末洋涇浜

當鴉片戰爭轟開了大清的國門,上海於1843年開埠,成為華洋通商口岸。上海老城廂北側,有條通達黃浦江的無名小河浜,上海人將那種能通舟楫的小河稱之為“浜”——浜北由英人入駐,並逐步由東向西擴展,圈為英租界;浜南則遂為法租界。因與洋人勾連,無名小河有了俗名,被稱為洋涇浜。

闲话“洋泾浜”

❖ 東洋涇浜和西洋涇浜

明永樂初年,戶部尚書夏原吉治水蘇松,洋涇浜被黃浦江攔腰截成兩段,浦東段為東洋涇浜,浦西段為西洋涇浜。

清乾隆年間,因沿浦築塘,東洋涇浜便成死水,逐漸淤塞而致消失。所以說後世所指的洋涇浜即西洋涇浜。

洋涇浜是黃浦江的支流之一,蜿蜒曲折,東起現在的延安東路外灘,西至延安東路西藏中路(大世界附近)、南通周涇(今西藏南路)、西連長浜(今延安中路),全長約1600米,東段寬約40米,中段和西段約60米。對於當年河網縱橫交錯的上海來說,洋涇浜實在算不得起眼。

02

租界的分水嶺

“洋涇浜訂舊章程,兩國分疆一水橫。”

闲话“洋泾浜”

英、法租界的相繼建立使原先默默無聞的洋涇浜來了一個180度的華麗轉身,搖身一變成了租界的分水嶺。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依仗著特殊的地理位置,洋涇浜沿岸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裝置著鐵欄杆的條石堤岸修建起來了,兩條煤渣馬路也在南北兩岸延伸開來,英租界一側的是松江路,法租界一側的是孔子路,據說這孔子路還是上海最早用中國人的名字來命名的馬路。各種各樣的中式庭院、西式樓房沿路破土而出,黃皮膚、白皮膚各色人等或居住其間、或行商販貨,一條原生態的河浜完全被西方近代文明所馴化。

闲话“洋泾浜”

洋涇浜雖窄,但兩岸卻是繁華無比

1863年,英租界與地處虹口的美租界合併,其正式名稱就叫North of Yang-King-Pang Creek Foreign Settlement,即“洋涇浜北首外人租界”。次年5月1日,上海道臺應寶時委派同知一人與英國領事組成一混合法庭,專門審理租界內發生的以英、美等國僑民為原告,華人為被告的民刑案件。這一司法機構被稱為“洋涇浜北首理事衙門”。

由此可見,“洋涇浜”三字已然化身為租界的代名詞。

03

洋涇浜上的橋

最盛時,洋涇浜上曾架起14座橋。

闲话“洋泾浜”

洋涇浜上第一橋——外洋涇橋

雖說不寬,但過河依舊少不得橋。開埠前,浜上已經有了數座木橋,可待到租界建立之後,兩岸商賈雲集,寥寥幾座舊木橋已不能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

為了便於兩租界的人車往來,浜上陸續新建和翻建了不少橋樑,最盛時,洋涇浜上曾架起14座橋,其密度之高為當時之最。其中最重要的有8座,自東向西依次為:

1

外洋涇橋(今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連接處)

2

二洋涇橋(天主堂街橋,今四川中路、四川南路連接處)

3

三洋涇橋(吉祥街橋、今江西中路、江西南路連接處)

4

三茅閣橋(今河南中路、紫金路連接處)

5

帶鉤橋(又名蕩溝橋、打狗橋,今山東中路、山東南路連接處)

6

鄭家木橋(亦稱泰勒氏橋、監理會橋、桂香橋,今福建中路、福建南路連接處)

7

東新橋(原名新橋,後為與西新橋相區別,遂冠以“東”字,今浙江中路、浙江南路連接處)

8

西新橋(今廣西北路、廣西南路連接處)

闲话“洋泾浜”

洋涇浜東新橋,南岸沿河小路名孔子路

❖ 鄭家木橋小癟三

曾經寶裕裡(滬上一條舊弄堂,現即寧海東路和延安東路南北貫通的大弄堂)北弄口東側鄭家木橋,是有名的流浪兒“小癟三”聚集地。

此地小癟三拿手好戲是“拋頂宮”,就是幫黃包車推車,上橋領得賞錢後,順手搶奪乘客頭上的大禮帽。兒時玩伴鬥嘴,開口就會互罵對方“鄭家木橋小癟三”。

寶裕裡西側東新橋的建造,是租界新一輪拓展的見證,與隨後續建的西新橋、北八仙橋連成一片,促成了日後大世界地段的繁華。

1915年,英法租界當局填平了洋涇浜,將浜北浜南合攏成一條寬擴的大馬路,命名為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洋涇浜上的橋樑就此全部消失,而這些橋樑的名稱有些作為歷史地名被保留下來。

