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的法租界

在中國很多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作為故事背景的——法租界。那麼,舊上海的法租界到底怎麼回事,今天不妨來探秘與瞭解一番。

上海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彙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舊上海的法租界

舊上海法租界地圖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它們代表了舊中國的屈辱。

1849年4月6日,上海道臺麟桂與法國首任駐滬領事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

麟佳發佈告示,宣佈雙方勘定這塊法國居留區的四至界址:南至上海北門外城河(今人民路),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褚家橋(今西藏南路附近),東至廣東潮州會館(今永安路以西、四川南路以東地區),沿河至洋涇浜東南角,面積為986畝,約0.62平方公里。告示以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土地章程》為藍本,還規定其他國家的外商擬在法人租地內租地,應向法國領事“商明辦理。告示還宣佈法人租地日後可以隨時展拓:“倘若地方不夠,日後再議別地,隨至隨議”。

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到了1920年,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

舊上海的法租界

法租界的別墅

與公共租界一樣,這是帝國列強憑藉不平等條約,在上海設立的“國中之國”。法國駐滬總領事獨攬行政權,不受中國政府管轄。統治機構就要分成公董局和巡捕房兩部分,分別管理一般行政事務與治安事務。所有重要職務,均由法國人擔任,同時僱傭一部分其他國籍人士及中國人辦理具體事務。

舊上海的法租界

公董局辦公樓

公董局設總辦一人,下設秘書、捐務、公務與教育、衛生等處,並且還有專屬的靶子場和無線電臺。

巡捕房的機構就比較龐大了,設總監一名,除秘書處外,分設制服和便衣兩部分,各設副總監一人負責。制服部分管理穿巡捕制服的警務人員。副總監之下,還有監督警官一人,下設交通處,警備隊、裝甲車隊及制服縫製間,並管轄貝當、福煦、盧灣等六個捕房。黃金榮就是在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到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的,後來做到了督察長這個職位。

舊上海的法租界

法租界巡捕房舊貌

便衣部,管理的是穿便衣的警務人員。除了直屬的鑑別科外,分設刑事、政治兩大處。各有處長負責。刑事處,下有采訪、外勤、正俗、文書等股,另外還有個“強盜班”,主要負責強盜案的偵緝與處理。政治處下有社會、外事、查緝、文書等股以及譯報室,後來,又設置了“馬龍特務班”和物價管理。

舊上海的法租界

當年法租界頒發的獎章

好了,瞭解了法租界的架構後,以後看影視作品碰到法租界的內容時,就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瞭解。

舊上海的法租界

房捐收條

總之,根據不平等條約,租界司法權是由外國領事法庭行使,中國法庭無權過問。後來成立了會審公廨後,才有中國官員會同外國領事審理民刑案件。到了1931年,國民黨政府與法國政府簽訂協定,在上海法租界設立中國法院,但是,刑事案件的檢察權卻仍由巡捕房行使。所以說,在舊上海的法租界,是“國中之國”。

舊上海的法租界

老房子,老味道

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