闲话“洋泾浜”

填沒前的洋涇浜幾乎已成平地

闲话“洋泾浜”

進行中的洋涇浜下水道鋪設工程

闲话“洋泾浜”

1930年代的愛多亞路中段

04

舊上海的洋涇浜英語

所謂“洋涇浜英語”,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人說的“蹩腳”英語。它的特點一是不講語法,二是按中國話“字對字”地轉成英語。

當年租界設立後,大量的商業機構出現在小河兩岸,洋涇浜也因此成為上海對外貿易的一條重要的河流。由於中外商人語言交流不便,“洋涇浜英語”便應運而生。

除了上過洋學校、留過洋的少數知識分子外,多數中國人都沒有受過正規的英語教育。跟外國人打交道或為外國人辦事的人,只能用“洋涇浜英語”作為交流工具。洋行裡的雜役,飯店裡的西崽,巡捕房裡的巡捕,商店裡的夥計,洋人家裡僱的僕人、保姆以至黃包車伕等等,大抵都會說幾句“洋涇浜”,有的還說得非常流利。

闲话“洋泾浜”

說來奇怪,儘管這種“洋涇浜”謬誤百出,洋人居然都聽得明白。比如:接電話問對方“You is what”,洋人不但懂,而且也不以為失禮;保姆哄孩子“Baby no cry,baby cry,阿媽也cry”,居然也能把孩子逗得破涕為笑。這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

還有比如洋主人回家看見玻璃窗打碎了,便問中國僕人,僕人很流利地用洋涇浜回答“吱吱吱,喵喵喵,(玻璃)哐啷噹”,洋主人一聽就樂了,原來是貓抓老鼠闖的禍。

如果查一查當時上海一批老闆、聞人的發跡史,不難發現其中不少人是靠“洋涇浜”起家的。他們即使成了顯赫一時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說的還是“洋涇浜”。當然,他們的後代就大不相同了。

闲话“洋泾浜”

1938年,愛多亞路朱葆三路路口

事實上,這種“英語”在美國人看來是“broken”的(破碎的),那時候會講英語和穿西裝一樣,是身份的炫耀,在中國話中插進來幾句英語,顯示自己是上等人。

05

外國人也洋涇浜

外國人的“洋涇浜中文”,比如把一個人說成“一隻人”,把一條狗說成“一位狗”,把母牛說成“牛的母親”,把雞蛋說成“雞的兒子”等等。

在那麼一個特殊的年代,中國人固然講“洋涇浜英語”,外國人同樣講“洋涇浜中文”。上海聖約翰大學的美國老校長卜舫濟,當時算是中國通,喜歡用中文講演,但因為掌握不好中文的四聲和抑揚頓挫,經常鬧笑話。有一次竟然在大會上講:“兄弟今朝有兩個屁放(比方),一個屁放在中國,一個屁放在美國”,引起鬨堂大笑。直到前幾年,聖約翰校友集會時,白髮蒼蒼的同學們還拿這故事互相調侃,笑得前仰後合。

闲话“洋泾浜”

時代在前進,語言也在進步。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廣泛深入,外語教育的普及,不但中國人的英語水平大大提高,外國人的中文水平也大大提高。現在有些中國青年人的英語說得比外國人還流利,有些外國青年人的中國話講得比中國人還標準。

在這種形勢下,“洋涇浜”逐漸成為了歷史陳跡。再過若干年,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洋涇浜”為何物了。

闲话“洋泾浜”

最後回憶《上海俗話圖說》中一段“洋涇浜”歌訣,現在看看也是蠻滑稽個。

來是康姆(come)去是谷(go)

廿四洋鈿吞的福(twenty-four)

是叫也司(yes)勿叫諾(no)

如此如此沙鹹沙(so and so)

真嶄實貨佛立谷(very good)

靴叫蒲脫(boot)鞋叫靴(shoe)

洋行買辦江擺渡(comprador)

小火輪叫司汀巴(steamer)

翹梯(tea)翹梯請吃茶

雪堂(sit down)雪堂請儂坐

烘山芋叫撲鐵禿(potato)

東洋車子力克靴(rickshaw)

打屁股叫班蒲曲(bamboo chop)

混賬王八蛋風爐(daffy low)

那摩溫(number one)先生是阿大

跑街先生殺老夫(shroff)

麥克(mark)麥克鈔票多

畢的生司(empty cents)當票多

紅頭阿三開潑度(keep door)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爺要發茶(father)娘賣茶(mother)

丈人阿伯發音落(father-in-law)

(部分文字來源:①東方網《上海洋涇浜的變遷》,作者張姚俊;②範敬宜《話說“洋涇浜”》)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